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感慨,現在的這個時代,跟自己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差異。

比如現在的環境,大家出門坐高鐵,上班打滴滴,下班回家後家門一關,也不像小時候一樣,跟鄰居有非常密切的往來。

而變化最大的,就是現在的環境,是一個電子設備密集的環境,人們用支付寶微信付款,出門不用帶上錢包,只需要用手機基本上就能完成絕大部分的事情。

生活方便了,卻也帶來了極具時代特徵的特點,在這個環境之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不可避免的就要接觸到身邊的各類電子設備,手機、平板、IPDA、電腦、電視,既大大的方便的人們的生活,提升大家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對新時代的育兒,提出了特別的要求。

在如此的環境中,如何才能讓孩子不會沉迷手機等電子產品,不會沉迷電子遊戲等情況呢?

先來看看沉迷電子設備所帶來的影響:

1、兒童近視率大幅提高。

國家衛健委去年底公佈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低年齡段兒童近視問題突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爲53.6%,其中6歲兒童爲14.5%,小學生爲36%,初中生爲71.6%,高中生爲81%,整體的近視比率呈現越着年齡增長而大幅增加的規律,近視防控的任務艱鉅。

國家衛健委此前發佈的《2019年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提示,0到6歲是孩子視覺發育的關鍵期,應當尤其重視孩子早期視力的保護與健康。

2、兒童體質嚴重下降。

據教育部官網報道,3-6歲兒童超重肥胖率不斷攀升,缺乏運動是重要影響,教育部在2012年正式頒佈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3至6歲幼兒應每天參加體育活動兩個小時以上,其中1小時應爲具有一定強度的戶外運動。目前全國90%的幼兒園無法做到讓孩子有充足的運動。這是在校情況,而在家情況,同樣也面臨着運動量不足的局面。現在的孩子,放學後回家,需要完成繁重的作業和學習,完成學業後的時間,有很大比例都是在玩手機看電視中度過,每週運動時間是極其不足的。

再看國外,英國要求幼兒每天3小時以上的體育活動時間,同時要求運動種類豐富。而按照美國體育教育協會和美國醫學會的建議,孩子白天每1小時作息就應有15分鐘的運動時間。

3、長期高頻看手機電視,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7歲前是孩子大腦與視覺、運動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看手機電視,對大腦影響很大。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使用智能產品超過7小時的9至10歲兒童,大腦皮層有過早變薄的跡象。進行研究的道林醫生說:“我們不知道這是否跟盯着屏幕時間相關,也不確定這是否是件壞事。”而大腦皮層是大腦最外面的皮質,負責處理感官信息。大量看手機電視,卻讓孩子大腦發育變緩,這怎麼看都不是一件好事。

4、孩子的社交能力、情緒感知、注意力等都受到影響。

當兒童將大量的時間用於看手機電視,玩電子遊戲時,與其它同齡孩子間的社交時間和頻率就會大大減少。手機等電子設備是沒有情緒的,不斷通過設備來遊戲,兒童情緒沒有得到刺激和運用,發展就會受阻。而面對變化多端,更新極快的電子遊戲和電視,兒童的專注力會受到破壞,會通過不斷的換新遊戲,不斷換頻道來看,導致專注力培養上出現不良影響。

看到這麼多的危害,家長們還爲了哄孩子不鬧騰,隨便把手機往孩子手裏一塞,自己樂得輕閒嗎?更有甚者,家長不論是在家還是在外,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手機不離手,孩子有樣學樣,自然也會嚷着要玩手機了。

在如此的環境中,如何才能讓孩子不會沉迷手機等電子產品,不會沉迷電子遊戲等情況呢?

那麼,直接禁止孩子玩手機,問題就解決了嗎?

直接禁止,帶來的是反作用。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禁果效應”。越是禁止人們去做的事情,越能激起人們窺探和嘗試。成年人尚且如此,自控能力差的孩子,更加是無法控制,有家長說了,明明有這麼多的危害,禁止也不對,到底該怎麼做呢?

事物總是有兩面性的,當前環境是電子與互聯時代,將手機電視視爲洪水猛獸,也不是正確的做法。很多家長是否有這樣的感悟:現在的孩子,一個個都比我們小時候要聰明機靈得多了,能懂很多東西,眼界和意識完全跟自己小時候不在一個層面上。這就是時代所帶來的特點,那麼,正確的做法是怎麼樣的呢?

2016年,美國兒科學會放棄1999 年以來所確立的嚴格限制,即兩歲以下的兒童不應該接觸屏幕。該學會認爲,在父母監督下,兒童可以接觸一些媒體,並從中受益。

那麼,在父母的引導之下,適當的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了。

所以,我們應該這麼做:

1、玩手機不是單純的禁止,而是給予一定的使用時間,每天半小時的接觸,並不會對孩子形成過度的影響。同時,在週末時,父母也可以與孩子一同討論一些適合的電子遊戲,從陪伴和指導的角度,讓孩子從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同時寓教於樂,又能增進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2、幫助孩子挑選一些有益的遊戲,適合當前孩子年齡階段的遊戲,比如,我給7歲的女兒找的,是一些像寶寶巴士,走迷宮,做餐廳大廚等的遊戲,這樣的遊戲,因爲考慮到了孩子的身心特點,因此也非常的適合孩子玩,在玩的過程中,就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3、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儘量少用手機,全身心的陪伴孩子。如果只是人在而心不在,孩子跟你說話,你也只是應付了事。那麼孩子就會覺得,媽媽只喜歡玩手機,媽媽不喜歡跟我玩,我好傷心,我好孤獨。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缺乏父母的高品質陪伴,會變得自卑、膽小、敏感、內向。缺乏心理營養和安全感。所以,如果要陪伴孩子,每天至少半小時,是完全隔絕手機,全身心的陪伴孩子游戲和閱讀,這對孩子和父母來說,都是最美好的時光。

4、如果孩子已經對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有了一定的習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給予孩子逐步改變的機會,不是一上來就立刻禁止,這往往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和情緒。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設定計劃,比如原來每天看三小時手機電視,那麼從明天開始,我們可以在一週內,把看手機電視的時間減爲二小時,能減少下來的一小時,可以給孩子自由支配,也可以要求爸爸媽媽的陪伴。由此秩序漸進,注意做好鼓勵和接納,有時候孩子也是會波動的,這時候少批評,多鼓勵。要跟孩子說,相信他一定能做到的。來自於父母的信任,可以推動孩子往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

做好上面四點,我們也就能很多的發揮電子設備的優點,而摒除其缺點了。最關鍵的還是在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和以身作則,孩子是一定會模仿自己父母的言行和習慣的。不論怎麼樣,爲了孩子還是爲了自己,我們也該合理適度的安排好使用手機的時間。讓更多的時間可以拿來陪伴孩子與家人。

因爲,一不小心,孩子就長大了,珍惜孩子成長的這段短暫時光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