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我國古代選拔人才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科舉考試了。而在隋朝之前,朝廷官員的選拔可謂五花八門,秦朝時是世官制,也就是官員的世襲制,只要一人當官,家族代代都能當官。到了漢朝,人才選拔變成了察舉制,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區人才推薦給中央的一種制度。

這種制度也一直沿用到三國時期,後來曹魏的皇帝曹丕採納吏部尚書陳羣的意見,開創了九品中正制,說白了,其實是兩漢時期察舉制的一個延續和發展。

這些上古時期的人才選拔制度,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不公平。世官制就不用說了,察舉制有很大的主觀性在裏面,從中可以暗箱操作的地方太多。這些不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嚴重阻礙了民間有真才實學的才子的晉升通道。長遠來看,對政治體系的危害也很大。

直到隋文帝上臺後,九品中正制被徹底廢除,科舉制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一直的清朝覆滅,封建王朝結束,其仍然是和封建制度最爲契合的人才選拔制度。

正式科舉裏最低門檻的考生叫秀才,只有通過了童試的童生纔有資格稱之爲秀才,這個童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考,五六十歲的童生大有人在。而通過童試後,就擁有正式參加科舉的資格了。

正式的科舉分爲三級,分別是鄉試、會試和殿試。正兒八經的科舉並不是年年都有,鄉試是3年一次,考中者叫做舉人,當年《儒林外史》裏描繪的范進中舉,考的正是這個考試。

這個考試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叫亞元,第三、四、五名則叫經魁,第六名稱之爲亞魁。值得一提當時,號稱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唐寅,當年也僅只是個解元。不過,從秀才晉升成舉人後,便意味着可以做官了,但也僅只能做做學官,知縣這種小官。

接下來是會試,會試算是一個過渡性的考試,基本上來參加會試的,都是奔着殿試去的。而只要通過科舉做個普通官員改變貧苦命運的,基本都在鄉試這一關止步了。畢竟越往後實在是太難考了,很難有安於現狀的考生能堅持到會試。

而考中會試的全部都叫做貢生,顧名思義,就是進貢到朝廷裏參加殿試的考生,但第一名例外,叫會元,其實和其他貢生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古人喜歡第一區別稱呼,討個彩頭而已。

這些貢生接下來面對的直接就是皇帝了,考場在皇宮大殿,主考官是當今聖上。當天考完當天宣佈結果,由皇帝欽點第一、第二、第三,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狀元、榜眼和探花,其他的人則叫做進士。

和鄉試的週期一樣,狀元、榜眼和探花也是3年一個輪迴,倘若能考上,除了自己這一輩子,子孫後代也都要享福了。所有生活必須品朝廷都會包辦,還會在京城分配一套府宅。光是福利這一點,現代博士是遠遠比不上的。因此不難推測,現代博士的難度要比古代的狀元小多了。

而狀元欽點後,立刻就會被安排到翰林院上班,官職爲從六品,榜眼和探花亦是如此,官銜小一些,爲從七品。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一般能中探花的,才華可能較狀元差一點,但外貌絕對是所有考生裏的佼佼者,其也真正稱得上文貌雙全。而古代也是個看臉的社會,探花意味着是皇帝欽點的帥哥,在官運上甚至比狀元還要好。因此,考生中了探花甚至比中狀元還高興。

這個翰林院也只是一個過渡機構,主要是方便皇帝考察他們的真才實學,倘若才學貨真價實,一般待不了幾個月就要上各地區走馬上任,像是當年晚清時期的李鴻章,中進士後,先是在翰林院當了會庶吉士,後來直接被調往南方,擔任兩廣總督。

而一般在地方磨礪個幾年甚至十幾年後,這些人才又會往中央回調,出任朝中重要的大官,譬如宰相之流。類比到今天,這些狀元、榜眼和探花,類似於現代的中央辦公廳預備成員,先是在中央學習,讓後下調至各地方出任省部級幹部或是廳部級幹部,之後擇能力強者再調回中央。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步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