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被叫做天子,意味是上天的兒子,一般都會被神話,受到老百姓和普通士兵的崇拜。在古代,由於是君主一人大權在握,皇帝自身執政能力的高低一般就會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而如果一個國家到了很危難的狀態,軍隊實力不是很強的時候,有些皇帝就會選擇御駕親征,倒不是用皇帝自己去前線打仗,而是隻要皇帝去前行露個面,軍隊的士氣就會受到很大的激勵。而親征一般都是皇上自願前往的,畢竟江山是自己家的,所以皇帝看的比誰都重要。有時候臣子還要爲了皇上的安全,以“君子千金之軀不坐危堂”爲理由攔着不讓去。但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位君主比較慘,他是自己不想去,但是卻被臣子塞到餃子裏硬是給抬着去了前線,被迫親征,他就是宋真宗。

一、趕鴨子上架的親征皇帝

北宋太祖以節度使起家,武將做了皇帝,所以格外忌憚武將,重文輕武,大肆削減邊疆軍隊力量,所以邊境軍隊實力不是很強,但是卻有一個彪悍的鄰居遼國,時不時地就要來侵擾一下,讓歷代皇帝都很頭疼。公元1004年,遼國再次對宋發難,20萬草原鐵騎帶着血腥殺戮之氣直逼京都而來。眼看就要被人打到家門口了,滿朝君臣再也坐不住了。到底是戰是和?一部分文臣以副丞相爲代表主張逃跑,留得青山以圖將來,有說去南京的,還有說去成都的,說的煞有其事。那到底去哪呢?皇上決定問問股肱重臣寇準。但沒想到老寇是個強硬派,說攛掇皇上逃跑的都是奸臣,都得砍頭!堂堂天子,豈能作出如此怯懦無能之舉?可是此時的皇帝早已不是當年驍勇善戰的太祖太宗了,此時皇上只是弱弱地問:“不跑奈何?”老寇扔出四個字差點把皇帝嚇死:“御駕親征!”在真宗看來去前線那就是和二十萬野人面對面,那簡直就是讓自己去送死啊!皇帝搖頭擺手堅決不去。這時老寇就開始了演講,講到祖宗打江山的不易,講到君主守江山的必然,慷慨激昂的,愣是把性子軟弱的真宗給煽動起來了,一拍大腿,爲了我趙家江山,朕就豁出去了,親征!

二、豪言壯語容易親征難

說豪言壯語當然是容易的,但是真到了戰場那可是刀劍無眼,可不管皇帝士兵。而且遼國是遊獵民族,弓箭那是相當嫺熟,一箭射過來隔着老遠就沒命了。所以當御駕真到了黃河邊上,真宗那點熱血也冷卻了,後怕的勁兒上來了,死活不想過河親征。找各種理由,一會兒不舒服一會兒沒準備好,就想掉頭回去。好不容易把皇帝撮了出來,三軍都知道皇上要來,一旦回去對士氣影響太大了。寇相苦口婆心左勸右說,怎麼也勸不住。眼看御駕就要折返,宰相也急了,乾脆出去拉了一個武將高瓊,把厲害和高將軍一說,軍人沒那麼多想法,就是想打勝仗。所以他倆就來到御帳,老寇說:“皇上您看,不只是我,武將們也盼着您呢,是不是啊高將軍?”高瓊連忙說:“寇宰相所言極是。武將沒那麼多話,是行動派,不等皇帝發話他們就讓衛士把專車推來,硬是把皇帝扶上了車。

三、御駕親征大振士氣打勝仗

就這樣皇上就無奈地過了黃河,被逼着坐到了前線的門樓上。皇帝儀仗排開,煞是乍眼。城下的將士一見到,就像打了雞血,頓時士氣大漲,吼聲震天。宋營這麼大的動靜,對面的遼軍不可能聽不見。讓士兵前去一打聽,竟然是宋朝的皇帝親自來了。也許真的是受了君主親征的激勵,這場仗宋兵打得是格外的賣力氣,勇武之氣不遜遼兵。而這時遼也沒有能直接滅宋的實力,只是想撈些好處,並沒有想和對方拼個死活。一看宋軍狀態大好,他們反而不想打了,乾脆棄戰求和。而宋這邊,皇帝都要嚇死了,一聽遼軍要求和,高興地都想去拜祖宗了。不管主戰派的意見,馬上同意,然後就是歷史上很出名的“澶淵之盟”。

這份盟約雖然還是讓宋朝損失了一些財物,但是事實上讓宋遼邊境的百姓享受到了幾十年的平靜生活,對於兩國人民都是一件好事。儘管不是自願的,但是真宗的這次親征總的來說還是成功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