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人九溼",溼邪可以說人體健康的"勁敵",溼氣重算是一種亞健康狀態,長期得不到糾正,對身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溼邪的產生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經常性的喝冷飲,喫涼菜,大魚大肉均會影響到脾胃在體內的運轉,導致脾胃虛弱。

而脾臟是運化水的器官,一旦出現障礙,體內的水溼就沒辦法排泄出去,從而導致體內溼氣加重。追本溯源,所以溼氣重的根源其實是脾虛!

很多研究表明,人們患有的高血壓、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是癌症均與溼邪有一定的關係。

中醫上來說,溼毒是分等級的

一級溼毒:表現在皮膚

皮膚出現瘙癢,溼疹,油膩,長痘的現象。

二級溼毒:表現在肌肉

身上出現酸、困、乏,如:腰膝痠軟、肩頸肥肉、乏力等等。

三級溼毒:表現在骨骼

身體出現肩周炎,風溼病,頸腰椎勞損,關節炎等等。

四級溼毒:表現在器官

出現脾胃虛弱,腸胃不適,肺癆,婦科炎症等等。

五級溼毒:表現在體內

器官上出現腫瘤,長了切,切了長,反反覆覆。

生活中,5個壞習慣會加重溼氣

1、洗頭後用毛巾捂着

中醫講"頭乃諸陽之會",人體十二經脈中,手足三陽經均匯聚於頭部。

若洗完頭之後,用毛巾捂着,不讓水分散發出去,就會導致頭髮上的水溼入侵人體。

從而會導致溼邪黏膩,損害陽氣,促使體內溼氣無法排出,裹於身體,溼邪加重。

2、過食生冷

夏季天氣炎熱,不少人會喫一些生冷的食物來進行解暑。

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可取的,生冷的食物會影響到體內氣機升降,導致水溼無法正常運轉,從而滯留在腸胃道,誘發食慾不振,腹瀉等情況的出現。

3、猛吹空調

身體排汗也是祛溼的一個重要,身體經常處於空調房中,會導致毛孔自動閉合,汗水排泄不出去,也就會導致溼氣散不出去。

從而體內的溼氣就會加重,聚集在體內,因此,空調並不能長期使用,應當適當合理的運用。

4、喝酒不節制

夏天啤酒、燒烤是最愜意的事情,三五好友喫喫喝喝真的是好生自在。

但是,經常飲酒會讓體內的溼氣聚集,導致脾胃功能失調,從而影響到脾臟對於水溼的運化,就會加重體內的溼氣。

5、久坐不動

《黃帝內經》中講道"久坐傷肉",其實,傷的不是肉是脾臟。

脾臟受損,就會導致水溼不化,因此,不想讓溼氣纏身,還是需要經常運動,切勿久坐。

平時可以慢跑、太極拳,登山跑等等的運動,均是不錯的選擇。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呢?體內有溼氣的14種表現

1、頭髮油膩,易掉髮,面部較油;

2、晨起出現口臭,睡覺時抑制不住的流口水;

3、身體乏力,經常感覺到疲倦,精力不集中;

4、睡覺經常性的打呼嚕,痰多;

5、大便稀溏,黏膩腥臭;

6、說話都感覺累,不想張嘴,渾身沒勁;

7、眼瞼下垂,變胖;

8、減肥後容易反彈,掉秤不明顯;

9、臉色蒼白,蠟黃;

10、小肚子經常脹氣,出現腸胃不適;

11、耳禪溼嚴重,出現耳鳴;

12、舌苔較厚,邊緣出現鋸齒,俗稱"裙邊舌";

13、女性會陰部位潮溼,男性陰囊潮溼,容易滋生細菌;

14、性機能減退,對房事不感興趣,男性陽痿。

上面14個信號,超過4個就要健脾祛溼了!

健脾祛溼,日常做好3件事,效果翻倍

第1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溼氣較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

這些人常常感覺到身體沉重,四肢無力不願意活動,越不運動,體內的溼氣就越多,就會導致溼氣入侵脾臟,誘發一系列疾病。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第2招:飲食清淡適量

脾胃的好壞,關係到各個器官營養物質的供給。最好保護脾胃的方式就是飲食均衡。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

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第3招:避環境的溼氣

人體內產生的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以外,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

1、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

2、 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

3、 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及時擦乾身體。

因爲生活習慣不好,生活節奏快,現在脾虛溼氣重的人越來越多,其實這是一種亞健康狀態,如果不及時糾正會引健康狀況惡化。

我們說健康源於養生與預防,說的就是要消滅這些亞健康狀態,讓身體變輕鬆!

健脾祛溼,除了日常上面說的3件事外,老中醫推薦經典方【姜苓桔豆茶】:

組成:山藥,生薏苡仁,茯苓,赤小豆,乾薑,桔梗,大棗,白扁豆,羅漢果,炮製後打粉,代茶飲!

1、薏仁味甘、微寒,消水腫、除溼氣;

2、山藥補中益氣、健脾祛溼、補氣活血;

3、茯苓藥性平和,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溼氣,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爲補肺脾,治氣虛、化痰溼之佐藥;

4、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具有利水消腫和解毒排膿方面的功效,常喫可以起到祛溼氣,瘦身的效果;

5、白扁豆清暑化溼,健脾止瀉。補脾不滋膩,芳香化溼而不燥烈,故爲消暑化溼補脾止瀉之要品。

6、桔梗可以使清陽上升,在補氣的基礎上加上桔梗可以提高療效,達到健脾祛溼的作用。

7、大棗健脾和中,調和諸藥,乾薑溫中,防止諸藥寒涼損傷脾胃。

8、羅漢果清熱涼血,生津止渴,潤肺化痰。

諸材合用,共奏益氣健脾祛溼之功,使脾氣健運,溼邪得去。堅持1-2個月,脾胃強壯,溼氣祛除,神清氣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