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天津以外的觀衆每每提到津味相聲,首先想到的不是天津的城市名片馬三立先生,而是素以火爆著稱的高英培。爲什麼高英培的知名度能蓋過馬三爺呢?原因很簡單,在高先生的相聲中習慣於用天津方言翻包袱,而熱情熾烈的表演風格恰好就是天津人性格的真實寫照。尤其是“聽齡”較短的外地觀衆,他們當中有很多都是從高英培的相聲中領略到津味相聲的魅力。

在老觀衆眼中,高英培最經典創編相聲是《不正之風》和《教訓》。而同樣“聽齡”較短的觀衆卻對《釣魚》情有獨鍾。“二個他媽媽,快拿大木盆來誒!”儼然成了高英培相聲表演藝術的高度濃縮。其實這段膾炙人口的佳作背後還有很多不爲人知的故事。

《釣魚》,毫無爭議地成爲了高英培的“把杆活”。但這段相聲最初卻不是高英培的原創,而是出自師爺輩的郭榮起先生。郭先生根據坊間流傳的一段小笑話加工整理而成,當時是按單口相聲寫的。不過現如今並沒有留下郭榮起先生版本的錄音資料。但好的作品永遠不會被歷史湮沒,後來天津相聲界的另一座高峯馬三立在郭榮起的版本之上又進行了二度創作。在人物語言塑造上也更符合馬氏相聲的特點。

舉個例子,“嗐,(空一拍)小孩兒啊淨河裏洗澡。我呀白在那看着,咱不敢下鉤子。啪!掇小孩腦袋,這嘛呢?”這種通過語言刻畫人物的口風只有馬三立纔有。客觀來說,馬三爺與張慶森搭檔的《釣魚》從火爆程度上確實不如高英培,但鋪綱卻更爲細緻,包袱也更禁琢磨。在人物形象和語言的描摹上更豐滿立體。

除此之外,北京的王世臣先生當年也曾表演過這段《釣魚》。王世臣是北京人,解放前也和侯寶林等北京相聲藝人一樣,都有過到天津跑碼頭的經歷。王世臣先生在倒口上獨樹一幟,善於仿學各地方言,而且在天津闖蕩多年,早已熟悉當地方言特點。

在表演這段之前,王世臣先生爲了把倒口使到以假亂真,特意跟着郭榮起先生又專門學了三個月的天津話。故而他在使這塊活時,鋪綱完全聽不出北京味,普通話極爲標準。到了刻畫“二個他爸爸”這一形象時,又操着一口濃重的天津方言。他對於天津話的語調、齒音字、口頭語以及邏輯重音都諳熟於心。假如單聽聲音,觀衆完全想不到這是位北京相聲老藝人在惟妙惟肖地使倒口。

自從《釣魚》火遍全國後,還出現過不同版本的演繹。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相聲TV”風靡一時。衆多相聲名家的代表作都以這樣的形式重新搬上熒屏,比如馬志明的《糾紛》、劉文亨的《評書漫談》、蘇文茂的《扔靴子》等等,這其中自然少不了膾炙人口的《釣魚》。但出人意料的是,這段並不是由高範錄製的,而是換成了魏文亮、魏文華姐弟。

在這段“相聲TV”裏,魏文亮飾演“二個他爸爸”,魏文華飾演同院的“姥姥”。由於需要配合情景畫面表演,在魏氏姐弟的版本中又加入了不少新包袱,也把整塊活抻長了將近一半。比如“哎呀,二個他爸爸,你這是魚竿啊還是旗杆啊?” “這...這拴個稱鉤子幹嘛呀?”。到後面釣魚釣上來“文物”的包袱也是原版所沒有的,新加進來的包袱不但沒讓表演變得冗長拖沓,反而從側面豐富了人物性格。放到現在看來,也是頗有新鮮感的一種表現形式。

通過諸多相聲名家的演繹足以看出,郭榮起先生當年改編創作的這段《釣魚》是段名副其實常演常新的活,不受時代的侷限性,段子所諷刺的對象在不同時代都存在,且始終具有現實意義。但很可惜,如今的青年相聲演員中已經沒有人願意再將它“一遍拆洗一遍新”。讓“經典”只停留在錄音資料中,對相聲發展來說的確不是件好事!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