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人們的環保意識日益強烈,垃圾入簍、垃圾分類等規定被大多數人不約而同地遵守着,但亂丟垃圾的事情仍然屢見不鮮。所以中國古代人們認爲,人只有遵循自然發展規律,才能得到天地的庇護,生存下來,獲得保全。

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不可否認環境污染問題仍然是人類生存所面臨的最大的威脅之一。如今中國正在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並且呼籲全球重視環境問題,保護環境,提倡綠色節約。其實,順應自然規律、保護環境的觀念在古時就已經形成了。古人爲了治理環境有着怎樣的經驗,又頒佈過哪些條令,如今給予我們怎樣的啓發呢?

也許古人對環境的保護最開始並不是出於長遠考慮,而是對自然有一顆敬畏之心。大家知道,在古代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說法,即爲“道”,“道”是道家用來探究自然、社會、生命關係的一種說法,自然規律即是道。所以中國古代人們認爲,人只有遵循自然發展規律,才能得到天地的庇護,生存下來,獲得保全。《莊子》內篇《齊物論》認爲萬物歸根結底是平等的,將自然確立爲主體,並強調了人與自然萬物應該和諧統一,互利共生。這些無疑給我國現階段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帶來重要啓發。

其實,古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意識亦十分強烈。《商君書·畫策》中記載:“黃帝之世,不麛不卵”。意思就是說,在黃帝那個時代,是不允許人們捕獵小的鹿、拾取鳥蛋的。鹿是古代重要的狩獵對象,被古人成爲百獸的象徵,而卵是鳥禽類繁衍的基礎。從中體現了早在黃帝時期人們已經意識到如果不順應自然規律,最後自己恐也不能生存下去。孟子作爲儒家學派的代表人之一,爲梁惠王排憂解難時,談到了使百姓增加的方法,其中之一便是在賑災救民的同時,還應注意不能“坐喫山空”。孟子提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當一個國家食物充足,資源豐富時,百姓還有誰不願意投奔過來呢?唐代詩人李商隱,爲竹筍打抱不平。當時達官貴人嚐遍了大魚大肉,只想嚐嚐鮮,每年春天就開始打竹筍的主意,當時在長安城內,這可是一道有名的菜餚。李商隱見狀,提筆寫道:“嫩籜香苞初出林,於陵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凌雲一寸心?”——爲了解饞而毀掉一片竹林,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如今人們的環保意識日益強烈,垃圾入簍、垃圾分類等規定被大多數人不約而同地遵守着,但亂丟垃圾的事情仍然屢見不鮮。如果在古代你隨意丟棄垃圾,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西周時期,朝廷頒佈的《伐崇令》中寫道:“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如不令者,死無赦。”這在如今看來有點過分嚴格了,但無不體現了朝廷對環境治理和維護的決心之大。《韓非子·內儲說上》記載:“殷之法,棄灰於道上者斷其手。”竟有如此嚴格的街道法,我們可以想象古代的街道上一定十分乾淨整潔。這是春秋戰國時期對街道環境相關的條令。而子貢得之,便告訴老師孔子,認爲其太過苛刻,但孔子卻認爲這是知治之道,便對子貢說如果街上有灰塵,灰塵飄揚矇蔽了路人,便會使他們十分生氣,容易發生矛盾。一向主張以“仁”待人的孔子,也認爲此法令“雖刑之可也”,說明古人的確十分注重城市清潔衛生啊!《漢書·五行志》中也提到了秦朝對亂丟垃圾的處罰規定——“秦連相坐之法,棄灰於道上者黥。”

歷史邁入唐朝以後,國家對生活垃圾的管理制度就更加完善了,《唐律疏議》中規定:“具有穿穴垣牆,以出污穢之物於街巷,杖六十。主司不禁,與同罪。”爲了治理環境,各朝不惜頒佈重典酷刑,該行爲雖未必可取,但古人的環保理念之強,卻值得我們學習。

隨着時代的更替,自然規律從一開始的推崇、敬畏演變成後來的征服、改造。人類似乎有點妄自尊大,企圖大肆索取於自然,妄想着征服自然。殊不知,河域在縮小,荒漠在擴大,冰山在融化,氣候在變暖……好在人類已經慢慢意識到遵循自然規律應該不分古今,始終如一。倡導低碳節約,綠色環保的理念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人類也不再去過多幹擾大自然原本的生態規律。筆者同樣希望這一切好的跡象,能夠開啓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新篇章。

感謝觀看由「南書(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如有不足之處,還請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