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捉妖記2》中有一個很值得回味的橋段:屠四谷不停地欺騙朱金真,借錢的時候滿嘴的甜言蜜語,達成目的後就恨不得劃清界限。朱金真並沒有因此而感覺痛苦,甚至她的侍女們都看不慣屠四谷,提醒她不要再上當受騙的時候,朱金真卻意味深長的感慨一句:“你們不懂愛”,眼神中繼續充滿了期待。

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有很多,但是人們的態度往往和朱金真的相反,麗麗就是其中一個。

在她看來,她不敢對男朋友抱希望,因爲希望之後總會充滿失望:比如有時候麗麗不舒服希望男朋友多陪陪自己,男朋友總是答應的好好的,但是在旁邊坐了不到幾分鐘就又做自己的事情了;再比如有時候男朋友也會心血來潮要好好溝通一下,她充滿期待給他表達自己的感受渴望他理解可是沒多久又恢復原狀。時間久了,這段感情讓她充滿了痛苦直至絕望——所有的希望好想都石沉大海,聽不到任何回聲。

我曾經問麗麗:有沒有哪些時候,你對他還是比較滿意的?她坦言“有”之後,立即加了一句“但是”:“但是在那些時候我會提醒自己這些好時光都是稍縱即逝的,痛苦纔是常態。

02


強子最近身體很不舒服:每天晚上躺在牀上就感覺心跳加快很長時間都難以入睡,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情況越來越嚴重,去醫院檢查後卻告訴他一切指標都很正常。強子告訴自己試着放下心來,提醒自己一切正常,可是晚上失眠的情況卻一直得不到緩解,反而愈演愈烈。

我看着被失眠折磨的痛苦不堪的強子問他:“你能從這種痛苦中收穫什麼呢?”

強子先是直截了當的否定:“我已經被折磨的寢食難安了,有什麼收穫啊!”然後一愣,突然意識到:

“當我這麼不舒服的狀態呈現在同事們面前時候,他們一看我氣色差的很,都會安慰我不要工作這麼辛苦,項目進度可以慢一些。說實話,我身體不適後工作壓力減少了很多,進度慢了下來也能更心安理得,而不是責備自己了。”

很多人說無法從痛苦中走出來,其實是沉迷於痛苦。在經歷了痛苦之後,人們會不自覺的反複製造同樣的機會,以便體驗相同的情感,這在心理學上稱作“強迫性重複”。

爲什麼人們會沉迷於痛苦,陷入一次又一次“強迫性重複”呢?

首先,人們在痛苦中可以獲益,得到一些滿足。

看上去麗麗因爲和男朋友的關係而一直痛苦,可是這份痛苦讓她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感——我已經努力給你機會,給你引導了,我已經竭盡我所能來經營這段關係了,而你還是這樣,這不是我的錯了。儘管痛苦,但是麗麗看到了自己的努力。

同樣的,很多人因爲拖延而痛苦,其實在拖延遲遲不肯開始的同時也可以給自己塑造一個精益求精盡善盡美的形象,這也是一種自我認可。

其次,這樣的痛苦模式不停的重複可以提升安全感。

即便那是讓人痛苦的體驗,但是因爲它熟悉,所悉我們還是願意不斷重複它,因爲熟悉可以帶來安全感。

對於那些可能會更舒服的方式,我們理智上知道可能會更好些,但是因爲在成長中沒有積累起相關的經驗來,所以,很難讓自己去試一試新的方式,所以被限制在了舊有模式中,不斷重複體驗到不舒服的體驗。

03


如何打破這種“強迫性重複”,跳出迷戀痛苦的怪圈呢?

首先,請你很認真問問自己:你願意放棄這些痛苦嗎?

很多人雖然會說想要擺脫痛苦,想要更好的生活,但是實際行動卻會找出更多理由來讓自己繼續沉迷於痛苦中。因此我們會看到一邊抱怨自己太胖一邊晚上大喫特喫的人;一邊吐槽男朋友是直男癌一邊不肯離開的人。不想真正的改變,雞湯建議縱使再多也是徒勞。

如果你並不確定,不妨試試下一步:拿出一張紙,上邊儘可能羅列出快樂和痛苦的優缺點,越多越好。通過這種比較,明確你內心真正的傾向。

接着,嘗試着在下一次強迫性重複中改寫你的人生劇本。

不斷重複體驗痛苦,也是我們內心處理痛苦的一個方式,不斷重複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試圖改寫的過程。

在試圖改寫的過程中,需要積累不同的經驗,這些不同都可能讓我們感受到改變並不像幻想中那麼可怕。比如,面對讓你痛苦壓抑的一段關係,你們又一次陷入爭吵,這次你不再爲了取悅對方而乞求他原諒你。你會不安,但是最終你發現他氣消了自己也會主動回到你身邊。這一次你不再討好和取悅就是改變的過程。

不管怎樣,請記得,不要着急。有時候,一點點成功的經驗就可能帶領我們再進行更多的探索,從而引發更多的改變,最終可能完成內在模式的重新塑造,將自己從舊有痛苦模式中解放出來,用新的,更適應的方式去生活,找到你生命中的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