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當商湯起義時對百姓們提起夏桀說過夏朝與百姓,好比太陽與月亮的比喻,引發了百姓們的共鳴,加上商湯的仁義之心天下皆知,於是百姓們紛紛跟隨商湯起義。商湯原是夏朝方國商國的君主,是夏朝的諸侯,商湯憑藉自己的仁德,爲什麼沒有盡職盡責盡忠,沒有救夏朝,而是推翻了夏朝,建立國家稱君了呢。

湯是商朝的開國君主,史稱“商湯”。湯的仁義後人皆知,只在一個典故中就能體現出來。商湯外出經過一片林子,看到農夫搭了四面網用來捕鳥,商湯就感慨,這樣趕盡殺絕,只要夏桀才能幹出來啊。於是他請農夫去掉了三面,只留下一面,並告誡農夫不能捕盡殺絕。由此可見,商湯是一個仁德之君。
商湯原是夏朝方國商國的君主,是夏朝的諸侯,商湯憑藉自己的仁德,爲什麼沒有盡職盡責盡忠,沒有救夏朝,而是推翻了夏朝,建立國家稱君了呢?
首先,夏桀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夏朝內政不修,外患嚴重,夏朝已經搖搖欲墜,夏桀更是不可救藥了。所以,“良禽擇木而棲”,商湯不應該也不必再爲這腐敗的君主服務,已經不值得爲夏朝賣命了。
其次,夏朝自孔甲繼位爲夏王后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孔甲不理朝政,迷信鬼神,專事打獵玩樂,使得人民怨恨,諸侯反叛。由於國力衰弱,也無法控制各諸侯國勢力的發展。而在夏的諸侯方國中,商國勢力逐漸發展壯大。
最後,各諸侯勢力的發展壯大,使各諸侯不再依附夏朝,而是投靠了商湯,並助推了商湯的推翻夏國的決心。
首先,夏桀將百姓比做月亮,將夏朝比做太陽,並說,月亮沒了,太陽也不會沒。都城了更有許多諷刺夏桀的詩歌,更有百姓說寧願與夏朝這顆太陽同歸於盡。可見夏朝的民心已失。
其次,商湯起義確實是爲拯救百姓與水火之中。夏桀的所做所爲引起了普遍的憎恨和反對。
其次,當商湯起義時對百姓們提起夏桀說過夏朝與百姓,好比太陽與月亮的比喻,引發了百姓們的共鳴,加上商湯的仁義之心天下皆知,於是百姓們紛紛跟隨商湯起義。
最後,商湯並不是出於私利而起兵推翻夏朝,而是爲百姓着想。就在湯勝利後的宴席上,湯對前來朝賀的諸侯皆以禮相待,湯自己也只居於諸侯之位,表示謙遜。後來在“三千諸侯”的擁護下,湯做了天子,正是建立了商朝。
首先,商湯是夏朝的諸侯,卻起兵推翻夏朝。這可能會被說成“不忠”。但是,在當時的時代,這並不是不忠,而是對社會的盡忠,對百姓的盡忠。
其次,當時的夏桀已經是荒淫無度,暴虐無道的君主,侍奉這樣的君主,可謂是“愚忠”,而商湯並不是一個愚忠的人,而是知百姓疾苦,維護社會秩序的人。
最後,對夏桀的忠誠已經沒必要了。終古對夏桀進諫,忠言逆耳,夏桀不願意聽,終古投奔了商湯。夏桀的賢臣關龍逢進諫,夏桀不停,並且被夏桀所殺害。伊尹進言,夏桀聽不進去,最後被排擠出都城,離開了夏桀,投靠了商湯。衆多忠臣的失敗也表現了“愚忠”也拯救不了夏朝了。
商湯積極尋找盟友諸侯國,並逐個打擊夏朝的擁護國,並且任用賢臣伊尹和仲虺爲左右相,爭取民衆和國家的支持。在伊尹等人的支持下,起義進行得很順利,軍隊節節勝利。最終推翻了夏朝。
夏朝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就算沒有商湯起義,也會有別人起義。商湯的起義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是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因爲湯掌握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就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