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其君系中國知名時事評論員

近日教育部爲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遊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印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不得使用手機佈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從目前看,手機在給學生帶來許多好處的同時,也出現了相當多的弊端,如學生在校期間帶手機會干擾正常的教學秩序;一些學生在上課、上晚自習時頻頻使用手機聊天、玩遊戲、拍照等,影響學生的聽課和學業;近些年學生中戴眼鏡的數量明顯比以前多,這與中小學生長期使用手機存在一定程度的因果關係;有些學生看黃色視頻,有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些學生利用手機進行考試作弊,養成學生不誠實的習慣;有些學生利用手機與校外不良人員交往,還有些學生髮微信交友;手機屬貴重物品,容易丟失和成爲不良人員搶劫、敲詐的目標;手機進入學校會造成學生間的攀比,加重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

手機是把雙刃劍,可以毀掉孩子的學業也可以成全孩子的好前程,全國人大代表王家娟見過不少因癡迷於手機遊戲而耽誤學習、自毀前程的學生。欣慰的是,教育部通知中小學生不得帶手機入校,這是守護未成年人成長行之有效的舉措,這很有必要。衆所周知,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身體成長和知識積累的黃金時段,學生不僅要爲高中學習做準備,更重要的是樹立並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至於有部分家長所認爲的,學生禁止帶手機進入校園後,如何解決學生與家長聯絡需求?通知上也並非“一刀切”禁止,對於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中小學生不得帶手機入校,守護未成年人成長。一方面使中小學生帶手機進校園時心中有底;另一方面,讓老師依《通知》處理學生手機問題也有了“尚方寶劍”。再者,這也是各校做好家校溝通,家長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的必要手段。在此語境下,手機進校園不能任性爲之,更不能妨礙學校的教學活動。這樣,也能減少學生的牴觸心理,有利於教學工作更好開展。

實際上,包括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等在內的歐洲國家,也都對中小學生使用手機作出了明確規定。其中,意大利是歐洲第一個禁止學生上課使用手機的國家,早在2007年就曾頒佈全國性禁令,對在校使用手機且警告無效的學生,學校可以採取沒收手機或取消期末考試資格等懲罰措施。此外,日本、韓國也都對青少年使用手機作出了相應規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僅有教育部通知中小學生不得帶手機入校是遠遠不夠的,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宣傳力度,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及時解決學校手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日常監督,確保有關要求全面落實到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小學生不得帶手機入校的真正落地,推動這一《通知》有效實施。誠如是,就是打蛇打到了七寸上,但是,要將其真正落到實處,困難不小,究其源方能避其誤,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首先要先從學校不得用手機佈置作業做起。筆者希望這一《通知》能夠儘快得到落實貫徹執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