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國內最嚴排放標準“國六B”的逐漸實施,傳統燃油車雖然勢頭依舊但似乎距離“主舞臺”越來越遠。其實放眼全球汽車市場,有關禁售燃油車、實現零排放的法規層出不窮,更有包括英國、德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成立了“零排放車輛同盟”,由此可見,新能源必然是未來發展的核心。


但從目前來看,除了少數的燃料電池外,純電依舊是最不可替代的解決方案。但這之中也存在着短時間無法調和的矛盾,即人們在從傳統燃油車向電動車過渡時,因動力核心改變所帶來的一系列全新的駕駛感受。



當然,續航里程以及電池安全性也是不得不去考慮的重中之重。其中,電池作爲動力核心組件同樣關乎着我們的自身安全。我們都知道,因爲電池內部元素的特殊性,對擠壓、碰撞這類行爲極其敏感,如何將電池安全性做到位就顯得至關重要。



“熱失控”是純電動車型的“夢魘”


其實根據國內消防部門以及其他國家權威機構的觀點認爲,電動汽車起火概率要低於柴油和汽油發動機車輛。但或許是因爲對待新事物會產生的牴觸心理,每每出現電動車起火自燃等消息時,人們關注度都要比燃油車關注度高。



尤其是去年停車場出現的特斯拉自燃事故,更是將電動車電池安全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暫且不說這輛特斯拉是否存在其他問題,其使用的三元鋰電池就佔據了電動車安全問題80%以上的比例,倒不是說三元鋰電池不好,只是因爲結構問題其搭載在車輛上之後,事故率會變得比其他電池要高罷了。



導致電池出現問題的最主要原因便是“熱失控”,電池的熱失控指的是電池內部化學反應的產熱速率遠高於散熱速率,大量熱量在電池內部積累導致電池溫度急速上升,最終引起電池起火或爆炸。新能源車型起火後後果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現階段及未來對電動車來說,“熱失控”管理務必要做到萬無一失。



“刀片電池”顯得與衆不同


作爲深耕動力電池領域多年並以此爲傲的比亞迪品牌來說,玩電池本就是其強項。所以,“刀片電池”的誕生既顯得新奇但不驚奇。其實早在2019年的比亞迪業界交流會上,王傳福就提出過“超級磷酸鐵鋰電池”的概念,前不久發佈的“刀片電池”算是“超級磷酸鐵鋰電池”的落地產品。




“真金不怕火煉”,刀片電池到底能否經得起考驗纔是重點。不知道各位是否還記得之前火遍車圈的針刺實驗,在被稱爲業界最爲嚴苛的電池針刺測試中,相較傳統三元鋰電池在針刺的瞬間爆炸,刀片電池被鋼針穿透後,不僅沒有產生煙霧和明火,電池溫度甚至只有30-60℃左右。



歸其原因,同三元鋰電池相比,刀片電池採用了長而薄的設計,在針刺的瞬間穿過電極極板數量也就更少,短路發熱量小自然熱失控管理就做的更好。而特斯拉目前所搭載的21700鋰電池因爲正極材料配比的原因,雖然表面看鎳的比例高能提升能量密度,但過高的比例也會對熱穩定性產

生不利影響,不止一次的自燃情況也就發生了。



漢將會是首個搭載刀片電池的車型


相較使用三元鋰電池的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在刀片電池的加持下顯得底氣十足。當然這個底氣不僅僅是來自安全,由於刀片電池的結構性原因,漢在空間利用以及舒適度上也自信滿滿。



與特斯拉Model 3 4694mm×1850mm×1443mm的長寬高相比,車身尺寸達到4980mm×1910mm×1495mm的比亞迪漢毫無疑問擁有更寬敞的乘坐空間,尤其是後排空間,這也是包括特斯拉在內很多新能源車型不太會重視的點。漢不僅重視而且通過後排中控臺、老闆鍵等配置的配合,將後排體驗做得淋漓盡致,說其是行政級的座駕也不算誇張。



除此之外,漢EV最高605公里的綜合工況續航里程也是“刀片”結構的優勢體現,體積利用率提升了50%以上後,漢的續航里程同樣提升了50%以上。而且在電池耐久性上,特斯拉的三元鋰電池能做到充放電1200次循環,行駛壽命大約在48萬公里左右,單獨聽起來似乎還可以,但當我們看到“刀片”數據,充放電3000次、行駛120萬公里之後,或許你會對電池有一個新的認識。



駕駛Model 3,除了在輔助駕駛方面還有的可聊以外,做工、內飾都讓人看不到特斯拉的誠意。但比亞迪漢目前爲止能被吐槽的點卻很少,甚至比亞迪銷售總裁在回應網友時提到加速、續航、充電速度都將超越特斯拉,輔助駕駛在一個水平的言論無疑更讓人們充滿期待。



寫在最後


或許像網上所說特斯拉的牌打完了,又或許是因爲早年間建立的獨大地位,特斯拉鯰魚效應換來了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與之較勁的砝碼越來越重。就以比亞迪漢爲例,將最重要的安全放在首位,同時照顧到加速性能、乘坐體驗以及續航能力,新能源車型上的所有重要指標似乎都在它身上得到了解決,甚至還做到了超越。



尤其在人們更爲看重的安全性上,刀片電池毫無疑問具有更高級別的熱失控管理,安全程度也確實更高。對於比亞迪來說,搭載刀片電池的首款車型漢意義重大,不僅是未來的一次嘗試,更是將新能源時代兩大要素做到了極致。



瞭解更多資訊請下載易車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