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情緒,媽媽們總是說:“明明知道這樣不對,但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

“每天都比較累,無法很好的保持好的情緒。”

“給孩子一吵就受不了,忍着不發火,最後還是忍不住。”

你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來看看UC大數據全國統計的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吧。

報告形成於2017年,再新的數據沒有公佈,權且以此份報告來做分析。

先來看看焦慮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

①焦慮指數排名前十城市:上海居首位,其次是北京、深圳、南京、廣州、武漢、西安、天津、杭州、濟南。從地域上來看,一線大城市的生活壓力、工作節奏、孩子教育都是層層疊壓在媽媽們身上的巨石。這樣的壓力大也就從職場和工作中傳導到生活和育兒上。

從行業上來看,工作壓力越大,焦慮指數越高。金融、互聯網行業的焦慮媽媽人數就遠超其他行業。而全職媽媽的焦慮指數高居第三位。金融、互聯網行業及全職媽媽成焦慮媽媽密集區。

再來看看十大焦慮因素,孩子健康、教育和夫妻關係列爲前三位。

孩子健康包括有:生病、奶粉代購、心理。這從側面說明,一旦生病,媽媽們的焦慮指數就會直線上升,而弄不懂娃在想什麼,爲什麼會這樣,怎麼說了不聽,也是成爲媽媽們焦慮上火的重要因素了。

教育就是面臨學區房、入園、升學等等問題,處理這些問題常常需要大量的人脈、資源和資金,這會讓人產生無力感,更加劇媽媽們的焦慮。

面對夫妻關係,生育孩子之後,媽媽們的重心轉移到了孩子身上,對自己,對伴侶的重視與關注不夠,客觀上也造成了吵架、出軌、性生活不和諧等等問題。

再來看看自身的焦慮因素。

媽媽們從結婚前後的“我負責貌美如花,你負責賺錢養家”,一旦生了娃,成爲媽。立馬享受到的是從俄羅斯美少女到俄羅斯大媽的鉅變。從公主到女僕的蛻變。

對自己身上的變化,成爲了媽媽們的強烈焦慮因素。因此,外貌、健康與職場壓力成爲了前三。而其中的外貌更是成爲焦慮的第一觸發點。

生個娃身材走樣到自己都觸目驚心,體重秤上的數字讓人不忍直視。沒日沒夜帶娃一副披頭散髮的景象,從哪個角度來說,都跟時尚不能搭邊。

與70後媽媽們的娃普遍已經長大,該後悔的後悔,該生二胎的生二胎。80後媽媽們的帶娃經常相比,90後媽媽們做爲新晉寶媽,普遍的焦慮焦眯,就是“帶孩子”。

很多90後的媽媽,自己的內心還把自己當孩子,現在卻有了小小孩,突然要面對一大攤的事情:帶娃、家務、二人世界、家庭收入,沒有一件是省心又好玩的事情,自然控制不住的發散出了焦慮與暴躁了。

面對這麼多的焦慮,媽媽們發自內心的話語是什麼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沒時間玩,是的,時間都給了娃和家。

壓力大,照顧不完的娃,幹不完的家務,吐不完的累。

心疼自己、不爽孩子爸、失眠、加油,這些詞都是媽媽們的心聲。此時,寶爸的支持和理解會是一劑良藥。

焦慮的媽媽們,絕不會停留在說,還有行動,我們看看媽媽們會怎麼來降低自己的焦慮。

果不其然,買買買一定是第一位的。

開心時,買;生氣時,買;焦慮時,首選必然也是買。

如果買時發現錢包不鼓,微信支付寶裏不超過4位數,那就只能邊哭邊喫零食了。

突然覺得這樣的場景在哪裏見過。

這再次確認了一點,大數據還是不會騙人的。

看完了以上的幾大片段,媽媽們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實際上,這種緩解焦慮的做法,每個媽媽都或多或少的做過,效果,你是知道的。

這樣的做法緩解了媽媽們的焦慮,但遠遠不夠。於是,這些焦慮和情緒積累在一起,無法釋放。而孩子的哭鬧,就成了我們的一個導火索。

媽媽們往往藉此發泄情緒,而這樣的情緒,能量是極其驚人的。

前段時間,上海高二學生因爲與同學的爭吵,被媽媽一通批評,一氣之下從橋上跳下,釀成悲劇。孩子做出這樣激烈絕決的舉動,媽媽的情緒是極大的誘因。

日本一位三胞胎的母親松下園裏,曾經深受不孕症困擾而萬分期望小生命的到來。2016年懷上了三胞胎,2018年因爲沒日沒夜的照顧三個孩子,情緒崩潰中將次子綾鬥摔到地板上。獲刑3年6個月的徒刑。卻獲得了30000媽媽的支持。這裏,也是媽媽的情緒無法得到正視和釋放。以至於產後抑鬱直至壓垮自己的情緒。

像這樣的事例,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所以,媽媽的情緒,絕對是影響家庭氛圍與育兒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實際上,我們需要更多的正視自身的焦慮。

這樣的情緒,背後是我們的需求,從外部尋找原因,卻不如從內部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媽媽們應該如何去面對呢?

在這裏,庭爸不想講大道理,簡明扼要的一句話:一個標準,兩個行動!

一個標準:愛自己,先自私,再無私。

自私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不敢自私。不願自私。

自私在這裏,是褒義詞,是能夠接納自己的情緒和需求。而不是給自己扣上道德的問題:我不是一個好媽媽。

當你的內心是壓抑的,痛苦的,煩燥的,卻要強抑自己的情緒去面對一切,恐怕連你自己都覺得自己過得好苦。不敢放鬆害怕自私,這是給自己上了道德的枷鎖!

不要把所有問題都往自己身上攪。

如果什麼事情都只能靠自己來解決,那麼整個家裏,就一切都只能你去收拾。

有的媽媽說,沒辦法,什麼事情都得自己來做。

請相信一點,只要觀念改變,我們總是能找到幫手。

兩個行動:找到幫助的家人,讓自己的情緒得到釋放。

當你上完班回到家,渾身散了架一樣,卻還需要打起精神去照顧孩子們時,請不要勉強。這是身體上給我們發出的信號,你可以請求家人協助照顧一下孩子們,尋找可以幫助我們的家人來幫助。哪怕休息10分鐘,也好過於勉強去照顧,自己內心覺得苦,一邊掉淚一邊怒吼要來得更好。

當你覺得自己的情緒不對,心頭的火已經無法壓下去時,這就是一個信號:我們即將爆發!此時,請找個藉口離開孩子們,自己在另一個地方呆一會,調整自己的情緒。甚至,大哭一場,或者摔打枕頭(因爲枕頭是柔軟的,能確保在我們擊打時不會受傷)。哭過,打過,拭乾眼淚,平靜的回到孩子的身邊。

最後,庭爸想說的是,媽媽們,你們的付出,理所應當得到最好的回報。

也許,優秀的孩子,有愛的伴侶,溫馨的家庭。纔是讓我們內心得到安寧的港灣。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