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賜泰順農民“勞模”八品頂戴

陳能雄/文

社,是土地神,稷,是五穀神,以社稷代指國家說明農業是國之根基。畢竟“民以食爲天”,特別是戰亂、疫情等災荒時期,糧食安全顯得尤爲重要。農民在歷史長河中扮演着創造經濟財富的重要角色,歷來開明帝王都很重視農民。如清雍正年間,泰順等地有一大批農民被欽定農官授八品頂戴,從當時泰順的社會狀況來看,這個舉措無疑是行之有效的,激勵着人們辛勤農耕,對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康熙前期,泰順農田大量荒蕪

清初,泰順戰亂頻仍,海寇滋擾,民力凋敝。清廷爲了對付臺灣鄭成功父子的抗清力量,從順治十八年開始頒佈“遷海令”,勒令瀕海居民內遷五十里,堅壁清野,以切斷抗清軍隊與內地居民的聯繫。這個“遷海令”直到康熙二十二年才廢除,很多人背井離鄉,捨棄賴以爲生的農田,東南沿海的農田大量荒蕪,民居毀壞,泰順也多少受到波及。

康熙八年,浙江巡撫範承謨奉命來泰順勘荒,一路上有士民陳言時弊。範承謨親自到縣城郊區勘察,只見滿目荒蕪,心生悲憫,城郊尚且如此,更別說偏遠山區。他在《行田詩》中寫道:“每值遙途全梗塞,忍看比屋半流亡”,可以想象當時泰順城鄉的蕭條景象。

按雍正《泰順縣誌》記載泰順建縣初期的明成化十八年(1482),泰順有官民田地共計89172畝。清初全縣額定的官田地、大民田、民地園塘、民田、金鄉衛軍屯田、人民帶種屯田,共計93968畝,經範承謨等人勘察,實存官民田地只有67518畝,大約有四分之一荒蕪。他回到杭州後,奏請免除泰順拖欠的田賦1640餘兩,民困稍解。

然而,賦役之外還有歲例,州縣地方官新上任時,紅衣轎傘等五花八門的費用,攤派到泰順農民身上,每畝田大約需要徵收銀子一兩以上。另外,一些朝廷派修海船的費用,也取自民間。苛捐雜稅壓得泰順農民喘不過氣來,農田反而成爲一些家庭的負擔,好的糧田賤賣到每畝一兩銀子,山田僅賣六七錢,在這種情況下又有多少人肯開荒復墾呢?當時,泰順吳兆英等有志之士爲解救民困,勇作撲火之飛蛾,於康熙三十五年、三十九年兩次叩開浙閩總督的大門,諫請廢除歲例。

後來,康熙帝施行了一些輕徭薄賦的政策,鼓勵墾荒,泰順的農業生產開始復甦。

六位泰順農民被題授八品農官

到雍正時期,泰順連年豐收,除了因遇到風調雨順的好氣候外,還與雍正帝胤禛(zhēn)重視農事的社會大環境有關。在胤禛還是雍親王的時候,就以自己與福晉爲“模特”,命人繪製了一組《耕織圖冊》。在畫中胤禛和福晉裝扮成農民農婦模樣,做浸種、耕、耙耨、耖、布秧、淤蔭、拔秧、插秧、灌溉、收刈、舂碓等農事,每幅圖上都有胤禛的親筆題詩。

胤禛把《耕織圖冊》獻給康熙皇帝,贏得一個親民愛民的好印象。胤禛登基爲帝后,實施了一系列激勵農業生產的政策,他在《勸農諭》中說:“朕自臨御以來,無刻不廑念民依。重農務本……悉心相勸,並不時諮訪疾苦者,有絲毫妨於農業者,必爲除去。”只要是妨礙農業生產的弊端,雍正都設法革除。

在雍正的衆多勸農措施中,有一項破天荒的創舉,就是施行“八品農官”制度。雍正二年(1724),雍正通令各州、縣、衛、所,每年推舉一位終身力田、勤勞簡樸、身無過犯的農民,授予八品頂戴,以此鼓勵農民勤勞耕作,這與當今表彰勞動模範的政策相似。這一年,羅陽東隅人潘光煥被授予八品頂戴,他爲人忠厚謹慎,終身勤於稼穡,沒有一事涉及官司。他還時常勸鄉鄰勤儉務本,教導子孫以農爲本,不要棄農從商。

此後,從雍正三年到雍正七年,泰順池村(今司前)人陶有增(《分疆錄》記爲“陶友曾”)、泗溪人林君裕和鄭若尊、下洪貝穀人徐國俊、戩州人吳惟銘相繼被題授八品農官。農官雖然不是實職,但品級相當於縣丞、教諭。明清時期,泰順有些寒窗苦讀、品學兼優的貢生授職縣丞、教諭,時運不濟的,可能終身未獲一官半職。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種了一輩子的田,有一天能獲得“八品冠帶”,也是件祖墳冒青煙的好事。

在這些泰順農民“勞模”中,有的不僅是種田能手,還善於觀測天象、辨識土質。如陶有增、吳惟銘從小就學習農耕技術,在長期的種田實踐中,能預測氣候變化,熟悉不同農作物的習性,善於選擇適宜的土壤進行栽種。他們耕作順天時、盡地利,增產增收,鄉民都向他們討教種田經驗。

朝廷推舉農官,是獎勵勤勞務農之人,也是樹立一個道德模範,以宣化民風民俗。優秀的“勞模”,不單以身作則,還會教化鄉鄰。如林君裕時常向村民宣講鄉規民約,他教導兩個兒子,出門要拿着農具,回家要捧卷讀書,真是“耕則可以養身,讀則可以榮身”。鄭若尊的三個兒子都入學讀書了,功名在望,還時常督率他們下田幹農活,謹守本業。

“勞模”身上總會閃現出許多閃光點。如陶有增種田致富,慷慨仗義,遇到災荒之年,開倉放糧,接濟貧民;徐國俊敦親睦友,急公好義,樂善好施,受鄉民敬重;吳惟銘秉性剛毅,勇於爲善,友愛兄弟,願意把自己辛勞所得家產分給兄長。

這些泰順“勞模”把辛苦勞累的農耕生活,過得怡然自適,如陶有增“一生閒閒桑畝以終”,林君裕“逍遙耕鑿”……他們熱心於鄉土文化,雍正七年(1729),縣裏刊印《泰順縣誌》,潘光煥、陶有增、林君裕、鄭若尊、徐國俊五位農官慷慨捐修。

勸農學圃成爲一時風氣

雍正以農爲本的治國方略起到上行下效的效果,期間,署理或者擔任過泰順知縣的楊正弼、朱國源、陳先登都以農事爲先務,除了積極向朝廷舉薦農民勞模外,還時常下鄉殷勤勸農。朱國源在泰順任職期間還留下八首《勸農歌》,第一首是:

天子重民瘼,宵旰深憂勤。

躬先耕耤田,宣諭尤慇慇。

爲爾祀田祖,爲爾報農勳。

司牧胥仰體,遐邇悉聽聞。

在詩中,朱國源讚頌雍正帝宵衣旰食,思慮民生,每年春耕前都要到先農壇祭祀農神,舉行隆重的耕籍之禮,親自示範耕田,宣諭各地百姓及時耕種。詩中的“農勳”,就是雍正帝所推行的獎勵“農民功勳”的政策。朱國源等各地知縣體察上情,落實舉薦農勳、勸農耕種的事務。

在後面幾首《勸農歌》中,朱國源勸說鄉民勤勞耕作要有始有終,否則“豐年猶乏食”。他認爲民風浮薄,並不是人生來的天性,而是“只因恆業廢,翻覺侈心生”,荒廢本業,奢侈享樂之心就會慢慢滋生。以至於“承歡無菽水,養子日驕橫”,懶惰之人上不能孝養雙親,下會誤導子女養成慵懶散漫的習氣。“莫若安義命,田耕心亦耕”,還不如安分耕田,在磨鍊筋骨的同時修養心志。

知縣勸農勤耕於公於私是爲了實現雙贏,既是期望百姓農田豐收,也方便自己催徵錢糧的工作順利完成。朱國源在詩中闡述借貸度日、拖欠賦稅的窘境。“稱貸濟燃眉,剜肉何能補?”借錢只能暫解燃眉之急,倘若長期走這條死路,無異於剜肉補瘡。“一勤萬事足,免卻牽腸肚”,與其玩弄聰明、惶惶度日,還不如踏實耕種來得心安。

朱國源說:“暴殄天所忌,樽節自有餘。半菽無一飽,粒米皆珍珠。”百姓家有餘糧了,還應懂得節約,莫要鋪張浪費,暴殄天物。在《勸農歌》第八首中,他總結說:“富足禮儀興,慆滛廉恥喪”,農業興則禮樂興。

朱國源雖然頗有爭議,但他是泰順明清衆多知縣中歷史存在感較強的一位,他主持編撰的《泰順縣誌》,是建縣後至清朝同治時期四百多年間流傳最廣的縣誌。他的《勸農歌》通過百姓勤惰儉奢的生活對照來闡明勤儉持家的道理,並不是泛泛而談,空喊口號。

在勸農風氣盛行的年代裏,農民安居樂業,就連文士也以課農學圃爲樂。生活於康雍乾時期的泰順仙居文人張天樹閒時種些瓜果蔬菜,逍遙自適。他在整理菜畦時,“剷草防蚯蚓,畫鷹畏雀鳩”,小心翼翼地揮鋤鏟草,就怕傷及泥中蚯蚓,畫上一隻老鷹立於園中,以防麻雀飛來啄食。當瓜菜發芽之時,他“編籬護菜甲,插竹引瓜藤”,圍起一排籬笆精心呵護,插上幾枝竹竿牽引瓜藤生長。

“薄役存吾素,理生亦技能”,張天樹不是效仿退隱灌園、自命清高的陳仲子,是把稼穡當作讀書之餘的營生技能,在耕作中感受快樂。“時觀生野趣,半畝任優遊”,他的心境與園中瓜菜的長勢一樣欣欣然,優遊田畦,吟嘯隨心。因爲“溪山遺世味”,沒有塵囂喧擾,只有“耕鑿老農心”。

雍正年間,泰順連年豐收

雍正年間,農民能通過種田獲得榮耀,這個職業也就比以往更加體面。泰順農民幹勁十足,很多拋荒多年的土地得到復墾。或許是天遂人願,泰順連續多年風調雨順,還出現象徵豐收的祥兆。

據縣誌記載,雍正元年,泰順石柱峯蘭花叢中長出靈芝;雍正二年,田裏有一株稻禾一莖雙穗,雙穗禾又稱“嘉禾”,在古代被視爲政通人和、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兆;雍正四年,泰順晴雨適時,氣候調和,這年糧食大豐收;雍正五年,泰順農田中又出現一莖雙穗的嘉禾,年景可卜;雍正六年,農田大豐收,以前逃荒到外地的泰順人都陸續回鄉;雍正七年,泰順再次年豐時稔,官府採取棄田加賦的機制來防止農民拋荒。

清代泰順廩生張正桓在《年豐誌喜》描述了泰順的豐收景象:

氣運從天轉一區,青壇新見祝多稌。

年年九扈登雙穗,歲歲三農獲倍租。

野沐和風敦禮讓,士沾甘雨盡廉隅。

幾番欲繪昌明表,貢作民安國泰圖。

這首詩貼合“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泰順縣名之義,糧食豐收,生活富足後,百姓更加謙恭禮讓。乾嘉之交,泰順人才輩出,文風復興,應該說,與雍正年間打下的經濟基礎不無關係。

到雍正八年,又傳來一個讓很多泰順貧農拍手稱快的喜訊,就是雍正帝所推行的“攤丁入畝”政策開始在泰順落實。以前,泰順的丁糧很重,丁糧即按人口徵收稅糧,有成年丁、未成年丁、女丁三種。“攤丁入畝”後,廢除人頭稅,讓家裏無田或少田的農民減輕了負擔,而那些田產衆多的官僚地主則要繳納更多的稅賦。爲了底層百姓的生計,雍正帝敢於撼動既得利益集團的“蛋糕”,確實需要很大的魄力。

無論時代如何進步改變,也無論農民的地位是高是低,都無可否認農民羣體對社會經濟財富作出的巨大貢獻,農村是都市繁榮的大後方。既然士子在筆硯中耕耘出功名,爲何農民就不能在農田中收穫出榮譽與地位呢?也許雍正帝就是基於這個想法,才試行賜“八品冠帶”給農民勞模,讓農民這份職業變得更有尊嚴。

古往今來,農民棄田拋荒,總有諸多無奈。陶淵明說:“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萬物生於泥土,鄉愁的根也在泥土!一曲牧歌、一畦稻香,都讓遊子縈繞心懷。倘若有一天田園也荒蕪了,心中那份鄉愁也會被滋生的野草漸漸掩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