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貸潮”成爲房企銷售、政策調控的轉折點。

誰也不曾料到,房地產市場會一跌再跌。從2022年初不斷反覆的疫情,到年中的“停貸潮”,再到幾乎貫穿全年的房企爆雷事件,每一點回暖的跡象都意外湮滅,隨着房價上漲信仰的破滅,市場信心也一再下降。

房企曾經競逐規模的野心也隨之消弭,活下去成爲行業共同主題。於是,在境內外融資渠道基本關閉的背景下,面臨鉅額到期債務、保交付需求、公司正常運營,對資金量需求巨大的開發商,只能依靠經營性現金流,於是花招盡出:農產品換房、大幅讓利、現房營銷、保價承諾……

即便如此努力,市場表現依然一地雞毛。克而瑞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大幅下挫超4成,千億級別的房企更是銳減一半。

幸運的是,行至年末,監管層的調控方向發生變化,以“三支箭”保障融資端;多次強調地產的支柱產業地位,並提及要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被限制性政策抑制的需求。各地開啓新一輪政策放鬆。事實上,據克而瑞數據,第四季度已有半數城市的成交面積止跌回穩。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預判,2023年上半年行業仍將有不小的壓力,6月份則將是企穩的重要時間窗口。

千億房企僅餘20

12月是房企衝刺年底業績之時,加速推盤、奮力營銷往往能帶來銷售的一波小高潮。剛剛過去的這個月,房企自身努力釋放業績的同時,疊加政策發力,銷售出現了難得的翹尾。克而瑞數據顯示,12月單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6775.1億元,環比增長22.2%。

單月數據的向好難以扭轉全年的形勢,累計來看,百強房企全年實現銷售操盤金額64622.2億元,同比降幅保持在41.6%的較高水平;全口徑銷售額約72878.7億元,同比亦大幅下挫超4成。

行業規模向下已成定局。以今年前11個月的銷售數據來看,百強房企銷售額所佔的市場份額基本保持在54%左右;以此粗略推算,2022年全年,房地產行業整體銷售額約爲13.5萬億,較2021年18.19萬億少賣了近5萬億,基本回到了2015年。

具體來看百強房企中,有近9成累計業績同比下滑,有36家的累計業績同比降幅大於50%,另有32家百強房企累計業績下降20%-50%。

與之相應的,以全口徑計,千億房企數量也從高峯時期的43家跌至如今的僅餘20家,同比腰斬;同時售額破百億的房企有112家,同比減少約50家。房企依靠“三高”推動規模高歌猛進增長的時代已落下帷幕。

儘管行業的整體頹勢明確,但內部的分化則越發明晰,回顧2022年,央國企背景的開發商表現逐漸優於民企開發商,至下半年明顯拉開差距。

數據顯示,在今年前7個月,保利發展、華潤置地招商蛇口、建發、綠城等央國企的銷售同比跌幅在20%-30%,截至12月底,累計同比跌幅已收窄至10%左右,越秀則已實現同比增長;而碧桂園、新城、美的置業、旭輝等民企在前7個月的同比跌幅在40%左右,行至年末的累計同比跌幅仍在4成左右乃至更多。此外,諸多爆雷房企的全年銷售累計降幅達7成左右。

隨之而變的是各大房企座次。曾經的行業TOP4“碧萬恆融”,如今碧桂園以4643億元的全口徑銷售額穩居行業之首,萬科則落於行業第三,被長久以來的行業第五名保利發展所超越。此外,融創、綠地掉出行業前十,曾經TOP20之外的建發房產則一舉衝進TOP10,華髮股份、越秀地產等房企也同樣從30名開外衝進前20位。

爲攬客出盡奇招

在購房者意願持續處於低點的2022年,吸引購房者可謂貫穿各大開發商工作的核心議題,造節、更大範圍、更長週期、給出更大折扣等各種傳統手段、創新手段層出不窮。

最早引發市場關注的,是河南民權縣的“小麥換房”,彼時正值麥收的6月份,也正是開發商衝刺年中業績之時,建業地產旗下樓盤進行促銷,以2元/斤的價格收購小麥,抵首付款,上限爲16萬元;在河南杞縣的建業城則推出了“大蒜換房”,5元/斤的收購價、最高可抵10萬元首付。

這樣的“愛心助農”同期在很多地方上演:南京的“西瓜換房”,廣州的“荔枝換房”,重慶的置業顧問則通過幫客戶打穀子實現成交……花哨的外殼之下,營銷動作的核心仍是變相作爲打折優惠,充分發掘當地的購房需求。

但隨着“停貸潮”的爆發,吸引眼球的營銷成了假把式,購房者對期房的不信任、對停工的擔憂呈蔓延的態勢。同時,在下半年市場觀望情緒越發濃重的背景下,能撬動購房者的只剩下了實在的讓利,開發商又不得不祭出大打折扣的去化利器。

“也就是8月份的事情,各家房企發現熬不住了,”一TOP20房企在華東某城市市場負責人表示,“如果‘金九銀十’不衝,11月、12月就來不及了,中間還有網籤等各種流程,所以大家肯定要抓緊衝量,降價也就順理成章,市場又回到了降價下行的圈裏。”

衆多央國企領銜了這輪大降價。中秋前後,在福州,包括中海、華潤置地等在內的央國企開啓大力度降價,有項目促銷價較最高均價下降超4成;8月底,保利在武漢一項目突發降價,近6000元/平的降幅相當於打了68折,這在誘惑諸多購房者抄底的同時,也引發了老業主的反彈維權,活動最終被叫停。

據克而瑞調研,四季度房企營銷熱度和力度只增不減,十一期間折扣加大,平均降價幅度在7-8折,部分項目可達6折,年末兩月折扣力度也基本持平。

打折的魔力也開始消解,購房者對此逐漸麻木。述房企的市場負責人表示,衆多降價的項目中只有部分快交房的能獲得不錯的去化,但“熱度也只有2-3周”。

開發商爲加速去化推出打折降價活動,反而讓購房者對降價的擔憂與日俱增。央行近日公佈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下季房價,有18.5%的居民預期“下降”,高於上季度的16.3%。

行業終迎曙光

從花式營銷的出圈到力度加大的折扣,這一變化的背後是房企對銷售回暖預期的一再推遲。

在4月份的業績會上,多家房企高管對市場形勢的判斷多爲上半年是築底盤整,下半年將逐步復甦趨穩。華潤置地總裁李欣便曾提及,3月中下旬以來,項目到訪客流數量明顯提升,二手房的交易量也在回升,“這都是樓市整體回暖的具體跡象,樓市大概率是上半年低點,下半年會回升。”

某規模性房企內部人士當時也曾向記者表示,2021年下半年以來部分房企以5折、6折促銷,打崩了部分客戶的心態,“現在已經沒有企業這麼操作了,大部分折扣迴歸正常,市場在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銷售表現也如預期一樣,房企在6月份迎來了回暖,單月銷售環比大漲超6成,一改此前跌跌不休的態勢。疫情過後的上海,在6月實現新盤平均去化率85%,蘇州、南京等熱點城市成交量環比漲幅超30%。

就在業內燃起了些許信心之時,市場的修復進程突遇挫折。一場涉及上百個停工或爛尾項目的“停貸潮”發酵,挫傷了市場信心,銷售急轉直下,7月百強銷售環比下挫近3成。

8月底,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坦言,當前的市場格局“在年初的時候沒預測到”;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儘管認爲市場已築底,“恢復是個緩慢和溫和的過程”,但也同時指出“市場收縮過了頭”。

這對民營房企來說,是一個更緩慢的過程。某TOP20房企內部人士透露,正是這場“停貸潮”使得民營房企和國央企之間的差距大幅拉開,“‘停貸潮’影響了大家對民企的信心,認爲交付會有問題,更願意去買國央企的房子。”

即便是優等生萬科,“也不得不承認在目前市場情況下,經營確實碰到一些壓力。”萬科總裁祝九勝近日坦陳,“這一輪調整所涉及的時間的長度、調整的幅度都超出預期。”市場難以提振,現金流持續承壓。

所幸,“停工斷貸”也成爲政策的關鍵轉折點,從中央到地方多措並舉保交樓。進入四季度後,監管層對地產的政策再轉向,從保項目過變爲保主體,“三支箭”接連出臺,諸多高能級城市也再度對限購、限貸進行鬆動,引導市場預期和信心回暖。

“政策面都在逐步向好,而且政策面向好的力度、廣度全面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鬱亮近來公開表示,這些都將有助於化解房地產企業流動性問題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我覺得微光正在逐步變成曙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