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食材界最龐大的家族是啥?料料覺得非豆製品莫屬了。

從普通豆腐、豆腐泡到日本豆腐,還有豆乾、豆皮、腐竹,街邊常見的臭豆腐,稱霸早餐界的豆腐腦、豆漿,如果把所有豆製品都說一遍,長度恐怕都能趕上一出《報菜名》了。

但是即使是最懂豆腐的人,料料相信也沒喫過這款務川自治縣的仡佬族特產:灰豆腐。

看起來像豆腐泡灰豆腐是啥?

灰豆腐又叫灰豆果,是仡佬族的特產豆製品,一般當地仡佬族在逢年過節或者喜宴上特供的民間菜餚,是仡佬飲食文化的代表食品。

這款灰豆腐外表看起來非常像我們熟悉的“豆腐泡”,但是豆腐泡一般是油炸製作,熱量和脂肪含量都非常高,外表韌內裏空。

而這一道灰豆果和豆腐泡大有不同,非油炸,而且切開看,內裏不空,好像一層一層的海綿,如同絲肉一般。

剛拿到灰豆腐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新鮮、第一次見,小夥伴們的好奇心都被勾起了。迫不及待的料理了下,簡直驚呆了!

灰豆腐炒、煎、紅燒,都十分入味,不同的料理方式下有不同的口感,可以酥嫩,可以韌香,可以軟滑,據說格外適合搭配火鍋

嗯,真香

別看灰豆腐長得灰頭土腦,喫起來鮮美可口,怎麼做都好喫,而且和豆腐泡比更加健康,來源於它獨特的製作工藝。

當地人製作灰豆果,一般都是用石磨磨成豆漿,石磨磨出的豆漿不僅細膩,而且沒有機器的鐵腥味。先把豆漿經過點滷、壓制,做成豆腐。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步驟了。

把豆腐切成小方塊,放在特製的草木灰中醃10-15小時。把醃製好的豆腐沖洗乾淨,接下來放入鍋中和草木灰共同炒制,直到豆腐塊膨大,酥軟筋道灰豆腐就差不多完成了。因爲製作過程中經常和“灰”打交道,也因此得名灰豆腐,簡直是用灰做成的豆

許多小夥伴問了,灰豆腐加工過程中總是和“灰”打交道,乾淨嗎?

其實草木灰的配方是十分講究的,用的也是專門的植物燒製,而且草木灰雖然看着髒,但是經過高溫殺菌,不僅沒有細菌,而且還能殺菌,這種製作方法在仡佬族已經傳承了700年。

灰豆腐內裏如同一層層海綿,和豆腐泡、凍豆腐有點類似,但是有很多小空間,而且韌性強,吸收湯汁能力特別強。在紅燒或者燉肉、涮肉時,一定要小心嚼的時候不要濺上湯汁~

相信你喫過灰豆腐,一定也會覺得他是一款經典配菜,灰豆腐含鹼性較強,不僅富含植物蛋白,而且還可以中和胃酸,養護我們的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