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A最近跟男友吵架了,原因是男友工作忙,陪伴她的時間很少。

於是她跟男友抱怨,說:“你看小B的男友每天給她準備這樣那樣驚喜,而你都不能好好陪陪我,你根本都不愛我……”

結果男友聽後火冒三丈,還說小A無理取鬧,兩人就這樣冷戰了好幾天。

小A覺得自己很委屈,跑來找我傾訴:“我只是希望他多關心我一點而已啊,他怎麼就做不到呢?”

我問小A:“你認爲什麼纔算是關心,能具體舉個例子嗎?”

“就是平時下班後陪我看看劇,週末陪我去逛逛街,我這要求過分嗎?”

“那你有跟他直接說出你想要的關心是什麼嗎?”

小A愣了愣說:“這還要說嗎?他愛我的話自然會懂啊……”

有一種錯覺叫做我以爲你懂的

在親密關係中,有多少人像小A一樣,想要什麼不直接說,總想着對方能懂自己。

而當對方沒有做到自己所期望的那樣時,又會覺得失望,然後去抱怨對方不夠愛自己。

世界上有一種錯覺,叫做我以爲你懂的。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期待擁有一個“靈魂伴侶”,幻想着“心有靈犀一點通”。自己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對方就能夠心領神會。

就像伯牙和鍾子期那樣,高山流水遇知音,一切盡在不言中。

然而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對方又不是我們肚子裏的蛔蟲,怎麼可能每時每刻都懂你到底在想什麼。

加上如今人們生活節奏快,日常工作已經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哪裏還有這麼多時間花在琢磨伴侶的心思上。

因此,如果我們一昧地通過發脾氣、抱怨等方式來暗示對方,不好好說出自己的想法,卻期待對方能給予正向的回應,得到的可能只是一場空。

不好好說話,只會讓我們的問題進一步加深。

爲什麼我們不肯好好說話

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是溫婉含蓄,什麼事都喜歡拐彎抹角地說。

面對別人的誇獎時,我們不能接受得太過理所當然,不然就是驕傲;要指出別人的不足時,也不能說得太直接,不然會引起別人的不快。

古人作詩填詞時有一原則,那便是忌“露”:

說愁時不能直說,要說“無言獨上西樓”;說離別時也不能直說,要說“楊柳岸,曉風殘月”。

好像如果將自己的情感直接明說了,那就是“俗”了,不夠風雅了。

在古人的世界裏,看花不是花,見葉也不是葉,一切都是詩人們細膩的心理刻畫。也難怪歐陽修直言“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了。

古人因爲說話謹慎含蓄,經常鬧出很多笑話來:

歷史上一個齊國的國君問他的軍師一個問題,那軍師點頭一笑,說:“然。”那國君回去琢磨了半天想這個然到底是同意還是反對,結果就積勞成疾了。彌留之際的國君把自己考慮的答案告訴軍師,問軍師當時是不是這個意思。結果那軍師呵呵一笑:“然。”然後那國君就被氣得斷了氣。

你看,不好好說話的後果,是會鬧出人命的啊!

當然,上面的例子是比較極端的個案,我們現在已經不會這樣說話了,但捫心自問,你真的會溝通嗎?

溝通是一門藝術

很多人以爲,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就是溝通。其實,溝通是一門藝術。

像文章開頭的小A那樣,以抱怨的形式進行表達,甚至指責對方:“你怎麼這麼懶” “你看看別人” “發生這樣的事都怪你”“你不這樣做我就不愛你了”……

這幾個句式是不是很似曾相識?當你說出上面這幾句話時,你已經成爲了溝通中的施暴者。

我們通常認爲,暴力行爲是發生在肢體動作中的,其實溝通中也存在暴力行爲。

暴力溝通的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有時候可能你自己都沒有注意到,就莫名其妙地捲入了暴力溝通的漩渦中。

下面是暴力溝通的幾個特點,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1、道德評判:用自己的價值觀給別人貼標籤

2、進行比較:拿自己的尺子丈量別人

3、迴避責任:忽略原本初心,變成一貫抱怨

4、強人所難:強迫別人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

小C的男友到週末喜歡睡到12點才起牀,而小C是習慣了8點起來,於是小C就開始指責男友:“你怎麼這麼晚才起牀,你好懶!你看看小D的男友,每天早起做早餐給小D喫,你看我每天這麼煩躁都是怪你!你再不早點起來我就不愛你了!”

在小C這幾句話中,幾乎包含了暴力溝通的所有特點:道德評判(“你好懶”)、進行比較(“你看看別人”)、迴避責任(“都怪你”)、強人所難(“你再不早點起來我就不愛你了”)。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話,但句句都包含了致命的暴力,如果語言可以有形化,恐怕小C的男友已經被萬箭穿心了吧。

用非暴力的方式表達愛

爲了避免溝通中所產生的暴力行爲,馬歇爾·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中提出了一種非暴力的溝通方式,又稱爲“愛的語言”。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指出:“非暴力溝通基礎是一些溝通方式即使在逆境中,它們也有助於人保持人性。”

其中,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是一種直接的交流模式:

“當我……(觀察到到客觀事實)時,我感到……(此時的感受),因爲我需要一些……(提出自身的需要),你能不能……(提出具體的請求)”

比如說,上面小C的抱怨,可以通過非暴力溝通四部曲的方式進行整合:

“我看到你週末早上睡到12點起牀(觀察),我感到焦慮(感受),因爲我需要你的陪伴(需要),你能不能以後9點前起牀跟我一起做早餐(請求)?”

經過非暴力的方式整合後,小C的抱怨變成了有效的溝通,相信小C的男友也會立馬起身,然後兩人一起開開心心地去做美美的早餐了。

語言就像一坨麪糰,暴力地添油加醋,再用憤怒的情緒將其炙烤,只會得到一個不堪入目的失敗品。但如果我們用非暴力的方式進行揉捏,再放入愛的調味品,做出來的成品肯定會讓人賞心悅目。

勇敢去表達“我愛你”

2019年春晚小品的一幕弄哭了很多人:

一位年邁的老爺爺回憶起自己的愛人時說:“以前年輕時覺得害羞,不敢說‘我愛你’,後來年紀大了,就更不會說了。前些年我中風了,說話不利索了,於是我拼命練習,想跟她說那麼一次‘我愛你’。等我終於練好了,她卻不在了。”

我們總是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習慣性地用暴力語言去傷害身邊的人,總以爲他們會一直在身邊陪着我們,但卻不知道,總有一天他們會轉身離開。

世間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離死別,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我們總以爲很多事情“盡在不言中”,但其實很多事情你若是不言,旁人又怎會懂?

所以,趁現在還有時間,還有機會,跟身邊的人好好說一聲“我愛你”吧。

希望“愛的語言”能夠溫暖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作者:楊艾米,一個在文學與心理學之間掙扎的女孩責任編輯:一隻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