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涉黃涉暴”內容死灰復燃,短視頻“最嚴新規”下竟有平臺頂風作案?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爲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於1月9號發佈了《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範》和《網絡短視頻內容審覈標準細則》。其中,《網絡短視頻內容審覈標準細則》包含100條審覈標準,堪稱短視頻史上最嚴新規。

然而,新規出臺還未滿月,但是在軟件使用過程中,用戶發現不少短視頻手機應用存在違規現象,例如“標題黨”、“充滿性暗示的題圖”、“涉黃涉暴”內容等等。“最嚴新規”之下,短視頻平臺爲何還“頂風作案”?

“最嚴新規”不具備法律強制力   舉報途徑有限違規內容屢禁不止

“性感美女撩男,果然一氣呵成”、“美女衣服瞬間沒了,看的路邊的人都驚呆了”、“老闆跟小三在辦公室偷情,太可恥了”……

聽到諸如此類的標題是不是讓您面紅耳赤、直呼下流?這些內容不是來自於盜版小說、也不是非法網站、更不是無人關注的路邊小卡片。而是擁有合法資質、正規備案、幾百上千萬甚至過億用戶的短視頻手機應用軟件。

記者從手機應用商店中下載了排名靠前的多個短視頻手機應用軟件,在小米快視頻、嗶哩嗶哩、好看視頻等多個短視頻應用軟件中均發現了違規內容,涉及標題黨、色情以及不適宜未成年人等多個方面。

記者試圖向平臺舉報違規內容,但發現舉報渠道十分閉塞:這些軟件根本沒有客服電話,只能通過軟件內部逐級去尋找反饋途徑,且大部分都是機器人客服,不管你提交什麼內容,都只會收到一個機械的固定回覆,舉報後違規視頻仍能被正常搜索和播放。只有嗶哩嗶哩平臺內置了文字的人工客服,在記者提供了相關鏈接後進行了即時封禁。

1月9號,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網絡短視頻內容審覈標準細則》內容細緻、具體,整整100條,被稱爲短視頻史上最嚴新規。在如此高壓之下,爲何短視頻平臺仍“頂風作案”?北京市嶽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嶽屾山告訴記者,發佈的新規僅屬於行業內的一個規範,約束力有限:

“這兩份文件屬於行業內的一個規範,它的約束力只侷限於在它行業協會內的成員,不像法律一樣具有強制力,或者說是能夠像行政處罰一樣進行處罰,處罰了的話,會員可能說會接受,也有可能說不接受,這些可能對於這些平臺並不具有特別強的約束力或者說是威懾力。”

短視頻行業天然難監管  應當從源頭治理建立信用機制

除了平臺自律不夠,他律威懾力又有限之外,短視頻行業的一些天然特性也使得監管存在各種困難。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記者解釋:“但是短視頻平臺它跟普通的平臺不一樣,它是網絡服務提供者,它只是提供技術服務,那視頻都是網民、用戶自己上傳的,所以這是一個難點。”

平臺作爲網絡服務提供者,視頻內容大部分來自於用戶上傳,當用戶達到一定基數,每天百萬甚至千萬的視頻內容,客觀上給審覈帶來了極大困難。對此,不少學者認同應該把《細則》和《規範》的精神運用到算法中去,讓算法擁有“價值觀”,朱巍介紹道: “這種價值觀有很多方面,其中一個底線性的東西就是法律規定,這個法律要廣義理解,包括法律,包括條例,也包括政策性文件,這些部門規章也都算在內,他應該把這個規章這些制度強化到運用到算法之中去。這是一塊兒,另外一塊兒是短視頻的人工審覈的尺度還要從嚴,因爲短視頻平臺發展到現在已經好多年了,不是一個新事物了。”

靠平臺方單方面的審覈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更重要的是從源頭進行治理,朱巍認爲對違規上傳者的內容進行下架,建立信用機制,累積到一定程度進行封禁可能更有威懾力。如果平臺最終仍然無法有效處理違規內容,相關部門就需要考慮對規範的層級進行升級。北京市嶽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嶽屾山提出:“那如果說是想要對平臺起到威懾的這種約束力,其實可以考慮對於行業內製定的這種相應的規則和規範,上升到部門規章或者是政府的行政命令這樣的層級上來,這樣的話是有法律和行政規章在背後做着強制力的這種保障,如果說平臺一旦違反了的話,那麼是可以採取行政處罰這樣的一個措施。那行政處罰顯然是比行業處分要更有威懾力,也更具有法律效力的。”

此外,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還認爲,短視頻平臺正在發生演變,朝着視頻直播以及和電子商務結合的方向去發展,這期間又會衍生出很多問題,對此,朱巍解釋道:“第一個發展方向是短視頻和直播結合,現在這個已經搞得很火了。直播的監管比短視頻還要難,因爲它是即時性的,裏邊的舉報和瞬間的活動截屏要有證據,所以這個要和技術結合起來。另外一點就是短視頻和電子商務起來了,利用直播平臺在賣相關產品的時候,虛假宣傳和誇大宣傳,而且賣的是沒有資質的三無產品這種情況很多。所以下一步對短視頻的治理,可能還要通過《電子商務法》,得有一個綜合治理的過程。”

對於新規剛發佈不久,短視頻平臺仍“頂風作案”的現實情況,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將如何處置?中國之聲也將繼續關注。

央廣記者:常亞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