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古時稱燕,歷來是中原政權與北方少數民族鬥爭的頻發地,當地居民多尚武,是秦漢以來中國軍隊的兵源地之一。

最早,秦滅六國後,天下被劃分爲四十八個郡,燕地佔其六,分別爲廣陽、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幽州原屬燕地,其中上谷和漁陽又是燕地政治、經濟、軍事和交通上的中心和樞紐,自然受到始皇政權的重視。

秦政權被瓦解後,楚項羽兵敗垓下,西漢建立,自此中國遂走向一段較長時期的繁榮與穩定。漢武帝爲了打通中原與西域的溝通通道,擴大漢帝國的疆域和影響力,對盤踞在北方的匈奴一直“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幽州突騎,這一支起於西漢、興於東漢的強悍武裝,正是從那一刻應運而生。

漢朝的幽州突騎實力有多強?橫掃匈奴1打4,一出場都基本沒打輸過

一、征戰匈奴,四海八荒

幽州突騎的前身是屯騎校尉,漢武帝時設八校尉,其中之一便是屯騎校尉。屯騎校尉原是從關東地區的郡國騎士演變而來。“關東”也就是六國時候的燕地,到了西漢和東漢,就成爲了幽州。

漢景帝三年,劉濞(pì)等七位劉姓諸侯,不滿漢室剝削他們的權力,紛紛起兵造反,史稱七王之亂。時年而立的李廣被派往前線,與叛兵交戰,他所率領的軍隊就是幽州突騎。

七王之亂被平定後,北方的匈奴開始騷擾中原的北方地區,李廣就被任命爲上谷太守,負責指揮幽州突騎與強悍的匈奴交戰。

幽州突騎在老家上谷與匈奴作戰,自然如魚得水。沒多久,李廣就因抵抗匈奴有功,被漢武帝封爲未央宮衛尉。

漢朝的幽州突騎實力有多強?橫掃匈奴1打4,一出場都基本沒打輸過

不過,隨着北方匈奴與中原王朝的矛盾日益加深,於西漢時逐漸演變成了馬邑之戰、河南之役、雁門之戰、河南之戰、朔方之役、漠南大戰、河西之戰、漠北大戰等幾十場大的戰役和數百場小的戰役。而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戰役中,幾乎都有幽州突騎的身影。

河西之戰前半,西漢著名將領霍去病就曾率領一萬突騎右出隴西,繞過焉支山,深入敵方陣營一千餘里,殲滅匈奴九千人。河西之戰後半,在與公孫敖失去聯繫後,霍去病再次孤軍深入至祁連山脈,殺死匈奴三萬餘人,以致匈奴人都慨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由此可見,幽州突騎的戰鬥力該有多麼強悍!

漢朝的幽州突騎實力有多強?橫掃匈奴1打4,一出場都基本沒打輸過

二、漢室衰微,幾經沙場

西漢末年的中國社會崇尚儒家治世思想的其中一種,即主張均天下,共富貴。書生意氣的王莽就是靠着它以及門閥姻親逐漸走向漢政權的核心,掌握大權後的他又進一步殘害漢室宗親。最終於初始元年,王莽稱帝,始立新朝。

王莽稱帝之後,主張效仿周朝,對天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制。可是隻知書本的王莽哪裏知道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他的改制方案不僅沒能讓老百姓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還使得他們處於更加危險的水深火熱之中。

很快,王莽新政如一紙空文無人聽從,新朝政權也即將土崩瓦解,各地紛紛擁兵以自立。在這個過程中,河南劉秀憑藉着一支騎兵征戰四海、掃平八荒,自此建立新的政權,史稱東漢。這支騎兵就是幽州突騎。

漢朝的幽州突騎實力有多強?橫掃匈奴1打4,一出場都基本沒打輸過

地皇三年,劉秀在南陽起兵,起初他只是依靠他在南陽的舊勢力,但是到了河北,劉秀髮現:劉玄手中的綠林軍,纔是當時中原的王者。

本來,劉秀準備“空手”投奔劉玄。正巧在這時,冀州王郎詐稱自己是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其在得到劉琳的擁護後自立稱帝,在河北邯鄲建立了又一個割據政權,而這自然惹怒了劉玄。於是,劉玄起兵討伐王郎,兩大勢力在冀州攪了個天翻地覆。而這,則使得劉秀得以暫避鋒芒,開始招兵買馬擴大自己的勢力。

劉秀先是得劉植、耿純,後又得耿況、彭寵,其中耿況是上谷太守,彭寵是漁陽太守,他二人手中握有幾千幽州兵馬,是當時幽州的精銳部隊,其中就包含有幽州突騎四千。

漢朝的幽州突騎實力有多強?橫掃匈奴1打4,一出場都基本沒打輸過

有了兵馬的劉秀,也加入到討伐王郎的征戰中。公元24年,邯鄲城破,王郎被劉秀所滅。這一戰幽州突騎斬首王郎所部大將、九卿、校尉首級四百多人,得到軍印一百二十五粒,共殲滅王郎全部主力共三萬餘人。

不過,王郎雖然被劉秀所滅,但是河北的局勢依舊動盪:一是劉玄的更始政權日益擴大;二是河北地方農民紛紛起義,人數已達數百萬。在這樣的一個歷史時期,劉秀不得不先聽命於劉玄的差遣。當然,劉秀也是想借助劉玄的勢力打壓農民軍。

隨後,農民軍在劉玄、劉秀的合力鎮壓中漸漸示微,最終被劉玄所滅。至此,劉玄劉秀二人獨大,劉秀便開始公然對抗劉玄,而他仰仗的便是日益壯大的幽州突騎。直到公元25年,劉秀終於扭轉了局勢,打壓下劉玄,順利稱帝。

漢朝的幽州突騎實力有多強?橫掃匈奴1打4,一出場都基本沒打輸過

不過,劉秀稱帝后並沒有將刀兵入庫,馬放南山,而是從幽州突騎裏選擇昔日能征善戰的將領和士兵,讓他們成爲守護東漢各地的真正威懾。雲臺二十八將中的吳漢、耿弇、寇恂、景丹、蓋延、王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三、魏晉三國,名存實亡

然而,東漢建立後的中央政權,對地方武裝的威懾卻要比西漢時期小得多,漢光武帝劉秀不得不每天疲於應付各種大大小小與外族的鬥爭,幽州突騎就這樣在常年的作戰中漸漸被消耗。

由於兵源得不到有效補充,幽州突騎與東漢政權的離心力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劉秀在立國後便實行的軍制改革,也爲日後幽州突騎的消亡埋下了種子。

漢朝的幽州突騎實力有多強?橫掃匈奴1打4,一出場都基本沒打輸過

幽州突騎原以燕地的燕民爲主,雜以少數烏桓族人。但是到了東漢後期,其原本的幽州突騎精銳逐漸被分散到漢邊疆用來守衛邊防。幽州突騎則不得不從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抽取新的兵源。

由此,幽州突騎的兵源對烏桓等少數民族越來越依賴,甚至到了東漢末年,幽州突騎已有大量的鮮卑族,可以說,此時的幽州突騎已經和西漢時期的幽州突騎有本質上的區別:不僅戰鬥力不如早期,人員也從以前的漢人爲主、烏桓人爲輔、鮮卑人次之,轉變成以烏桓人爲主、鮮卑人爲輔、漢人則基本沒有的局面。

漢朝的幽州突騎實力有多強?橫掃匈奴1打4,一出場都基本沒打輸過

自此,幽州突騎開始日薄西山,不僅其昔日輝煌逐漸被新的武裝力量所替代,而且已有脫離東漢的苗頭。最終在東漢末年羣雄並起之時,幽州突騎在與羣雄交戰的過程中漸漸被湮滅,從此不再成爲中國軍隊歷史中的長袖善舞者,實在是讓人可悲可嘆!

雖然幽州突騎已經消散於歷史的塵埃之中,但是他們的赫赫戰功依然彪炳史冊,被後世人記住!如今,放眼漢代輝煌,我們又看到了一段曾經讓中華兒女驕傲的熱血史,一段保家衛國的激情史。突騎不在,但突騎的血液卻一直流淌在我們民族的身體中!

正如詩曰:突騎屯騎,取自幽州;征戰匈奴,四海八荒。漢光武帝,掃清列強;漢室衰微,幾經沙場。魏晉三國,名存實亡;千古悠悠,實爲汝傷!

傷之消逝,痛之不再 ,但我們卻欣慰,慰之精神依舊,護佑着我們的國家長存!

參考資料:

1、《中國古代突騎研究——以秦漢至南北朝爲中心》(宋魯彬)

2、《東漢幽州突騎述略》(劉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