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撰文 | 蘇舒  編輯 | 楊博丞

來源:DoNews

想盡一切辦法尋找落地場景,就是商湯的現狀。

在近兩週時間裏,商湯一口氣發佈了不少新品——“元蘿蔔SenseRobot”AI下棋機器人、絕影車路協同平臺以及AI雲。

C端、G端和B端一起抓,看似清晰的商業路徑,卻槽點滿滿。下棋機器人的場景真的存在?車路協同平臺、AI雲劍指人工智能大玩家百度,差異化何在?

即便是商湯使出渾身解數,也未能挽回一蹶不振的股價和市值,反倒是外界感受到了不小的焦慮情緒。

商湯的焦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或許是8月25日公佈了並不好看的半年報,或許是資本跑路後股價暴跌市值蒸發,或許更早,早到上市前,早到AI不被在資本看好的時候。

焦慮商湯還在試圖講出新故事,並且將故事立意在未來。與人工智能高速發展時概念就可以換錢相比,現下的大環境早已時移勢易,拿出務實的產品和實打實的賺錢能力,遠比許願未來更管用。

01.

焦慮的商湯,

難找AI落地新場景

今年的商湯,變現焦慮尤爲猛烈。

8月初,商湯推出一款重磅產品——AI下棋機器人。對於商湯來說,這款下棋機器人可以算是一個投石問路的產品之一,並藉此透露出進軍C端市場的決心。此前,商湯業務線和產品線還是面向B端和G端。

或許令商湯未能想到的是,內部十分看重的一款產品,卻引來無數嘲諷。在某社交平臺關於元蘿蔔下棋機器人的話題討論下,幾乎全是吐槽,“做了件蠢事”、“硬編需求”、“請郭晶晶的代言費都賺不回來吧”……

無論是從下棋本身的社交屬性來說,還是下棋這項競技遊戲來說,都找不到任何的需求點。有網友表示,社交需求的話,我會更願意找棋友,遊戲需求的話,任天堂的紅白機不香麼?目前,元蘿蔔機器人還處於預售階段,在淘寶平臺可以看到的銷售數據是“300+”。

當然,不論外界有何聲音,商湯的重心在於試水面向C端的產品。從這個方向來看,商湯“硬編需求”的吐槽,也並非空穴來風。

作爲AI視覺計算起家的商湯,和其他AI創企有着共同的屬性就是初期商業模式一般都聚焦在B端和G端市場。原因很簡單,技術公司更擅長技術創新而非市場推廣,所以B2B2C是AI技術型企業基本商業模式。

也並不是沒有直接面向C端的AI公司。科大訊飛、百度都有面向C端的AI產品,但商湯和這兩家相比C端屬性太少。科大訊飛的C端路線是學習機、錄音筆,產品路線和定位的確有一定的市場空間,百度的智能音箱更是小度OS生態中的重要一環。

商湯推出的元蘿蔔下棋機器人,沒找到需求場景的同時,也沒找到屬於自己的C端定位。

下棋機器人的討論熱度還沒有過去,商湯又陸續推出了新業務產品絕影車路協同平臺和AI雲。

車路協同平臺可以算是商湯在智慧汽車業務上的一次新的探索。從2017年開始,商湯就開始嘗試用AI賦能汽車,爲車企提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今年一季度,商湯升級組織架構,成立智能汽車事業羣。

進軍AI雲業務也不難理解,商湯目前主要業務板塊,包括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汽車、智慧生活其實都離不開雲業務,AI雲既可以與自身業務聯動又可以服務B端客戶,也是相對常規的業務延伸。

可以總結來說,車路協同平臺以及AI雲的新業務實際上是商湯圍繞着自身業務開展的新應用場景的探索,這些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但商湯好不容易找到的新業務,路上面臨着不少對手玩家,尤其是以百度爲首的互聯網大廠。難點在於,車路協同和AI雲,還恰恰是百度所擅長並且效益還不錯的業務。百度近期的財報中,百度智能雲已經六年蟬聯中國AI雲服務第一名,而車路協同平臺,可以算的上是百度現階段下的主推業務之一。

百度智能雲在今年逆勢背景下成爲可以拉動百度營收的新增長引擎,而商湯的相關業務營收卻因疫情等各因素影響,有了下滑之勢。

其實,無論是車路協同、AI雲,還是更大的智慧城市、智慧汽車業務,商湯的對手玩家不少,互聯網大廠、老牌人工智能玩家以及同期的獨角獸企業。

這背後都指向一點,人工智能技術落地場景碎片化,成熟的落地場景小且少,但賽道玩家太多了,避免不了的是,一個場景全員爭搶。

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雲從科技副總裁朱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今天可能僅僅看到了人工智能未來應用市場的1%。”在說出這句話的之前,雲從科技剛宣佈雲從拓展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並在車路城協同開放平臺、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發、硬件系統核心技術研發、智能座艙等方向重點發力。

02.

技術不等於價值

一個月內,三款產品,三條不同的業務線,只能說明商湯的變現焦慮在沸騰。而這背後,也跟商湯可以用“慘淡”來形容的半年報有關。

2022年8月,商湯公佈了2022年半年報,這也是商湯成功上市後半年的成績單。財報中,商湯2022年上半年營收、毛利紛紛下滑,同比下滑分別爲14.3%、22.5%。唯一的喜訊是虧損收窄。

具體業務版塊來看,上半年,商湯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汽車四大業務收入分別爲40%、31%、21%和9%。其中,智慧生活業務增長98%,智慧汽車業務增長71%,而智慧商業和智慧城市兩項業務則出現下滑。

對此,商湯將其歸結爲疫情因素,一方面是疫情影響了智慧城市建設的進度,另一方面是疫情影響了商湯企業方舟產品的交付部署,導致銷售收入確認延後。

此外,商湯科技毛利率66%,同比下降7%。商湯表示,毛利率下降部分原因是2022年上半年的客戶需求致硬件成本在銷售成本中佔比增加所致。

再來看看虧損。即便是有所收窄,但商湯今年上半年虧損淨額仍舊達32.1億元。而商湯的虧損原因,仍舊逃不過AI創企的魔咒——研發支出大。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商湯研發支出達20.4億元,超過營收的14.2億元。2018年至今,商湯累計研發投入超100億元。

研發是AI公司的技術之本,也一直是他們“引以爲傲”的數據之一。重研發之下,商湯的專利數增長一年更勝於一年,AI數據訓練精度提升,錯誤率下降,這些數據也時常被商湯拿出來證明自己技術能力。

但技術不等於價值,這就好比,在學術研究中需要深挖的精確度,卻被企業用到了一個並非需要高精度的產品之上。也正因此,直到現在,商湯還是難摘學院派的帽子。

在不久前舉辦的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中,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陶耀東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案例:某家工業互聯網企業準備向其他工業企業提供服務,具體做法是派出大數據工程師幫其進行節能改造,但仔細計算人員工資、時間成本後,發現這種模式無法長期複製。

對此,陶耀東表示,人工智能的長遠發展仍需與產業緊密結合,讓使用AI技術服務或產品的企業能降本增效,創造更多價值。

研發投入過大,甚至超過營收,持續虧損,這些問題並非只在商湯一家企業之上,AI獨角獸都有類似的問題。放眼全球,如何降低人工智能的使用門檻,讓技術創造更大的價值是全球產業共同面臨的問題。

但對於一家上市企業來說,研發投入過大,甚至超過營收,持續虧損,也必然要面對市場的選擇與拋棄。

2022年6月30,上市滿6個月的商湯迎來解禁期。當日,商湯單日股價跌超46%,報收3.13港元,一舉跌破發行價。即便是當日開盤前,商湯科技公告部分管理層把自身禁售期延長6個月,但還是沒止住這份驚慌。

此後,商湯股價一跌再跌。截至發稿前,商湯股價徘徊在2港元上下,市值也從最高點3000億港元跌至現今的713.7億港元。

03.

被催熟的AI企業,

還有更大問題等待解決

人工智能獨角獸到了一個尷尬期,上市並不意味着新階段,看不清的場景,下跌的股價,站在臺前的商湯、格林深瞳和雲從科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更尷尬的是,還有一堆AI獨角獸困在了上市之前。失去了資本的青睞,無法上市融錢,持續不斷的流血研發、經營,新舊問題交織,讓這羣獨角獸愈發安靜。

回頭來看,商湯、曠視這些獨角獸甚至整條AI賽道都是被資本催熟。2010年開始,資本爭先恐後的拿錢入場,沈南鵬和徐小平一度爲格靈深瞳的估值而爭也成爲行業趣談。

十年過去,2020年前後,AI落地場景依舊未能清晰可見,資本選擇靜默,人工智能企業只能上市求生存。或許也正是那個時候,沈南鵬徐小平們才意識到,AI企業市值倒掛由他們而起。

揠苗助長的人工智能賽道,還在不斷的談未來,談希望。今年一季度,除了升級智能汽車事業羣之外,商湯還成立了一個數字空間事業羣,直指元宇宙賦能平臺。但無論是元宇宙,還是智慧汽車、智慧城市,他們都把希望放在了未來。

他們是在做未來的事情,但站在應用層面談未來,反倒是虛有其表誇誇其談。一直高舉着底層架構的獨角獸們,甚至以百度爲頭的大廠們,都忽視了人工智能產業最底層,也是技術的最高處——芯片。

沒有芯片的獨角獸們就像是天使沒有了翅膀,無法自由翱翔的天使,何談造福人類。當然,芯片自主也好、底層架構開源開放、應用層百花齊放,其實都是屬於未來的命題,只是能不能熬到那個時候,都是一個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