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点 | 疫情“黑天鹅”来时,更别忽视“灰犀牛”风险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成为了引发全球经济金融波动的“黑天鹅”事件。在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剧增,各项指标下行严重。从目前来看,疫情对于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由于疫情期间消费、投资、出口、就业等一系列指标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一季度的经济可能会出现大滑坡。

但是,面对疫情,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截至2020年3月16日,湖北内外新增确诊均已连续保持低位运行,意味着我们在这场疫情防治战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随着国家对疫情的联防联控机制的有效部署、复工复产的有序运行、一系列短期救助措施的出台,以及天气转暖、新冠病毒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实验推进等利好因素,预期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更多地体现出短期效应,预期2020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出“低开高走”的态势,随后的几个季度的增长会出现较大反弹。

原文 :《短长结合,助力中国经济增长》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 刘瑞明

“黑天鹅”下的六大判断

结合大量数据和事实梳理,我们得出了六个重要判断和建议。

判断一:

受疫情“黑天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剧增,各项指标短期下行严重。3月份将出现反弹,但受1、2月份的负向影响,一季度经济增速总体不容乐观。

判断二:

总体而言,疫情的国内冲击是短期的,经济总量将随着有序复工和短期救助政策的实施逐步恢复,全年经济将呈现出“低开高走”的态势,年初负向效应将逐渐“平滑”。但疫情在全球蔓延,国外经济金融波动可能会对国内经济形成传导和倒灌效应。

判断三:

受疫情“黑天鹅”影响,经济“多重分化”的特征将进一步加剧。

判断四:

“多重分化”态势并非仅仅源于疫情,中国正处在急剧转型时期,经济本身就处于分化之中,疫情“黑天鹅”加剧了中国经济的“多重分化”,但不是分化的源头。

判断五:

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看,千万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因为疫情的“外伤”而忘了某些领域改革滞后的“内伤”,甚至因为处理不当加剧“内伤”。政策实施要“短长结合,互为搭配”。

判断六:

疫情冲击带来的是“毁灭性破坏”还是“创造性破坏”取决于应对冲击的手段,在短期内为了避免疫情冲击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可以采取“底线救助”思维来减轻疫情“黑天鹅”对于企业的冲击。但绝不应该过度反应,如果继续延续“四万亿”刺激计划的思路,进行大规模刺激,将加剧中国深层次经济问题。

更需要关注“灰犀牛”的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中国经济的“黑天鹅”,使我国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然而,我们必须要看到的是,2020年一季度的增速下滑,不仅是因为疫情“黑天鹅”的短期冲击,还体现了 中国经济内长期性、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的长期隐忧,“灰犀牛”的风险仍在不断累积。

自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特征。2019年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等突发性事件影响,新老矛盾交织,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跌至6%。

可见,即便疫情“黑天鹅”没有发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近年来,一系列长期累积的深层次改革问题未能有效破解,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可以说,疫情“黑天鹅”是短期的,“灰犀牛”才是长期的,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破解“灰犀牛”,经济分化与下行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这些 深层次的改革问题集中表现在: 第一,部分民生领域存在垄断,抑制产能供给,制约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第二,土地供给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土地价格; 第三,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资源配置能力有待提升,资金“脱实向虚”; 第四,部分民营经济“预期不稳”“信心不足”,宏观经济后劲有待提升; 第五,行业壁垒问题依然存在; 第六,财政支出刚性固化,财政收入来源弱化,局部债务风险值得警惕。我们必须要看到,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黑天鹅”的影响逐渐散去,但是“灰犀牛”的风险依然存在。

我国近年来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来源之一是 改革的不彻底和市场化不足。例如,本次疫情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如果能够对这些领域大力破除窠臼,重新布局改革,那么,新的经济成长机会将被重新释放。

我们认为,应该从 短期和 长期两个方面入手。 短期针对疫情“黑天鹅”,应采取“底线救助”思维,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助力受灾地区、行业、企业脱离困局,积极组织各地有序复工,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长期应针对中国经济中的“灰犀牛”,加大各项改革力度,破除现有的制度性壁垒和阻碍,逐步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释放新一轮改革红利。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700期第2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