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是第十一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口号是“共享健康”。

糖友健康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糖尿病是多因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病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但其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糖友病情控制好坏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家庭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家人支持是糖友长期与糖尿病作斗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年复一年的用药、测血糖,糖友易产生疲惫心理,存在消极应付的心态,在遵从医嘱方面,易自我松懈,依从性差。家人关怀可帮助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家人在支持糖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家人应与糖友一道学习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密切与医生合作,安慰开导糖友,帮助培养信心。

2.糖友由于身体的原因,会出现各种忘记吃药的情况,作为家人是不能忘记的,要时刻提醒糖友按时按量用药。

3.时时帮助或提醒血糖监测,例如冬天的血糖要比春秋两季高。为了及时发现血糖的波动,在冬季,测血糖要比其他季节次数多一些。冬季天气寒冷,双手容易冰凉,提醒糖友采血前用温水洗净双手,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4.陪同糖友到医院定期筛查评估并发症合并症早发现早预防。

5.家人不要对糖友的饮食说三道四,也不要过分逼迫糖友饮食。全家应积极主动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规律饮食。

6.全家人陪糖友一起走出去参加运动,利于坚持会更加愉快。

7.谨记糖友健康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支持。

亲属还要做到“五不要”

亲属请不要随意向糖友提供任何建议,因为你很难确切的肯定哪条是对的,哪条是错的。只有医生的建议才是最确切的,所以亲属不能随意提出建议,以免干扰糖友正在进行的治疗。

亲属们不应干涉糖友的抗糖工作,糖尿病管理几乎与糖友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比如糖友吃什么、吃多少及什么时间吃等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请不要干涉到这种过程中来。

亲属不要向糖友讲述任何糖友的悲惨事件,以免影响糖友血糖的控制。任何会影响到糖尿病糖友情绪的事情都不要向糖友提及,因为这样会造成血糖的波动。

亲属请不要在征得糖友的同意之前就去偷看或者评论他的血糖数据,这些数据是糖友的隐私,亲属自作主张对这些数据进行评论会加重糖友已有的失落感,并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在糖友与医生进行交流时,亲属不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糖友有时候向医生表述的不一定都是实情,说明他内心对此有一些顾虑,亲属应该鼓励糖友自己说出实际情况,以便于医生全面掌握。

小知识:家人间会“传染”糖尿病吗?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夫妻之间、子女之间甚至大家庭成员间,容易罹患同一种疾病或多种疾病。其中,以家庭为单位出现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肥胖、糖尿病、胃炎、大肠癌、肺癌的聚集现象尤为明显。为什么会出现慢性病家庭或是大家族聚集现象呢?

1.“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肥胖、糖尿病、胃炎、大肠癌、肺癌等疾病大多数都有“遗传易感性”。

2.夫妻、子女或大家庭成员,长期遵循相同的饮食、睡眠、居住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从而极易导致家庭成员患上同一种疾病。比如,一家三口喜食油腻、动物内脏,就非常容易造成家人患脂肪肝或肥胖。

3.一些慢性病的微效致病基因也通过遗传的方式可以在家族成员中散布,这样就很容易“群体性”发生某种特定的“慢性病”。

因此,慢性病家庭或是大家族聚集现象,并不是传染引起,而是“遗传”加“环境”共同导致的结果。

要避免家庭成员同患一种病,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家族性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资料:新晨报、家庭科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