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訓詁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教授在活動現場宣讀許嘉璐先生的賀信

11月18日,由千年學府嶽麓書院、鳳凰網、敦和基金會、一點資訊聯合主辦的第三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在北京舉行頒獎盛典,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致賀信,來自海內外的學者專家和傳媒、公益、企業等領域精英近四百人集體致敬國學。著名學者杜維明榮獲全球華人國學終身成就獎,年逾八旬的國學名宿樓宇烈、張立文、成中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篔簹書院等機構,《國家寶藏》、《清明上河圖3.0》高科技展演等新項目,以及30部學術著作分享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成果獎。從中國詩詞大會上成功奪冠的“外賣小哥”雷海爲再演逆襲神話,而此前呼聲很高的臺灣著名詞人方文山意外落選,爆出了本屆最大冷門。

鳳凰衛視王魯湘、許戈輝再度聯袂主持頒獎盛典,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哲學史學會、中國訓詁學研究會、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國秦漢史研究會、中國唐代文學學會、中華孔子學會、中國孔子基金會等八大學術支持機構負責人,中宣部外文局巡視員胡曉東,湖南省文化旅遊廳副廳長張帆,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孟至嶺,以及王守常、葛承雍、龔鵬程、朱大可、王傑、于丹等知名學者現場助陣,讓本屆國學大典亮點頻頻,高潮迭起。

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的總顧問、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長許嘉璐先生,由於身體原因,未能親臨現場,特意爲本次活動撰寫了賀信。中國訓詁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教授在活動現場宣讀了賀信。

許嘉璐先生表示,文化是流淌的血脈,家國是精神的故園,此心安處,方是吾鄉。惟具此溫情與敬意,乃有親近與傳承。我們誠須向國學致敬,向流淌數千年至今依然活躍於華人血脈裏的文化基因致敬;我們也誠須向深耕於國學研究與傳播的所有智者致敬,向探索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並使其獲得當代化與世界化的有志之士致敬。

以下爲賀信全文:

“全球華人國學大典”組委會並致諸位與會朋友,請允許我以這種方式致敬國學,並祝第三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文化本身是個複雜多元的體系,名相與義涵之間,時或精微,時或模糊,本身就包含着中國智慧。比如儒家講“名不正,則言不順”,又說“辭不達義”;道家講“名可名,非常名”、“得意忘言”。國學的定義,也是如此,今人見仁見智,歷史上的爭論也從未終止過,而國學也在爭鳴中不斷豐富、深入、轉化、提高。我相信,中國學界,包括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應該能夠理解其要義與輪廓。國學是活潑潑的,至今它依然在生長着,因此既不會任其邊界無限放大,也不能將其箍得太緊,允執其中,可乎?

國學是有圈層、有生態的,今天我們目力所及者,從學術研究到普及教育,從大衆傳播到公益踐行,從生活方式到商業開發,已呈現出多元而有生氣的態勢。文化是流淌的血脈,家國是精神的故園,此心安處,方是吾鄉。惟具此溫情與敬意,乃有親近與傳承。我們誠須向國學致敬,向流淌數千年至今依然活躍於華人血脈裏的文化基因致敬;我們也誠須向深耕於國學研究與傳播的所有智者致敬,向探索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並使其獲得當代化與世界化的有志之士致敬。

我既忝爲國學大典總顧問,卻不克親至現場,深感歉疚;但樂見學者專家成果斐然,媒體傳播推陳出新,文化同道各顯千秋,已足慰私懷了。

謹祝中華之國學欣欣向榮,祝諸位朋友吉祥安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