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約7.6萬億元,預計(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兩本賬實際總收入27.6萬億元,比預算收入低3.3萬億元。

儘管財政收入出現恢復性增長,但難以完成全年預算收入目標。

最近財政部公開了2022年11月財政收支情況。今年前11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8.6萬億元,同比下降3%。而按照年初的預算,今年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約21萬億元,同比增長3.8%。

不少分析師稱,預計全年預算收入目標不能完成。不過,預算收入也只是一個預期、導向性指標,並非剛性任務,受經濟波動等影響,完不成收入目標屬正常現象。

中泰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周嶽分析,綜合考慮今年以來收入增速變化和季節性規律,預計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爲20.04萬億元,較2021年下降1.1%,低於年初預算目標1萬億左右。

當然,除了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外,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政府重要財力來源,而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短收更爲明顯。

財政部數據顯示,1~11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約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1.5%。而按照年初預算,今年全年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9.9萬億元,同比增長0.6%。今年前11個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全年預算僅六成。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估算,今年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約7.6萬億元,預計(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兩本賬實際總收入27.6萬億元,比預算收入低3.3萬億元。

爲何今年財政出現明顯短收?

多位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一方面,受疫情等影響超預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導致財政減收。而房地產和土地市場持續低迷,也導致房地產、政府賣地相關收入出現明顯下滑。另一方面,政府爲了幫助企業紓困,今年以來不斷加大一攬子稅費支持政策力度,短期造成財政明顯減收。

官方數據統計,今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預計超過4萬億元。其中,4月1日起實施的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規模約2.4萬億元。這也使得今年4月份財政收入增速快速下滑。不過,隨着留抵退稅在上半年基本完成,後期收入降幅明顯縮窄,近幾個月保持增長。

爲了彌補稅收下滑,今年以來非稅收入保持兩位數高增長勢頭,這主要是地方多渠道盤活閒置資產,以及礦產資源有關收入增加等所致。

今年來,不少地方也通過穩樓市系列政策,來減少對財政衝擊,一些地方還加大土地出讓力度。今年以來地方政府性基金中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降幅有所縮窄。

今年前11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117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4%。有分析師認爲,土地出讓金收入增速似乎有觸底跡象。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告訴第一財經,土地出讓收入累計同比降幅雖有所收窄,但當月同比的降幅擴大,意味着土地市場回暖仍需時日,預計在“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的政策基調和房地產紓困舉措的支持下,房地產企業風險逐步緩釋後,房地產市場可能逐步迎來企穩。

另外,地方也通過發債籌資,來彌補收支缺口。

根據地方政府債券公開發行數據,今年前11個月,地方政府發行新增債券約4.75萬億元,同比增長11.5%。這筆資金主要投向了交通、市政和產業園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對穩投資穩增長起到重要作用。

隨着明年部分地方政府債券額度下達至市縣,包括湖南、浙江、福建等地已經公佈了明年一季度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計劃,明年地方債發行箭在弦上,財政提前發力可期。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72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衛生健康、社保和就業等民生領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1~11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959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

總的來看,儘管財政收入下滑,但財政支出依然保持增長,體現了財政支出保持一定力度,有利於推動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