教育學課程作爲師範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將來所從事的教師職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現實的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並不高,大多是抱着應付的態度來上課,上課不學習,考前要重點,考後忙打聽,成爲這門課程的真實寫照。面對這樣的情景,任課教師在訪談以及書面調查的基礎上,從課程本身和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方面着手,進行了教學反思,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教育教學技能的掌握,對教育實踐者而言,該課程的指導意義不大。甚至有人說:“只要當過學生就能當了老師”。這是對教育學課程的最大諷刺。通過對畢業生的訪談,從事教師工作的學生多數認爲教育學課程對他們應聘工作和當前工作沒有幫助。長期以來,教育學課程定位於師範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掌握,注重師範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而書本知識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又比較弱。

師範生將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能力,在教育學課程中無法獲得和培養。縱觀當前教育學課程體系,主要是圍繞蘇聯教育家凱洛夫體系建立起來的課程體系,圍繞教育基本理論、課程論、教學論、德育論和管理論展開。理論偏多,內容空洞,很多觀點現在已經成爲人們的共識,用“正確的廢話”來概括比較合適。

教學內容不能緊密結合當前課改要求,很多教育改革的新經驗、新觀點沒有反映在教學中,如課程設計、導課、說課等技能的系統掌握,以及教學方法內容方面只有教的方法,課改倡導的教與學新方法沒有涉及,缺少學的方法的指導,很多內容陳舊繁冗,理論和實踐的價值較低,教師講課沒有說服力,學生學習沒有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