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閒魚把雙11退不掉的都賣了,回了一部分血”、“多送的小樣不想要,賣了正好回血”,雙11後,網友在社交平臺上談論最多的,除了翻車,就是回血。

在如今大盛的直播帶貨場景下,主播的感染力、心動的價格、直播間的氛圍,讓很多人抱着“寧可錯買,不能放過”的心態,下了一單又一單。

不少人雙11剁手之後元氣大傷,網友紛紛支招,比如翻翻快遞盒裏的好評返現,然後把快遞盒當廢品賣掉,能賺一點是一點。但最靠譜的建議,還是去閒魚回血。

都說流量的盡頭是電商,電商的盡頭是閒魚,這話不假。閒魚給了很多人一劑“後悔藥”。翻看閒魚,雙11之後,平臺上就被各種“雙11回血”、“雙11價出”、“薇婭、李佳琦直播間”等關鍵詞霸屏。

“用不了的小樣低價出”、“滿減湊單物品低價出”、“難搶的限量款原價出”、“僅試用過的準新品低價出”,一個個誘人的字眼,買家很難不心動。

賣家也很有誠意,有的發開箱視頻,有的不拆盒直接轉寄,對買家來說,不用拼單湊滿減,不用設鬧鐘付尾款,簡直是坐享其成的絕佳演繹。

不過,活躍在閒魚上的玩家,除了真心想回血的個人,也有藉着“回血”文案鑽空子的職業賣家,對於小白來說,很容易踩坑,需要加以識別,否則可能是花錢買教訓。

無論是賣家回血,還是買家撿漏,作爲背後的平臺閒魚,這波都賺足了流量,笑得合不攏嘴了。

雙11過後,打工人變中間商

很多人發現,雙11之後,有人把剛買的東西搬到閒魚上轉賣,理由是“雙11回血”。翻看閒魚,深燃發現,這些賣家裏,有的是爲了回血轉賣自己物品的個人,有的是隱藏在上述玩家中的“中間商”,低買高賣賺差價,還有的壓根就是職業賣家,只是拿“雙11回血”作爲文案來吸引買家。

這些文案出現最多的理由是,贈送的小樣用不到或太多,低價轉賣。

近年來,商家紛紛選擇加量而不是減價的方式做促銷,最後給一個相當於5折的優惠,一裏一外,消費者投入進去的是雙倍的錢。所以,對於很多買一贈N小樣的,剁手黨秒變身小樣零售商,留個正裝,小樣統統掛閒魚。當然了,也有人把正裝以接近原價的價錢賣掉,留下小樣自己用,回血力度更大。

30歲的寶媽嘉美告訴深燃:“雙11買的YSL口紅,正裝的色號是我想要的,贈的小樣的色號我已經有了,買的時候就想好了要在閒魚上賣掉。”

收到貨後,她搜了搜同款的價格水平,最後定價比別人稍微便宜一點,60塊錢一支把兩個小樣都賣掉了。嘉美覺得,以前在免稅店買口紅只需要200多元,現在出國不方便,但把小樣賣掉以後折算下來的價錢跟以前在免稅店買差不多。”她還掛出了香水小樣,定價70元,目前還沒賣掉。

還有一類賣家,賣雙11購買的物品是因爲物品已經拆封,不符合商家的退貨要求,只能轉賣閒魚。比如,下圖中某用戶掛出的耳機,就自稱是因爲衝動消費,拆封後商家不同意退貨而在閒魚上出售。

另外,還有一類產品的轉賣理由是,“爲湊單滿減而下的單,實在不需要”。既然是用來湊單的,大多數人必然是並不想要對應的商品。有人因爲錯過了退貨期,也有人腦回路清奇,覺得好不容易薅來的羊毛,退了可惜,他們宣稱“雖然是中間商,但是不賺差價,造福手殘人士,也給自己回回血。”

說到賺差價,這邊就有機智的小夥伴找到了財富密碼。他們在看到優惠力度大且數量特別少的東西時,就開始了下一步計劃,因爲一旦搶到,轉手就能提價在閒魚上賣掉。

攝影數碼愛好者曉陽自稱“數碼倒”,他告訴深燃,“今年雙11我看到京東上賣的富士相機和鏡頭,活動力度很大,數量又很少,果斷下手了。我搶到的價錢是6100元,在閒魚上6900元賣了,賺了800元。”

曉陽本身就很懂數碼產品,據他介紹,這款相機平時大約賣7300元,他自己也想買,而且看到雙11的優惠力度,他知道買了肯定虧不了。

另外一類靠雙11回血的,倒不是賣掉雙11買的東西,而是買了新東西,自己原本舊的用品就成了閒置,在錢包告急的雙11之後,還是選擇去閒魚上賣掉舊款,能回一點血是一點。

最後,還有兩類與衆不同的閒魚玩家,分別是利用閒魚套現的,以及鑽空子的職業賣家。

套現一說從何而來?據曉陽介紹,有學生黨急需用錢,用花唄或京東白條的24期免息分期買一個東西,再以稍低於原價的價格在閒魚上賣出,相當於消費貸套現。

最後一類,那就是職業賣家把“雙11回血”作爲文案來賣貨。

比如,深燃搜到的某閒魚商家,在售賣的產品文案中說是雙11回血,出“赫蓮娜綠寶瓶系列小樣”,點擊進去其首頁,在售的有多個品牌的小樣。當深燃詢問其是不是職業賣家時,對方回覆“算是吧。”

不過,一部分網友留正裝出小樣回血,就有人反向思維,不買雙11的貨,專門蹲守閒魚坐等撿漏。有人說,這種“漁翁得利”型選手,或成雙11最強玩家,他們靠着在閒魚購買別人低價出售的贈品、小樣,實現了性價比最大化。

就有用戶發佈求購信息,“收全新或99新黛珂牛油果乳液,能提供入手渠道的,賣的私聊。”

28歲的陳宇是一位自由職業者,他雙11買新東西只花了不到200元,但雙11之後在閒魚上花了700多元。他的習慣是,需要什麼先去閒魚上搜,今年雙11後,他在閒魚上淘了一副麻將,還有洗衣液、吹風機。

有意思的是,陳宇先自己買了個全新的路由器,還沒等發貨,就在閒魚上淘到一個,他果斷退貨了。“對於一些非私人用品,只要功能差不多,二手的性價比高,挺好的。”

曉陽會在閒魚上賣東西,也會去撿漏買東西。今年雙11後他就花200元買了別人賣的原價300塊錢的濾鏡,還有別人搶多了的電池、相機配件等。

閒魚交易要防哪些坑?

別看在閒魚上買買買便宜,但相比淘寶,閒魚是一個註冊門檻低、監管相對弱的C2C平臺,在上面買東西遇到的坑也更多。

多位用戶指出,在閒魚上買東西,會遇到的第一大問題就是實物與描述不符。

嘉美在閒魚上買了幾次舊東西之後,發現實物質量太差或者太舊,但因爲退貨比較麻煩,她會勉強將就用。踩了幾次坑之後,她就只買全新未拆封或者95成新的二手物品了。

曉陽就曾經花錢買了個教訓。“我當時在閒魚上花3500元買了個攝像鏡頭,買的時候沒看出來鏡頭有瑕疵,用了一段時間才發現有功能上的問題,最後在閒魚上2500元賣掉了,一個星期虧了1000元。”

按照他的經驗,在閒魚上買東西,售後維權很難,需要自己看準,看不準就可能花錢買教訓。有了那次經驗之後,對於一些貴重物品,他會通過閒魚買,但是選擇線下當面交易,降低風險。

陳宇也有這樣的經歷,他曾經買了一個鍵盤,寄過來發現有幾個鍵是壞的,但對方說他用的時候是好的,雙方爭執不下,陳宇只能自認倒黴,扔掉了鍵盤。

“閒魚上其實對買家風險還挺大的,因爲閒魚只是一個信息平臺,監管比較弱,基本上沒有售後,閒魚小法庭流程很長,而且很多人投票也是隨便投。”他說。

另外他還有一點顧慮是,賣家有買家的地址和聯繫方式,如果中間鬧得不太愉快,中間沒有第三方監管,風險比較大,他擔心如果遇到“不解決問題而是解決人”的商家,人身安全有風險。所以他現在儘量選擇距離適中的賣家,線下交易。

還有,閒魚上充斥着大量職業賣家,小白也很容易踩坑。

職業賣家比較巧妙隱蔽的做法就是賣護膚品小樣,這也和雙11後很多人賣的主要產品重合。

陳宇曾經瞭解過化妝品行業,他介紹:“護膚品小樣是造假重災區,很多莆田或廣州的代工廠專門仿製大牌小樣,而不做正品。因爲小樣便宜好賣,正品大部分都要幾百元,小樣可以做到十幾塊錢,實際上有時候仿製小樣的包裝瓶比裏面的產品都貴。”

他指出,用戶對小樣的戒備心沒那麼強,小樣量也比較少,用幾次就沒了,很難出現不良反應。所以,小樣造假更隱蔽,很難被追蹤到,被很多人忽略了。

至於如何區分職業賣家,網友的經驗也很豐富。“根據賣家過往的成交記錄,看他賣過哪些東西,一般個人賣家賣得東西比較雜,閒置舊物比較多,職業賣家多是賣同一類型的東西,且以新產品爲主。”曉陽總結。

另外,購買對方的物品時,要求對方出示訂單截圖或別的購買記錄也是一種辦法。不過,如果真的是有心的商家,成交記錄、訂單截圖都不難僞造。

總之,在閒魚上購物,不輕信陌生人的說辭,謹慎辨別,對於高單價的東西,要求出示詳細的證明,必要的時候選擇當面交易,都是可能的避坑方式。

閒魚的雙11生意爲什麼火爆?

“雙11也需要內循環,閒魚是很好的觸發器。”有網友這樣說。

如今,閒魚更像是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有人解讀這是衝動消費後的補救,也有人認爲這是品牌促銷手段下衍生的購買策略。總之,“雙11後在閒魚回血”、“節後去閒魚撿漏”成爲了新話題。

閒魚雙11生意爲何如此火熱?

首先,離不開閒魚平臺自己的使勁。早在雙11剛開始的時候,閒魚就開了一個“雙十一拼單”板塊,號稱“組隊拼單專區”,甚至還有一個接龍文檔,有意願的網友在裏面接龍,匹配成功後劃掉對應的拼單。

雙11剛結束,閒魚又主動營銷了一波,推出了“節後魚生”活動,甚至配有“啊,寶貝再見”的主題曲,口號是“血拼以後上閒魚,雙11節後魚生一起賺”,還邀請了費啓鳴、利路修、辣目洋子、易立競等公衆人物爲其站臺。

其次,作爲阿里生態中的一環,淘寶和閒魚就有強關聯。登錄閒魚,在“我可轉賣的”欄目中,就顯示曾在淘寶上購買並可以一鍵轉賣的東西。

韓冰的閒魚賬號上就顯示:“你在淘寶買的141件寶貝,預估能賣11213.95元”。韓冰告訴深燃,其中就有本次雙11購買的東西,而且,裏面的一款一年前買的疊戴衛衣項鍊,系統顯示58元買入,還能賣41.76元,並有3320人想要,看了很難讓人不心動。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環,那就是雙11後,用戶確實有產品流通需求。

消費後回血、處理閒置、體驗不同的產品,不同的人能在閒魚上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閒魚的一面是,買賣東西便宜又方便。陳宇經常在上面淘東西,“之前有網吧倒閉老闆處理貨品,我買的10元四個的鼠標、50元的鍵盤都很好用。”嘉美把閒魚當成處理閒置物品的工具,“我之前經常亂買東西,後來發現很多不常用又捨不得扔掉,在閒魚上雖然賣得便宜,起碼能回點血。”

在曉陽看來,閒魚是一個低成本體驗新產品的最佳渠道。他一年在閒魚上的交易額有10萬元左右,“只要出了數碼新品,我都會買過來玩,一段時間後再賣掉,有時賺有時賠,但爲了體驗新品,即使折價虧一點賣出去成本也不高。”

但是,閒魚的另一面是,也確實有不少投機分子在這個平臺上打擦邊球。

陳宇曾經在閒魚上購買寫真素材,“買過來的網盤鏈接裏甚至還有涉黃的圖片,我都不好意思去公司報銷。另外,搜索‘證件’,有商家引導加微信之後聲稱可以辦假證。也有人專門在上面騙未成年人,這對一些心智發育不全的小孩傷害挺大。”

總結下來,閒魚就是網絡版二手市場,是一個剛需和灰產並存的平臺。

對閒魚來說,它不賺取用戶交易的錢,主要的營收來源是廣告,所以它需要的是流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平臺上的正常交易和灰產,都爲其貢獻了流量和用戶活躍度。所以,流量需求和平臺強監管一定程度上相互矛盾。再者,即使平臺有心監管,投機分子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實際執行難度也很大。

“閒魚平臺本身的約束和規範沒有那麼嚴格,用戶入駐賣東西也不需要評估,只能靠買家自己多留一些心眼。”陳宇提醒。

所以,不管是雙11後着急回血的閒魚賣家,還是趁機薅羊毛撿漏的買家,交易時都要擦亮雙眼。

*文中嘉美、曉陽、陳宇、韓冰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