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54年,意氣風發的曾國藩親率新練的水陸軍兩萬餘人剛出師就被湘軍摔了個跟斗,慘遭石祥禎和太平軍的伏擊,折將幾百人。可以看出,三次的自殺都是由於兵敗,所以,曾國藩的政治和軍事才能也許並沒有諸位所想象的那麼突出。

對於曾國藩這個人的名字,想必大家心裏都十分清楚。作爲社稷之屏障,國家之籬藩,他在國家將要傾覆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作爲一位權傾之大臣,他在朝廷已是滿目瘡痍之際勵精圖治,砥柱中流。毫無疑問,他對當時的中國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不可否認,在當今社會家風的形成和興起,使曾國藩更是迅速地成爲了萬千中國人所推崇和模仿的一種文化典範:什麼做人要學曾國藩,說話和做事要學曾國藩,教育也要學曾國藩,修身也要學曾國藩,理論行政要學曾國藩,治兵也要學曾國藩,打仗也要學曾國藩。總而言之,曾國藩已是個萬能的“神人”,已經大抵聖賢。

是的,曾國藩讀書的目標確實是成爲像孔子一樣的聖人,不過,根據事實來看,他離聖人還存在着些許距離。

首先,他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麼堅強。在對抗太平軍的短短十幾年間,曾有三次想要自殺的舉動,此舉也間接印證了其抗壓能力的匱乏。

第一次發生在靖港:

1854年,意氣風發的曾國藩親率新練的水陸軍兩萬餘人剛出師就被湘軍摔了個跟斗,慘遭石祥禎和太平軍的伏擊,折將幾百人。當年湘軍首戰不利,正是曾國藩懊喪之時,又中了石祥禎的引蛇出洞之計。在第一次冒險往曾國藩以爲無人可受的湖南靖港奔赴後,又被湘軍發現中了石祥禎的空城計,湘軍被團團圍住。苦苦地準備了一年的太平軍翻身仗,從曾國藩舉起軍旗出征到全線崩潰,前後不過一頓剩菜剩飯的工夫。曾國藩眼看着自己不顧反對不顧嘲諷一年來馬不停蹄搞出來的千艘“爭氣”艦被打得七零八落,終於抗不住了,不由得萬念俱灰,上一頭扎進了江中的漩渦,準備一死了之,然而被部下救起。清醒過後,心裏一片淒涼,寫了一封曾國藩的遺折和對左宗棠的家書,準備再次自殺,最終結果若不是左宗棠及時趕到,使用了激將法將曾國藩激醒,恐怕這世上再也沒有曾國藩。

第二次發生在湖口:

1855年,曾國藩率湘軍水師再次進軍江西湖口,遭遇了剛勁天才湘軍少將石達開。沒想到戰爭還沒開始,石達開就已經洞穿了湘軍水師不易移動不夠靈活的特點,採用游擊戰法。兩軍相持半個月,曾國藩二百五十多條艘戰船的糧草將消耗殆盡,軍心浮躁,從而順利中了石達開的圈套,之後自然就是遭到一頓痛打。不多時,石達開的士兵就已經殺到了曾國藩所在的戰船上,眼看着就要被活捉。他一點也不願忍受落到了敵軍手中遭敵人抽筋剝皮的痛苦,便推開了艙門,滾進了江中。不過這次又好像是命運的安排,他再次被部下從水中救起。

第三次發生在祁門:

1860年,曾國藩已經正式受任爲當時的兩江軍政總督,卻再一次發現自己犯了政治和軍事的錯誤,將其大本營的建立地點設在了安徽祁門。表面上的祁山是一個絕好的軍事要塞,四面山勢陡峭,易守難攻,但比較致命的是,只有一條出口,一旦被封住,整個營帳就好似翁中之鱉。

果然,戰爭剛剛開啓了,唯一的生路就被敵人關閉了。情形十分危急。兩軍激戰三天三夜,敵人越來越近,大軍將營帳圍得水泄不通,喊殺聲震耳欲聾。其實這時整體戰爭已經接近尾聲,他明白,就算自己死了,太平軍終究會敗北。所以這次得曾國藩選擇了要平靜得死:白天看書下棋修身養性,夜裏給皇上寫一封遺折之後,又給曾國藩的兒子紀澤紀鴻寫了一封簡短的回家信。直到太平軍殺到面前了,曾國藩已經握住了手中的寶劍準備自刎,但彷彿又有神力相助,在大營快要告破時,鮑照殺來,當然,太平軍內部也有很多原因,此處不提……

可以看出,三次的自殺都是由於兵敗,所以,曾國藩的政治和軍事才能也許並沒有諸位所想象的那麼突出。

不僅如此,曾國藩的自制力也似乎沒有那麼多暢銷書所寫的那麼強。

曾國藩也像大多數的男人一樣,有着淫邪之癮,好逸惡勞之心,曾國藩用自己的日記詳細記錄了,曾經給一個名字叫大姑的風塵女子的日記寫下了:”大抵浮生如夢,姑從此處銷魂”。

故事的緣由是他偶然聽到一個朋友說他娶的一個妻子很漂亮,於是就禁不住想入非非,最後讓他下定決定戒色的是他父親的一封家書,曾國藩的父親去京城看他,小住了幾天。估計是聽見了風聲,回家後就寫了家書勸曾國藩要剋制自己,不能太迷戀女色。通過坐禪打坐,通過抄書自省,雖然成效不大,但也倒收斂。在大敗太平天國之後,51歲的曾國藩更是私藏19歲的小妾,雖說是以饒癢癢爲由,但也有點牽強。

可惜這個小妾紅顏薄命,一年就病逝了。然後他60多歲的時候還想納妾,遭到兒子反對纔不了了之了。這個時候,要是繼續說是癬疾,還要撓癢癢,我估計沒多少人繼續信吧,反正我是不信的。

至於上文中所說的說話要學曾國藩,也是有點問題。年輕時的他,經常與別人因爲一點小事而發生口角,有記載,在30歲時曾經與同鄉的京官鄭小山音口角而打架,既然可以被史料記載,說明其“排面”必然不小。

在以後的戰爭中,他那性格似乎沒有多大的改變,否則,"曾剃頭"的名號又從何而來?

文|南書房|清史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