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文丨麻辣讀史(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19世紀八十年代出了一個天才般的人物,無論是在音樂、書法、美術等藝術領域還是在文學、戲劇領域都是一個佼佼者。就在事業和家庭雙豐收的時候,他卻轉身毫不留念的遁入空門,成爲了一個和尚,法號弘一。世人不解爲何,大概也就只能用“狂來輕世界,醉裏得真知。”來形容了。

無獨有偶,在十幾年後也出現了一位和李叔同走了一樣道路的數學天才,柳智宇。

在北京西山腳下的龍泉寺廟,來來往往的香客或者求平安或者求錢財再或者求姻緣。而這裏的僧人敲鐘唸佛,爲香客解答籤子,沒有人會在意你個人的得失也不會提及你過去的榮耀。此時的柳智宇就是一名最普通的僧人,身披袈裟,手捻佛珠,一點也沒有了當初的霸氣側漏,多了幾分平靜從容。

數學天才柳智宇

柳智宇曾經被譽爲“數學天才”,自小就是一枚學霸,尤其是在數學上面表現了超高的天賦,高一的時候就可以寫出《冪數列求與縱橫引論》等多篇數學論文,多次參加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拿獎拿到手軟,柳智宇一出手,金牌準到手。柳智宇頂着不敗將軍的頭銜,走到哪都顯示出一種王者的霸氣,如此優秀的人才,搶生源第一名的北大怎麼會放過他呢?

就是這樣順理成章地,柳智宇進入北大數學系讀書。不過事情就在這裏發生轉折,根據柳智宇初中的老師回憶,那時候的柳智宇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一直都很友好,平時打打鬧鬧。可是到了大學,柳智宇卻顯得有些高冷,不合羣,總是沉默寡言,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枯燥冗長的數學訓練使得柳智宇的心理發生變化。

被功利得失所累,柳智宇開始學習佛法

或許是來自外界的期待過於熾熱,又或許是他突然感覺到迷茫,好像他的人生中除了數學就沒有其他東西了,而此刻的數學已經不能給予他滿足感。於是柳智宇陷入對生活意義的茫然之中,而校方不斷的要求柳智宇參與各種比賽,爲學校贏得名譽、獎項,這些功利性的東西越發使得柳智宇覺得世間物慾橫流。

在一個偶然的契機下,柳智宇加入了大學“耕讀社”,這個社團主要是探討佛法的,在這裏他找到了自我開解的方式。柳智宇心有鬱結的時候也曾經找人傾訴,他告訴自己的語文老師,他最近發現自己有時會計較利益問題,這讓他心裏十分不安。很顯然,此時的利益問題已經成爲了柳智宇的負擔,過度關注利益時,就會計較,就會產生物我之分。陷入這個計較得失的困局,柳智宇很是困擾。

可是自從接觸到佛法之後,佛家的思想徹底改變了柳智宇,他想通了關於得失的問題,轉而將心思全部放在了佛法上,他參加了北大禪學社,到處給同學講佛教經典,頓頓喫素;有空的時候就跑到寺廟裏面去打雜,和佛學大師談經論道,日子過得十分悠閒。笑容逐漸回到了柳智宇的臉上。

放棄麻省理工,遁入空門

大學畢業的時候,人生的選擇擺在了柳智宇的面前,當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已經錄取了柳智宇而且還是全額獎學金的那種,要是去了美國深造,註定是前途無量。可想而知,柳智宇很有可能在數學界上青史留名。但是柳智宇卻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正值花樣年華的他,來到西山腳下,毅然剃度出家,成爲一名四大皆空的和尚,法號“賢宇”。

出家後的柳智宇,每天喫齋唸佛,上早課,斷絕了一切塵世來往。有人覺得誠如柳智宇這樣的天才應該承擔起國家的責任,不要辜負自己的天賦,也有人認爲這是個人的選擇,無可厚非。其實,真的沒必要將世俗的觀念強加給柳智宇,動輒就上升到民族國家層面過於功利刻薄;首先他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出家是他個人的選擇,他覺得出家可以使自己獲得滿足,找到生存的意義,那麼就夠了。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