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感覺到自己當了家長之後性格變的很急躁?

現在得最多的話就是:

“你爲什麼還不做作業?”

“你如果想要看電視,那必須先把這個做了纔行!”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娃,媽在開會呢,你能不和媽媽的同事一直打招呼嗎?”

好像孩子時時刻刻都能點燃你那緊繃的神經。不要覺得就你一個人在崩潰的邊緣,其實,你的這些焦慮,也是絕大多數“中國式家庭焦慮”!

樊登說他有

三個方法能一抹“中國父母的焦慮”,

這句話讓所有觀看直播的父母們眼前一亮!

他說:

如果你作爲父母,在管教孩子的事情上認爲很焦慮,很複雜,很費勁,那麼你的方法一定錯了!

因爲,

管孩子本身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如果你做好今天樊登提到的三個方法,那你就不會在教育孩子時覺得越使勁反而錯得越多!

父母焦慮痛苦的根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成長。焦慮感無處安放,愛誰,就會把焦慮感放到誰身上。

希望孩子有好的學習習慣,這個願望沒錯,但用焦慮來達到就有錯,並且對你教育孩子沒有用!

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你認爲,孩子像一部汽車,還是一片森林?“

孩子其實是一個複雜系統,樊登舉了一個例子:很多的家庭把孩子當成一個簡單系統來對待,把評價孩子的標準拆解成他的語文好不好,英語好不好,哪樣不好補哪樣。

但是,最後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家長很痛苦,孩子也很痛苦。

“身邊有很多這樣的孩子,被用這樣的方式培養起來。雖然考上了很好的大學,最後到了大學卻不愛學習,畢業之後對工作也提不起興趣。”

樊登說:“因爲這些孩子,這些生命體被破壞了。”

然而,所有的複雜系統都由簡單規則驅動的,到底有什麼靈丹妙藥可以讓教育孩子這件事,變得輕鬆?變得不焦慮?有這麼三個簡單規則,你就可以搞定他:

1

無條件的愛

孩子犯錯是常事,但你是否知道?在批評之前,你要強調“我們是愛你的,所以要對你負責,這樣做是堅決不允許的“,批評完後再強調“但我們還是非常愛你的”!

此時,不能大喊大叫,不能用威脅,

要把孩子當做大人來對待,

再簡單來說,你怎麼跟你的同事相處,你怎麼跟你的同事交流,你就怎麼和你的孩子溝通!

否則你對孩子有多兇猛,他的叛逆期對你就有多兇猛!

2

價值感

複雜系統的進化路徑,靠的是尋找亮點。簡單體系,靠的是找錯找不合格項。

孩子犯錯,不要忙着批評,而是幫着一起找解決的辦法。孩子做對的事情時,是最好的塑造孩子性格的時機。

不管這是孩子意外的做法,還是刻意的做,都要及時的鼓勵和認可。

多用形容詞類的描述,對孩子的行爲來確定。這樣能提高孩子的自尊水平。否則,孩子會不斷地提高讓媽媽發瘋的閾值。孩子也體會不到自己的價值感!

那麼,如何讓孩子有價值感?你只需要記住一句話:尋找孩子的亮點,而不是挑孩子毛病。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是家長幹什麼的機會呢?是父母和孩子建立緊密關係的時候。

情感引導同樣也是提升價值感的方法,那麼該怎麼做?當孩子表現出“耐心,愛,友誼,自律,寬鬆”等行爲時,請立刻告訴孩子,告訴他:

“這是非常好的行爲”

“這是愛的行爲”

“你這就是非常自律的表現”

“你剛纔做的事情很有耐心”

“你這樣做很友愛,媽媽喜歡你這樣做”

這樣一來,孩子的好行爲就會因此固定下來,孩子的價值感也會因此得到提升。

3

終身成長的狀態

人可大致分爲兩種,一種是固定型心態的人,一種是成長型心態的人。

固定型心態:

“固定型心態”的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進一步提高,總覺得自己現在就是已經能做得最好的了,

說話時常用“最”字。

“固定型心態”的人往往易於自滿,懼怕失敗,逃避困難,不易取得成就。

成長型心態:

“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成長、進步,一件事情,自己下次總可以做得更好。

他們說話時常用“更”字。

“成長型心態”的人往往能夠面對困難、迎刃而上,並且通常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成長型父母:

不僅會給孩子設定目標,還會給其成長的空間。尊重孩子的興趣,重視完整的人格,鼓勵以自己的方式活的更好。

固定型父母:

不在乎孩子的興趣和潛能,只要求孩子達成所期望的成就。否則會覺得孩子好像失去了該有的價值。有了這三種教育法寶,每一位平凡的家長都能教育出成功又快樂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每一位家長都珍愛自己的孩子,你會願意爲你的孩子有所改變,並且你一點點小改變,你的孩子都會有感受,

這樣的改變讓你的教育越來越輕鬆,那又何樂而不爲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