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0時差 週刊 第25

國際心理資訊 | 有料 前沿 權威

2018.03.19 星期一


- 01 -

一家寵物店,只爲狗狗服務、不接待貓咪

原因竟然是……

精選君小區門口一個店鋪,叮叮咚咚裝修了小半個月,兩天前終於開了張。

哇,原來是家寵!物!店!不對,確切地說,是家“狗狗專屬店”,店裏除了寵物狗出售,還有滿滿的狗狗服務和產品,連店名都頗具狗屬性 —— “卡拉”。


精選君本人是個愛狗且養狗5年的人,於是進店一邊把玩各只萌狗,一邊和店家攀談了起來。


“爲什麼開一家狗店?市場啊!養狗的人比養貓的多了去了!” 店家小哥拍着胸脯說。

我一邊聽着一邊咯咯笑了起來,不過笑歸笑,老闆的這番話,也着實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 上網扒大數據模式啓動!


根據2017年11月狗民網發佈的《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我國寵物王國中,狗狗達到4990萬隻,貓貓有3756萬隻。在所有飼養寵物的家庭中,養狗的有60.3%,養貓的有39.7%。[1]



如此看來,那位“卡拉”店主說的“養狗的人比養貓的多了去了”,似乎是證據確鑿。不過他後來還對“養貓養狗的人性格不同”頗有見解,這個又是否站得住腳呢?我們繼續來看《白皮書》:


養狗較多的人主要有3種

  • 品質導向型:事業有成的80後主力消費人羣,女性爲主

  • 健康導向型:提倡綠色環保消費、大多已退休的6070後,男性居多

  • 價格導向型:簇擁促銷的8090後中低收入羣體,女性爲主

養貓較多的人主要有2種

  • 時尚導向型:90後意見領袖、消費前沿領跑者,男性爲主(看來在寵物王國,“時尚”的領航者是男人啊)

  • 理性導向型:70後中低收入的理性消費者,女性爲主

我拿着《白皮書》回到“卡拉”,給店家看了這份報告,他被我的認真感動到哭。接着我們聊了起來,他說:

“其實,我以前開過一家綜合寵物店,但我發現養狗的和養貓的人,性格真心差太遠。我覺得還是狗主人的錢更好賺,來定期定量買狗糧的永遠比買貓糧的多,還有就是…… 我女朋友就是喜歡貓的,後來和她鬧了矛盾,然後……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OK,脫開《白皮書》,現在我們可以進軍心理學範疇了。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會喜歡貓,又是什麼樣的人會喜歡狗呢?兩者的“性格”真的有差異嗎?


帶着這份好奇,精選君在心理學和動物行爲研究期刊上搜索了一圈,還真發現了不少和我們有同樣好奇的科研人員發表的各色研究成果,即刻爲你揭曉!

- 02 -

細數貓狗愛好者的不同

性格只是個開始

>01> 貓咪派和狗狗派的性格差異


剛纔提到的《白皮書》,是在收到問卷調查結果後,把貓貓狗狗的主人分成了5個類別、再給每個類別添上一個描述性質的標籤。心理學家上線後,這個研究順序就反過來了:使用既存的、經科學反覆驗證的人格理論模型,來測繪貓狗愛好者的異同之處。


心理學中 Personality 這個概念,你若是去查英文詞典,會發現“人格”和“性格”兩個結果。

的確,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混用這兩個詞的,但人格」這個詞是心理學家更偏愛的正規學術概念,因爲這前面的人」字蘊含了一個很重要的學術前提:

人格」專屬於人類,動物是沒有的。(但從廣義上說,動物依然可以有“性格”,本文後半段,我們會說到人和寵物的性格匹配度研究。)


既然說到人格,就必須先科普一下大名鼎鼎的大五人格理論』(Big 5 Personality Theory)。根據大五理論,所有人的性格都由以下5個固定的維度來衡量:[2]

  • 外傾性(extraversion)爲人熱情、樂於社交、辦事果斷、思維活躍、善於影響甚至支配他人

  • 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想象力強、情感豐富、追求新穎

  • 責任心(conscientiousness):公平公正、有條不紊、盡職盡責、剋制謹慎

  • 宜人性(agreeableness):信任他人、利他主意、謙虛依從、同理心強

  • 神經質(neuroticism):焦慮、敵對、壓抑、衝動、脆弱


OK,有了這個知識點,接下來的就容易多了。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比起愛貓之人,愛狗之人:[3][4]

  • 擁有較高的外傾性(去學術化翻譯:偏愛狗狗的人更外向)

  • 神經質得分較低(偏愛狗狗的人,不太容易焦慮、產生敵對情緒等)

  • 開放性得分較低(偏愛喵咪的人,想象力和情感都更爲豐富、追求生活中的新穎事物和體驗)


在另兩項大五人格維度上(也就是責任心和宜人性),研究者們尚未發現貓狗愛好者之間的顯著區別。

>02> 愛貓人士討厭墨守成規 [4][5]


研究表明:對於各種規定啊規矩啊他人的要求和命令啊,愛貓人士更容易成爲不合作、不遵守、甚至反抗的人(non-conformity)。

相反,愛狗人士則更聽話(好像狗狗也很聽主人話的哈,貓則更獨立自主,難道這是主人和寵物同化的節奏……)


這雖然不是基於大五理論進行的研究,但和上面提及的“愛貓人士開放性、神經質水平都比愛狗人士高”這一點,有很高的一致性。

>03> 愛貓愛狗,理由不同 [4]


愛狗的人更多是在狗狗身上尋求一種長期的陪伴,如影隨形(companionship);


而愛貓的人看重的則是喵咪能提供給人的情感反應(affection,比如當人陷入孤獨的黑暗中,貓咪那軟軟毛毛的爪子和肉墊,能給人帶來那一刻最需要的溫暖)。

>04> 愛狗的人…… 更支持社會階層和不公平?


《時代雜誌(Time)》曾有過一則報道:愛狗人士大多是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的支持者,而愛貓人士更多是自由黨(Liberal Party)的支持者。[6]


在這裏談政治不是我們的初衷,只是這則報道引起了心理學家的關注。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社會支配傾向』(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簡稱SDO)認同SDO的人抱持的關點是:人類社會是有上下階層的固有系統,而不公平(inequality)不僅理所當然,而且還更有利於人類發展。


基於SDO和與其相關變量的研究發現:愛狗之人比起愛貓之人,果然更具有SDO傾向,而且他們還具備更高的競爭意識和心態(competitiveness)。[7]

美國大選的投票結果證實了這一點:

在2012年的那場總統大選中(2016年貌似沒人把養狗的人數數據拿出來和投票結果做對比),按養狗人數多寡來看,美國養狗最多的10個州中,有9州都是共和黨勝出(川普就是共和黨代表,當下的美國總統,共和黨偏向保守),而在美國養狗最少的10個州中,有9州都把多數票投給了民主黨派的奧巴馬(民主黨偏向開放)。[6]

的確,美國的數據在我國不一定有代表性,我大中國更沒這些亂七八糟的政黨紛爭,但這背後心理學研究和選舉結果的高度一致,還是挺耐人尋味的。


>05> 還沒看夠?再來一組有意思的~ [8]


 狗狗派的人,無論性別,都比貓咪派的人更具男子陽剛氣概。(若是要用貓和狗來代表男女中的一個性別,你會怎麼選?我想大多數人都是有共識的。)

② 貓咪派比狗狗派更敏感(這一點和大五維度中的“神經質”相關度很高)。


③ 喜歡貓狗的人,幽默感也有差。


那種沒下限笑到咳嗽流淚甚至放Pì的笑話,愛貓之人會嗤之以鼻,不過倒是很受愛狗之人歡迎。貓咪派更喜歡的是那些充滿智慧、詼諧有層次的幽默,還有那些笑意中略帶諷刺的感覺。


④ 愛貓之人比愛狗之人擁有更高的審美能力和標準。


⑤ 愛貓的人比愛狗的人IQ更高(艾瑪,精選君覺得今天寫這篇文章真是愛狗的愛貓的兩邊都不討好啊,我真的只是在轉達學者們的研究成果,並非個人觀點。而且我在文章開頭就已經坦白了,精選君本人就是愛狗人士,嗯……)

- 03 -

高大上的人寵匹配技術

能和一個愛寵度過一段彼此都和諧幸福的日子,對我們人類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處的,無論是貓咪還是狗狗。


這裏的「健康」是多維度的,包含身體健康(按體檢指標)和心理健康(比如抑鬱症的緩解),而且對癌症和不治之症的病人、以及身體無恙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同樣有效。[9]

這其中的關鍵是:找到和自己匹配合適的寵物,否則,非但對飼養寵物的我們無益,更會傷害到無辜的動物。


在這一點上,動物心理學家對狗狗的研究居多。不是歧視和不待見貓咪,而是因爲大家都知道,狗狗和主人的關係,是非比尋常的。


一但認定了你是它的主人,狗狗就會心甘情願跟着你一輩子,你就是它的全世界。


只是,狗永遠是狗,而有些人有時卻不是人。


據美國寵物研究與政策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on Pet Population Study & Policy)和美國人道社會(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公佈的數據:


狗狗是全美最受歡迎的寵物(37%的美國家庭都至少養過一隻狗),但同時,狗狗同時也是每年 8 000 000 個被遺棄的動物中,所佔比重最高的動物。[10][11]


即便是那些慘遭遺棄中運氣稍微好些的狗狗,被送到了動物收養所,超過半數(60%左右)的狗狗最後的結局都是…… 安樂死(euthanized)

既然選擇了一隻狗狗作爲你的寵物,爲何要遺棄它?來自美國俄卡拉荷馬州立大學(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 麗莎·克博(Lisa Curb)和其帶領的科研團隊認爲:


這很可能是因爲:寵物飼主和寵物之間的性格不和,導致飼養滿意度低下,從而進一步導致飼主對寵物的不關心、冷漠、飼養不當、然後就是…… 最終的遺棄。

麗莎的研究團隊邀請 88 對狗狗和主人來到實驗室,仔細觀察狗狗和飼主的語言和行爲模式,並總結出了45種“狗狗和人類都擁有的性格行爲特徵(behavioral traits)”。[12]


然後,麗莎採訪了這 88 位飼主,讓他們完成性格測試,也填寫了“寵物飼養滿意度問卷(pet satisfaction)”。


最後是最重要的一步:麗莎的研究團隊仔細分析了“45個人狗行爲特徵的匹配度”和“寵物飼養滿意度”之間的關聯。

結果表明:以下4個飼主和狗狗的性格特徵,和人狗良好關係的關聯度最爲緊密 ——

  1. 所有物的分享(sharing of possessions, r(86) = 0.303, p = 0.001;後兩項數據專爲心理專業讀者呈現)

    喫的玩的,是否願意彼此分享。注意,這裏不是說人和狗之間的互相分享,是人和人的分享樂意程度,和狗與狗之間的分享樂意程度,無論是兩者都高或者兩者都低,都算是高匹配度。

  2. 外出奔跑的享受程度(enjoyment of running outside, r(88) = 0.249, p = 0.007)

    主人和狗狗都喜歡外出跑步、或是都喜歡宅在家裏不出門,兩者都是一種匹配

  3. 破壞行爲(destructive activity, r(88) = 0.212, p = 0.022)

    比如人生氣的時候在家裏摔東西,狗狗趁主人不在家狂咬沙發、咬破了爲止……

  4. 和同伴是否合得來(getting along with their peers, r(88) = 0.195, p = 0.036)

    主人和自己周圍的人相處是否融洽,狗狗在外面或是寵物公園裏和其他狗狗相處是否融洽

當然,能做到這4項匹配,也未必能100%保證飼主和狗狗能相親相愛相伴一生,但麗莎的這項研究的確爲我們減少寵物慘遭遺棄的現象,提供了有力量又溫暖的思考和方法。


在美國,主張“飼主和寵物匹配度”的人不止麗莎一個。特別是在寵物領養機構,對領養感興趣的未來飼主在領養前,需先經過一系列的匹配度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領養機構會判斷你是否適合領養寵物、以及你具體適合領養的寵物是哪一隻。

雖然這樣的匹配測試人工和時間成本都不低,應用範圍也還有待擴散和普及,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和組織予以採用,甚至連一些私營寵物店都已經加入了匹配測試的行列。


但我想,這種匹配系統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寵物主的心意和態度吧。


答應我,你若是想要飼養寵物,先問清楚自己:這個生命對你來說,意味着什麼、你爲什麼想要和它共享生命、你願意爲它付出什麼……

想清楚了,再去擁抱這個新生命,然後爲它負責,也爲你自己負責,好嗎?


- 寫在最後 -

看了那麼多研究結果和數據,有兩個注意點,請你一定要記住:


① 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只停留在 “描述(description)” 和 “關聯度(correlation)” 層面,而非 “因果關係(causation)”。


我們現在的確知道了養狗和養貓的人有這樣那樣的差別,但目前還沒有哪項研究可以篤定地說清楚:爲什麼養狗的人是這樣,爲什麼養貓的人又是那樣。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差異?在等待未來因果關係的研究之餘,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請一定要在下面的評論區和我們分享!


② 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基於兩個人羣的平均數比較,是羣體的差異,不是個體的差異。


✔ — “養狗的人大多比較外向,養貓的人大多比較內向”

✖ — “小明養狗,小青養貓,這說明小明比小青更外向”


>> 最後的最後 >>

這是精選君第一次帶着0時差週刊“進軍”動物世界。

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心理學家怎麼還研究動物?


其實很簡單:

一方面,動物和人一樣,有語言、行爲、甚至也有情緒,而心理學研究的不就是這些東西嘛;

另一方面,就像本期內容一樣,心理學家關注的焦點,也包括動物和人的互動、以及這種互動對雙方帶來的影響,無論這種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我想這些心理學家做了這麼多研究,千言萬語都只匯成一句:

如果你的生命中,已經有了一個這樣的小生靈,請記得珍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