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冠病毒全球化的擴散,旅遊業,餐飲業和貿易受到較大沖擊,2020年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是否能控制住非洲豬瘟對全球豬肉市場的供應仍是更爲重要的主導因素。中國豬肉產量的下降預計會推動全球貿易,豬肉大國的出口量會有所增加。但是新冠病毒的流行爲預測價格增加了極大的不確定性。受新冠病毒疫情以及近年豬瘟的影響,去年一年我國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驟然下降,市場供不應求,這導致價格連續攀升,豬價進入上漲週期。但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政府的扶持政策和多次釋放冷凍豬肉平滑了市場價格,供給釋放或許可以逐漸填補供給缺口。能繁母豬存欄量和生豬存欄量大幅提升,加之五月後豬肉消費進入淡季,供應量逐漸大於國民豬肉消費量,豬肉價格將逐步迴歸到合理位置。

目前生豬市場供需受豬瘟影響,供應緊張。政府額外的補貼政策以及拋儲等一系列政策平滑了豬價。

去年,隨着非洲豬瘟席捲農場,中國國內生豬數量減少逾40%,產量下降逾五分之一。由於去年一年疫情的惡化,南方在上半年大量拋售生豬,導致生豬存欄量一路下跌,在2019年9月跌至谷底。雖然養殖利潤有很大的提升,養殖成本也比同期增加,加之沒有有效的疫苗控制豬瘟,導致農戶補欄情緒分化,存欄速度恢復緩慢。

今年年初,國內生豬市場價格呈現先揚後抑的走勢。年初雖然價格處在高點,春節前下游的消費者還是積極備貨,1-2月生豬價格連續上漲。但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全國各省出臺嚴格的管控措施,對人員流動和交通運輸的管控導致生豬難以出欄,屠宰場收豬難度加大,這也讓生豬價格持續上升。價格的上升也導致去年豬肉供需不平衡。但隨着疫情的好轉,各省份管控措施的放寬,前期被動壓欄的生豬逐漸出欄,以及政府爲了穩定豬肉價格,擴大進口以及多次拋儲,同時政府還加大了財政支持力度,向主要產豬縣提供補貼和貸款,以鼓勵相關企業恢復生產。這極大的緩解了新型冠狀病毒突然爆發帶來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場的供應量。同時,企業推遲復工,學校機構延遲開學,以及春節過後是豬肉消費淡季,這也導致豬肉的需求量相應減少。豬肉之前的供不應求的關係也趨向緩和,供需缺口逐漸變小。

能繁母豬存欄量上升,生豬存欄在觸底之後緩慢回升,豬價從高點回落。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均在2019年8,9月間見底,之後逐漸回升。兩者之間呈現極強的同步性。能繁母豬存欄量的回升代表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有所提升,購入母豬數量環比上升。

能繁母豬的價格也側面體現養殖戶對生豬未來價格的判斷,當能繁母豬價格高時,養殖戶對未來豬價走勢樂觀,補欄積極性高,需求量大,供需不平衡,價格也會走高。反之亦然,當能繁母豬價格低時,養殖戶對未來豬價走勢較爲悲觀,補欄積極性低。由於豬瘟的影響,過去一年豬肉價格飆升,豬瘟防控慢慢已見成效,養殖戶補欄熱情,對未來豬肉價格走勢極爲樂觀,導致能繁母豬的價格目前已達73元/公斤。

能繁母豬存欄量和生豬價格也呈現一個負相關的關係,養殖利潤直接影響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如果養殖利潤不高甚至爲負,養殖戶會逐漸淘汰能繁母豬,能繁母豬存欄量逐步下降。而當生豬價格高,養殖利潤也高的時候,養殖戶會逐步補欄,能繁母豬的存欄量上升,而產能過剩會導致豬肉進入下行通道。

根據我國豬的培育時間來看,從母豬配種到仔豬育肥出欄大概需要284天,約爲9-10個月。所以可以推斷能繁母豬價格走勢將領先生豬價格約10個月。2019年10月買入的母豬生產的生豬將於2020年8月出欄,到時生豬供應增多,導致供大於求,生豬價格會逐步下降趨於穩定。2019年10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上升將對應2020年8月生豬出欄量的潛在回升。

從往年的豬價波動情況來看,除去季節性波動,我國生豬養殖業主要經歷過三次大浮動的波動。值得關注的是,從2018年開始的豬瘟導致供應急劇下降,19年年後存欄一路下跌,相對應的豬價一路飆升,漲幅創歷史新高,豬期邏輯出現。從圖表標紅處中可以看出,2020年2月開始,豬價因爲國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存欄量的回升,從高點逐漸回落。

小結

由於我國生豬供需關係平衡,自給自足,海外豬肉市場走勢對我國生豬價格影響不大。政府實行的政策對豬肉價格穩定有較大的作用。從今年2月開始,豬價逐漸回落。能繁母豬存欄量從2019年10月逐步上升,從我國豬的培育時間推測,這批能繁母豬所培育的仔豬將於2020年8月逐漸出欄,供應量將顯著上升,能繁母豬存欄量的環比上升對應十個月後生豬出欄量的上升。價格取決於市場的供應關係,隨着目前生豬存欄量的回升以及能繁母豬相對應的2020年8月生豬出欄量回升,市場供應量增加,價格會逐漸穩定。在生豬存欄逐漸恢復的前提下,我們預計2020年8月之後豬肉價格會迴歸到相對合理的位置。

執手牽牛、養植知天下!學習養植技術、瞭解國內及世界最新行業資訊、市場行情,請點擊↗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