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是为农历九月初九,“九”这个数字在阴阳分列之中属于“阳之极”,而月份与日期的双重“九”之数的叠加,就成为了阳之极的叠加,那就是阴阳属性之中达到了阳之极境的程度。从自然之道的角度来讲,正所谓:“盛极而衰”,过了重阳,天气就真正的步入了阳渐日衰、阴渐日盛的局面。

中医经典古籍巨著《黄帝内经》中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的是人体的阳气,就好比天上的太阳对于人类生存这般重要性,一旦耗损阳气就会有减少寿命的风险。特别是在重阳之后,外界环境逐渐阳衰阴盛的情况下,我们就更要顾护自身阳气。不仅要做到添衣御寒、还可以适当进食温补阳气之品;当然,对于那些存在耗损阳气的行为我们就要尽量避免了,比如避免吃生冷食物、避免做美丽“冻”人的行人、避免熬夜酗酒、避免房事过度等。

对于进补温阳之品的选择,其实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人们多采用冬季膏方进补的方式,根据个人体制的不同,运用中医辨证手段,膏方进补分为滋补、温补、清补、平补四种不同的进补形式。但是尽量避免单独长时间使用西洋参、石斛等性偏寒之品。

最后,再来说说关于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吧。首先由重阳登高之说,古时候认为在重阳阳之极的日子里,登高而上,在最为接近太阳的地方,吸收日之精华,用以补充人体阳气。其次是赏菊,秋高气爽,菊花盛开,赏菊顺心,进而调畅人体气机,疏通人体枢纽。再次还有佩茱萸,茱萸雅号“辟邪翁”,《本草纲目》载辛、芳香,性温热,能治寒驱毒,佩戴身上,有祛除阴邪的功效。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重阳被赋予了更多的愿景,作为敬老节,期盼家中的长者长生与延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