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片尾曲響起的那一刻,身後的男男女女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沒看懂,似懂非懂。”當然也有一位文藝青年對着女朋友說:“有點看懂了。”說實話,懂與不懂曾經一度是我評價電影的重要指標,直到開始接觸婁燁、李安、賈樟柯包括姜文這一衆導演的作品過後,我逐漸發覺看得懂又怎樣?看不懂又怎樣?它就是一部電影,一部帶給我愉悅感的《邪不壓正》。

1.哪有真實的歷史,只有後人的戲謔

看姜文的電影總有一種“罵人”的快感,很多人都說他的《鬼子來了》多麼深刻的討論了國民劣根性,《讓子彈飛》有多麼巧妙的政治隱喻,可在我看來他的電影中並非刻意營造一種隱藏的快感,而是肆無忌憚地去宣泄自己的情緒,用一種玩世不恭向傳統宣戰。

《邪不壓正》作爲”北洋三部曲“的收山之作,繼續將歷史背景放在了民國,從鵝城到上海再到北京城,姜文始終沒有用所謂的真實還原一個歷史場景。彭于晏跑酷一般在北京城的屋檐上飛來飛去,華北第一影評人(史航客串)讓人看得雲裏霧裏,各種臺詞對話感覺人物是從21世紀穿越回去的。這種抽離感會讓很多觀衆無法被帶入,這也是爲何很多人直呼看不懂的原因之一。可是這部影片帶來的荒誕快感是很多電影無法帶來的,它會讓我無數次地思考:你丫得當年的北京城到底是不是書上說的那樣,這京城的老少爺們兒都真TMD牛X喲!姜文從來都不正八經兒地給我們講一段歷史故事,他總是會嘲笑一段歷史,嘲諷一堆偉人,你感覺他是用上帝視角俯視影迷,誰TMD知道他是不是用我們的視角來嬉笑怒罵,反而讓我們覺得高大上。

就像姜文在《圓桌講究派》裏說得那樣:“歷史哪有真實的?”,我X,《邪不壓正》真的就是摒棄了很多所謂的還原歷史,用現代視角直白地給你展示了一個不大不小,亂中有序的皇城根。

2.沒有看不懂的大人,只有看不懂的童真

爲什麼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鬼子來了》再到《太陽照常升起》,很多行業內外的人都直呼經典,甚至一度將姜文捧成了中國的昆汀。而到了《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就形成了兩極分化極爲嚴重的情形?一來就是姜文電影的思辨性在逐漸下降,二來他對於光影營造的藝術氛圍有了改變,而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我覺得姜文有意將自己的創作主題分散,創作意圖模糊,他越來越像一個孩子,只會爲了快樂而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童趣。

爲什麼要無數次展現許晴和彭于晏美好的肉體?因爲姜文自己喜歡呀,用他接受採訪的話說:這麼美好的肉體難道不該被展示出來嗎?這就是人類最原始的性衝動,姜文直接用光影的傳播方式展現了出來,他沒有避諱,也沒有刻意修飾,那是信手拈來,舒服就得。

爲什麼要設定這麼多可有可無的情節和對話?因爲姜文自己喜歡呀,雖說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可是自小浸淫在皇城根下的他具備了老北京應有的氣質。影片中的藍青峯貧得不能再貧了,可是你就是恨不起來;李天然帶着西洋腔調的北京話讓人忍俊不禁,可是你又會覺得可愛;許晴這個人物存在的價值就是賣弄風姿,奪人眼球,可是你就是願意去欣賞;廖凡的漢奸形象充滿荒誕色彩,直到最後你都不知道這個人物的目的在哪裏?可是你還是會被他吸引;巧紅的神乎其神讓人感覺不真實,可是看到她你又會分外安心。這些人物和對話第一次讓我感覺,一部電影可以加入這麼多“無用的東西”而還是讓人那麼喜歡!

我不知道我的判斷是否正確,我也不在乎別人認不認可我的評價,反正我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了一個無聊而有趣的姜文,看到了一個開始玩電影而不是做電影的姜文。

3.看不懂其實就是看得懂!

這部電影很難嗎?明明就是一部英雄復仇記,中間插入了政治鬥爭和情感糾葛。電影主題很難懂嗎?在我看來,根本沒有什麼主題可言嘛。電影觀感很好嗎?對,看起來真TMD舒坦。

鬼知道姜文想不想讓所有人都看懂他的電影,或者說他的目的就是讓所有人看得雲裏霧裏,那是他最大的成功!其實,看不看得懂一直就是個僞命題,如果將電影最初帶給人類的感覺釋放出來,它所承載的東西遠沒有那麼多,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電影帶來的官能刺激最爲主要,也最爲原始。而今天的姜文恰恰迴歸電影最初的功能,用快速剪輯(蒙太奇),用多變音樂,用律動節奏帶給了當下觀衆一種前所未有的官能刺激。

管你看不看,懂不懂,反正《邪不壓正》就是一部挺TM好看的商業電影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