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段時間大熱的《尋夢環遊記》

到年前火爆的《前任3》

有個話題被反覆談論

真正的死亡

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兩個人散了

是因爲一個以爲不會走

一個以爲會挽留

前者是死亡

後者是分手

但說到底

都是關係的終結

當面臨友情、親情、愛情

等各種關係的終結

甚至面對自身的生死存亡時

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好自身的情感

對於關係的終結

諮詢師能給我們提供什麼獨特的視角

本期「心理師の日常」

就來談談這個話題


-01-

不要以現在的不愛,否定過去的相愛

在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失戀和離婚的人


他們難以承受關係的破裂帶來的痛苦,被嚴重的失眠和負面情緒困擾,甚至自傷、自殺。

他們會認爲,當初說得再好聽的承諾,如今都成了赤裸裸的謊言。


連愛情都不可信,這樣的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受傷的人有這些想法是很正常的。


而他們需要轉變的,只是用一種更爲動態的視角,去回顧那一段關係。


時間在流逝,萬事萬物都在改變,包括我們自己本身,只是關係中的雙方變得太多,彼此陌生了。


過去我們因爲愛在一起,現在我們因爲彼此改變而分開,但重要的是,未來我們都會有新的生活。

有一段話我自己非常認同,也會在婚戀諮詢中反覆提起:

我始終堅信,你們的相愛是真實的,你們在熱戀中的表達是真實的。我也相信,你們此刻的不愛和分離也是真實的。


但這一刻的“不愛”,並不代表過去的“愛”是假的。


愛和不愛,都是當下情景,你們內心的真實呈現。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以現在的真實,否定過去的真實,那麼在處理感情結束、關係終結時,或許我們就不會那麼痛苦。



-02-

關係沒有終結,只是換了存在方式

但就算過去是真實的,深愛過的戀人的離去,甚至是永不聯繫,總是讓人心灰意冷,甚至困惑滿滿:

要愛做什麼呢,愛了這麼久,付出了這麼多,最後什麼都不是,連朋友都不如?那個曾經重要的人,變得杳無音訊,就像死了一樣。

這是戀愛關係結束後,讓人們痛苦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真切意識到,一段戀情的死亡,是深刻的喪失,也是我們難以安放的情懷。

但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從認識到相戀,相依相伴,對彼此的影響早已刻畫在對方身上。


我們曾經的戀人,會幫我們認真地梳頭,會幫我們仔細修剪指甲,會在冬天穿好羽絨衣後幫我們把袖子裏的毛衣拉出來。

現在即使分手了,我們仍然保留下了這些習慣,會對着鏡子好好梳頭,會耐心整理衣物。即使ta已不在身邊,我們的耳邊,依然不時響起叮囑:你是最棒的!沒關係,去做吧。

即使分手,這些對方的印跡也一直存在。


即使不再聯繫,關係還是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存在於小習慣中,存在於內化的語言中。

我們身上總有那麼一點,曾經的愛人留給我們的痕跡。

也許我們的關係,並沒有真正的終結。發生改變的,只是關係的存在方式。而這正是一切關係的意義所在。



-03-

對關係消亡的恐懼,更甚於對肉體死亡的恐懼

從受到恐怖分子威脅,到捲入三米巨浪命懸一線,再到最近突然急性腹膜炎痛到幾近休克,我似乎不止一次體驗到了死亡逼近的恐懼,但每一次,心底都會有強烈的生存力量湧現。

是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救了我,是關係鏈條織成的救生繩索,化作我渴望活着的強大內驅力。


難怪,人類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然後建立儘量多而穩固的關係。

就如《尋夢環遊記》裏說 “只要世上還有一個人記得我,我就不會真正的死去”,以及《北京遇上西雅圖》裏 “只要住在對方心裏,死亡就不是距離”


我曾經體驗到這樣一種感覺:

當死亡逼近,我所有的關係面臨終結,愛恨即將消失,我感受到被拋棄的恐懼,就如同出生伊始,我們從媽媽子宮產出時,曾經體驗到的被拋棄般分離的恐懼。


這份恐懼會在所有關係消亡時被再次激活,它有別於生理意義上的死亡,是一種真正的意志消亡。

正因如此,戰場上的士兵大多寧願戰死也不願做逃兵,因爲逃跑後被所有人唾棄會切斷他擁有的一切關係鏈接,讓他體驗到比死亡還要糟糕的感覺。

也就是爲何很多孩子在受虐的家庭長大,仍然不願意離開父母,因爲哪怕是一段糟糕的關係,也比沒有關係的好。


-04-

糟糕的關係,也比沒有關係要好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真的親手切斷一段“糟糕”的關係,會發生什麼事情?會開心還是痛苦?

艾女士覺得生活很壓抑,總感覺胸口堵着什麼,擔心自己得了大病而焦慮不安。


在做完各種身體檢查找不到原因後,她找到了我。

她說,媽媽有抑鬱症,一旦發病,家裏就充滿了陰鬱的氣氛。她現在還能清楚記得,媽媽痛苦得一直撞牆的聲音。

在她幾歲的時候,媽媽帶着她一起臥軌自殺,是她的哭聲最終讓媽媽改變了主意。


讓她更痛苦的是,在她30歲那年,媽媽確保她未來無憂後,還是選擇了跳樓

由始至終,痛苦就是媽媽在她心中的代名詞。


所以她長大後,主動與媽媽保持距離,從心理上與媽媽疏離。


她從未與媽媽好好說過話、親密地談心,直到媽媽離開,也從未感受到媽媽對她的愛。


她內心主動阻斷了與媽媽的連接,是爲了防禦媽媽的負性情緒,卻同時阻斷了感受媽媽正向情感的途徑。


無法感受到母愛,自己的情感也無處表達,自然難以建立起安全感。

我覺得,不只所有關係的消亡,而僅僅是生命中重要關係的斷裂和阻隔,都會讓我們體驗到類似死亡的恐懼,身體上會自然出現符合恐懼情緒的生理反應,胸口悶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

艾女士逐漸回憶起媽媽爲了保護她所做的點點滴滴,明白媽媽默默承受抑鬱症的折磨,苦撐30年是因爲放不下她,她終於體會到媽媽的良苦用心,當場嚎啕大哭。

當她說出對媽媽的內疚,說出對媽媽感激後,她重新獲得了與媽媽的情感連接,疏通了與媽媽的重要關係,胸口堵的症狀自然而然消失了。

哪怕是一段“糟糕”的關係,也比沒有關係要好,更何況這段關係也並沒有那麼糟糕。


-05-

關係中的退行,其實是對改變的再次確認

人們對自己經歷的每個第一次都印象深刻。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吳女士,我的第一個來訪者。

吳女士與母親互動的模式是相愛相殺的“矛盾依戀”模式,這讓她難以在交往中發展出持久的良性關係。


但在與我的互動中,她體驗到穩定、持久、包容的“安全依戀”,這種關係慢慢在她的精神世界浸潤內化,她逐步可以這樣對待自己和對待他人,從而與他人發展出更健康的關係。

第一次的成功諮詢,是我的寶貴經驗,但更寶貴的是,第一次和來訪者說再見。

在關於諮詢終結的討論中,吳女士心中瀰漫着“分離焦慮”,她內心的“矛盾依戀”再次被激活:她想要分離、渴望獨立,又害怕自己再次被拋棄於孤獨無助的世界。


她問我:“我們以後能不能像閨蜜一樣相處呢,比如可以偶爾發個信息,打個電話?”

我說:“此時此刻,也許你擔憂的是,如何在外面找到一個像我一樣,可以傾聽和支持你的閨蜜;然而你要看到的是,自己已經有能力經營一段穩定長久的關係,這正是我們這段諮訪關係的目標和意義。”

有時候,來訪者明明有了很大的進步,卻在某一個時候忽然“退行”到原來的模式當中。

然而,這並不是真正的退步,正如一個孩子在學走路時,他可以走一段路了,但有時候還是會摔倒。

這種成長到某個階段發生的“退行”現象,其實是對自己身上改變的再次確認,正在積累力量以產生決定性的變化。

在諮詢空間裏,來訪者是中心。


這個空間像一個舞臺,她的過去、現在甚至將來,都會在這舞臺上投影、漸隱漸現。

當聚光燈慢慢淡去,他們終將遠離,以在諮詢空間獲得的勇氣和智慧,以全新的面目去面對真實世界。


-06-

沒有一個你愛過的人會真正消失不見

給我們留下烙印的關係,不侷限在愛情與親情。

我想起了兒時的發小,她是我最早最貼心的閨蜜,也是我最愛的人之一。


如果說後來遇見心理學,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無條件接納,那發小就一直在無條件接納着我。

中學學習任務很重,但我們卻快樂無比,彼此間看到的對方都那麼美好,可以彼此理解,相互支持,又可以彼此開涮,嘻嘻哈哈。直到她因爲家庭原因,不能繼續上學。

在那個電話極少的年代,我們用書信保持聯繫。偶爾,她會在農忙中擠出時間去學校看我,每次的匆匆見面,我們都會有聊不完的話題。

中學畢業後,我去外地求學,她也外出打工,聊電話就成了我們關係延續的方式。

每逢放假,無論相距多遠,我們都會堅持見面。我會幫她梳理工作生活的煩惱,傾聽她的疲累和遠大志向。她也會鼓勵我,還會悄悄地在書頁裏留下一些錢,不讓我在學校太過拮据。


再後來,因爲工作轉換、家庭搬遷,電話信息來不及更新,我們就再也沒有聯繫上對方。直到多年前,我回了一次老家,鄰居說曾有個女孩來過。


我知道那是她,但卻無法聯繫上她。我們的關係似乎在世事變遷中終結了。

但直到今天,我依然會想念她。她肯定也是如我一般,記掛着彼此。


我認爲,只要彼此的心在連接,那麼關係就不曾消亡。

如果說後來遇見心理學,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無條件接納,那發小就一直在無條件接納着我。

也許一份關係面臨儀式上的結束,但在情感上,它依然存在。

也許一份關係面臨分離上的結束,但在情感上,它也依然存在。

也許一份關係面臨愛恨的分裂,但它僅是從愛到恨,變換着的樣子存在。

正如海明威說過的一句話,沒有一個你愛過的人會真正消失不見(No one you love is ever truly lost)。

關係的消亡,可以看作是一段關係的結束,也可以看成是另一段關係的新生。

而我們需要做的不過是,在面對關係結束與新生之間迸發的情感波動時,保持勇敢、真誠和一點點的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