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 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據1月19日《第一財經》披露,截至2019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預計會超過6萬億元;按照1萬億元的委託金額來計算,委託投資比例只有約16%;養老金趴在各地銀行賬戶裏,貶值風險較大。

這是一個比較嚴峻的現實,因爲中國養老金的現收現付制已經露出了虧空端倪,不少地方都是靠中央社保基金的統一調度才勉強度過危機關口。而且,隨着中國人口老齡化高峯到來,養老金的即期虧空可能會更大。由此,養老金投資不足或者低效投資,實在是一個大問題,也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社會問題。

據分析,養老金投資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沒有集中到中央統一養老金賬戶裏,統籌層次低,由各地省市社保部門管理分散在各地銀行的養老金賬戶裏,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分散在全國2000多個以縣市爲主的統籌單位之中,默默承受着貶值風險;二是由於分散在各地養老金賬戶裏,缺乏統一科學的投資策略,而且分散之後資金實力不大,也難以形成投資規模效應,這也是養老金投資低效的原因之一。

三是受到傳統求穩、低風險投資觀念影響,權益類資產的投資禁區沒有被打破,使我國養老金絕大多數集中投資到流動性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上,權益類資產佔比低,比如現金、活期存款、一年期以內(含一年)國債、貨幣市場基金等。固定收益類資產主要包括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政策性、開發性銀行債券、短期融資券、地方政府債券等等。在固定收益產品中,養老保險基金不能投資優先股、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信託產品、基礎設施債券計劃以及特定資產管理計劃等等。

在我國高權益類資產投資的比重低,比如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股指期貨、未上市企業股權等權益類資產相當之低,佔比不到10%;而美國養老金第二支柱的股票配置比例是50%,非標資產是12%。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公共養老金平均29%投資於股票,14%投資於另類投資,其他是固收和現金。我國養老金權益類資產投資與這些國家相比差距很大。

由此,下一步爲了避免養老金出現進一步和更大的貶值風險,免除更多普通民衆對養老金的種種擔憂,政府各部門應積極行動,可採取“多條腿”走路的投資方式:一是要打破舊有觀念,適當擴大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可考慮將權益資產投資比例上升到20至30%左右;二是可將各省市賬戶裏養老金統一到中央養老基金賬戶進行統一管理,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統一性,擴大投資規模和投資效益。三是可考慮將養老金作爲股金入股一些效益好的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獲取股金分紅,或者委託專業投資機構進行投資,加強監管,這樣對提高養老金的整體投資效益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