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03-25 13:44

作者:張向榮

說起“雞湯文”,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從美國先後引進了許多版本的《心靈雞湯》,作者或者說策劃者都是一個人:傑克·坎菲爾德(Jack Canfield)。這些原版的“心靈雞湯”總能用一兩個情節簡單但溫馨美好的故事,爲讀者進行激勵、撫慰讀者的心靈。在當時,從小縣城的中學門口,到三四線城市的火車站報刊亭,隨處可見大量正版或盜版的《心靈雞湯》,其影響力可見一斑。與此同時,許多中文報刊和書籍也刊登了大量“心靈雞湯”式的文字,有原創也有翻譯作品。這些“雞湯文”在當時還有一個更好聽的名字:美文。

早期的《心靈雞湯》

追溯這段歷史主要是想指出,“雞湯文”雖然從一開始就帶着虛假溫情、思想淺薄、抹煞反思、給現實塗脂抹粉的本質缺點,但在當時是有着積極作用的。90年代的美文型“雞湯文”撕開了當時圖書媒體刻板面目的一個口子,對剛剛結束特殊年代所帶來的人際關係緊張起到了撫平傷痕的作用,同時啓發了剛開啓城市化進程、走出國門的中國人心靈。這一時期“雞湯文”的流行,反映的是當時普通人的審美萌芽,代表了他們對未來的憧憬。

然而,隨着網絡時代的興起,大衆審美髮生變遷,人們的思想認知水平越來越高,接受信息的渠道日漸多樣,自然對美文型“雞湯文”的興趣日漸消退。但奇怪的是,環視如今的媒體場域,不論是書籍出版、還是網絡傳媒,“雞湯文”不僅沒有消亡,反而進入了全面開花、類型多樣、上下通喫的黃金時代。

何以見得?這就需要對當代“雞湯文”進行解析。以前那種“美文型”已經不多見,讀者對這一類型也不買賬了,此時的“雞湯文”便學會了戴上各類面具。前面已經說過,雞湯文的本質是“心靈按摩”,意即通過將深刻予以淺薄化,從而對讀者進行虛幻安慰。把握這個本質特徵,就能識別出雞湯文的真面目。

我們不妨看看“雞湯文”都有哪些面具。

一是“傳統智慧型”——這類“雞湯文”仍然秉持“美文型”的本分,但不再講述“老百姓身邊的故事”,也不關注普通人的情感體驗,而是以解讀或“僞解讀”各類經典文本的面目出現。比如市面上許多對《孔子》《莊子》《孟子》,馬可奧、勒留、叔本華著作的“感悟”,就是通過將經典文本予以庸俗化,打着“傳統智慧”旗號行“雞湯文學”之實。

二是“青春型”——主要在青少年裏流行,也正因爲流行的原因,其代表人物可能隔幾年就會變一次。“青春型”雞湯文的特點是突出一個“小”字——小情緒、小感動、小確幸,給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空許未來。

三是“厚黑學型”——津津樂道於古往今來的各種厚黑故事:古代將相如何運用權術、手腕,歷代名人怎樣升官、發財、成功——將“成功學”僞裝成古人的智慧,或衍生出“職場升遷XX條原則”之類。這類雞湯文主要給那些野心勃勃但又不踏實耕耘的人。據說目前有些購物網站,還特意把這類書打包成“人生不得不讀的四本書” “成功人士必讀”系列進行銷售,販賣庸俗價值觀,但銷量卻極爲可觀。

四是“時事新聞型”——熱衷炮製大量“美國完蛋了”“日本害怕了”之類聳人聽聞的標題,以時事新聞的面目出現,專門按摩一些抱有淳樸愛國心卻對時事缺乏瞭解的人。

五是“知識乾貨型”——專門針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羣體。當前,這類“知識中產階層”往往具有一種“階層下跌”的焦慮感,長期的學習生涯又催生了他們對知識的敬重。但受制於忙碌的職業生涯,他們不得不想方設法彌補短板,緩解焦慮。於是戴着“知識乾貨”面具的“雞湯文”應運而生,這類文章或是轉述新知、如“一句話瞭解某某理論”,或是縮寫書籍、如“三分鐘看懂某某書籍”,搞出各種思維導圖。這種抽去了血肉和思考過程的所謂“乾貨”充其量只是“觀點”而已,不過是高級一些的“雞湯文”。

以上五種類型,基本上可以涵蓋社會各個階層:青年、中老年;低學歷羣體、高等教育羣體;既能滿足一些所謂的成功人士,也能撫慰一些自認爲不夠成功的“有爲人士”——在受衆層面,當代“雞湯文”可謂“通喫”。而探究“雞湯文”再度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大衆傳媒“自媒體化”的結果。

自媒體給了每個人言說的機會,降低了發表言論的成本,這本是好事。但由於國內自媒體都是靠流量獲利,在發言時會盡可能地迎合各個階層羣體——因爲人數越多、種類越寬,流量就越大。這樣一來,媒體最重要的品質——堅守、真實,則全然被消解。同時,自媒體時代“大數據”稱雄,很多平臺能夠通過讀者瀏覽的習慣“算”出讀者的喜好,進行偏好內容推送。這樣的新聞分發方式助推了“雞湯文”發展,讀者沉浸其中,毫無知覺。

“雞湯文”的面具越來越多,識別難度也同步加大:比如有人雖能一眼識破“時事型”雞湯,卻沉浸在“知識乾貨型”雞湯裏不能自拔——“雞湯文”如今已成多層次、多維度、針對社會各個階層的龐大文體類別、涉及各種題材,再也不是當初報紙雜誌上一篇小美文的羞澀模樣了。書籍出版也在這種“雞湯文”的攻勢下淪陷。那些東拼西湊的非法“僞書”製造團體自不必提,當下很多正規出版公司也因爲銷量所迫出版類似書籍。即便書籍本身很優秀,出版機構也會在文案、腰封、宣傳上刻意突出其“雞湯”色彩。

當然,我們也不必悲觀。“雞湯文”的本質特徵就是“精神按摩”——按摩既不治標也不治本,只是讓人心靈上舒服。這樣的文化產品也有用武之地,不可能消失,也沒有必要消失。我們不需要對這種現象口誅筆伐,而是應該思考爲什麼人人都需要心靈按摩。

最重要的,是要對“雞湯文”進行適當引導—— 90年代的心靈雞湯之所以沉寂,是因爲人們真正走出了國門,親手建設了自己的未來、真正經歷了成長的苦難,用生活的真實驅散了“雞湯”的味道。所以,針對當下變種“雞湯文”的整頓,應當引導、鼓勵讀者多反思生活本身,而不是一味說教。因爲,當一個人逐漸意識到自己是誰、該如何生活的時候,他就已經走出“雞湯”了。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博士)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