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到了大學,約束他們的人就幾乎沒有了,所以有些大學生把大把的時間花在網絡遊戲上,一旦他們對類似網絡遊戲之類的不良嗜好上癮了,那麼家長就別指望孩子在課餘時間主動聯繫家長,如果他們真的有“主動”聯繫家長的話,估計是讓家長往他們的銀行卡上打錢罷了。“有些孩子上大學後很少主動聯繫家長,到底是什麼原因。

“有些孩子上大學後很少主動聯繫家長,到底是什麼原因?”一名家長問。我覺得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以下這三個原因,各位家長可以瞭解一下。

(一)是這個孩子性格和心態方面存在的問題。

有的孩子很戀家,即便走得再遠,也會牽掛家中的雙親;有些孩子的心態則不一樣:如果這種孩子是鳥兒,那麼大學就是他們的天空,他們對天空的眷戀遠遠超過生養自己的“鳥巢”;如果他們是風箏,他們就想越飛越高,而不想受到父母的束縛。從幼兒園到高中畢業,大學生經歷了整整15年的監管,他們有了一種龍游大海,鳥赴天空的那種感覺,所以一些大學生很少甚至從不主動和家長聯繫。

(二)剛進入大學,剛成爲大一新生會有一段忙碌期。

據很多剛考上大學的學生介紹,他們考上大學的剛開始一段時間都挺忙的:他們要加入各種各樣的社團,如果當上班幹部或者學生會幹部的話,琳琅滿目的活動讓他們忙成陀螺。這些大學生用日理萬機來形容可能有點誇張,但他們基本上時間是不夠用的。所以,無論是適應一個新的環境還是應付諸多大學裏的活動,都需要花時間。當孩子忙完了一段時間之後,如果他們還有一些孝心的話,應該會主動聯繫家長,向家長彙報在學校的表現情況。

(三)進入大學之後有了不良嗜好,懶得聯繫家長。

有些大學生,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時候比如對某種網絡遊戲有濃厚的興趣,而中學階段他們受到老師和家長的雙重約束,所以很難在玩網絡遊戲方面能做到“盡興”。但是到了大學,約束他們的人就幾乎沒有了,所以有些大學生把大把的時間花在網絡遊戲上,一旦他們對類似網絡遊戲之類的不良嗜好上癮了,那麼家長就別指望孩子在課餘時間主動聯繫家長,如果他們真的有“主動”聯繫家長的話,估計是讓家長往他們的銀行卡上打錢罷了。

同時,這種大學生在大學四年掛科的概率很高,畢業後可能會因爲學分績點上的不足而拿不到畢業證或者學位證,再或者在大學四年表現平平,英語四六級證書懶得去考,其他就業必備的“硬件”也懶得去爭取,那麼這種大學生就算順利畢業之後,也有可能一畢業就失業。對於這種孩子,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儘量想辦法動員孩子遠離不良嗜好,以自己的學業和前途爲重。

當然,孩子考上大學之後,家長也步入中老年階段,孩子上大學之後到底是“龍”還是“蟲”,差不多已經定型了。作爲家長,我覺得與其期待養兒防老,與其期待孩子給你打電話,還不如關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照顧好自己,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就不會整天胡思亂想,更不會因爲孩子不主動聯繫自己就生悶氣。一個人,活得樂觀一些,對孩子、對自己都有百利而無一害,你說對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