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在公元前370年即位之後,在第一個十年(公元前370年到公元前360年)除了未與楚國、燕國作戰外,北與趙、韓戰,東與齊戰,西與秦戰。

在北方,魏與趙、韓戰。在魏惠王即位之時,趙、韓聯合干涉魏惠王即位,公元前370年韓趙聯軍圍魏惠王於濁澤(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西二十五里),趙主張立公子緩、割魏地,韓主張將魏國一分爲二,魏惠王和公子緩各佔一半,兩國關係不合而撤軍。第二年,公元前369年,魏國清除國內公子緩的勢力,公子緩的支持者、上黨郡守王錯奔韓,魏惠王占上黨(今山西長治北);對外敗韓於馬陵(在今河北大名縣東南),打敗趙於懷(魏地,河南武陟西南)。魏與韓趙爭奪的地盤除了上黨地區還有衛國,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新鄉、濮陽地區。公元前363年,魏惠成王伐邯鄲,取列人(在今河北肥鄉東北)、肥(趙邑,在今河北省邯鄲市肥鄉縣)。公元前362年,魏敗韓、趙於澮(今稱澮河,源出山西翼城縣東,西流經曲沃、侯馬市注入汾河)。從整體看,魏最後是打敗了韓、趙的。

在東方,魏國與齊戰。公元前368年,齊敗魏於觀(今山東荷澤縣西北一百七十五里),鄭城邢丘(邢丘,古邑名,春秋屬晉,戰國屬魏,在今河南溫縣東)。韓國乘齊伐魏之機,侵佔魏地。《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初即位以來,不治,……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皆並烹之。遂起兵西擊趙、衛,敗魏於濁澤(今開封東)而圍惠王。惠王請獻觀以和解,趙人歸我長城。於是齊國震懼,人人不敢飾非,務盡其誠。齊國大治。諸侯聞之,莫敢致兵於齊二十餘年。”從上邊材料能看出來,齊威王十一年後,開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地治國,齊國成爲強國。所以公元前368年“齊伐魏至濁澤”之後,齊魏和解,魏國也在很多年內沒有攻齊。魏國把矛頭對準了西方的秦國。

在西方魏與秦戰。前366年, 魏惠王五年,與韓會宅陽(今河南滎陽縣東南,魏邑)。城武堵(又稱武城,在今陝西華縣東)。爲秦所敗於洛陰(今陝西大荔東南)。前364年,魏惠王七年,秦章嶠與晉戰石門(今陝西三原縣堯門山),斬首六萬,天子賀。前363年秦攻魏少梁。前362年魏與秦戰少梁,虜我將公孫痤,取龐。《史記趙世家》:“十三年,秦獻公使庶長國伐魏少梁,虜其太子、痤。魏國從公元前366年開始,把擴張的矛頭對準了秦國,但此時的秦國經過秦獻公變法和二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國力漸強,魏與秦戰,魏國三戰三敗,可見秦國已經不是魏文侯時的秦國。

魏與秦的三戰

但這並不能說明魏國打不過秦國,魏國的國力是強於秦的。魏敗於秦有一個原因是:魏在與秦戰之時還在東方與趙韓戰。前365年《史記魏世家》:“魏惠王六年(前365年),伐取宋儀臺(河南省虞城縣西南)”。《史記趙世家》:“趙成侯十年(前365年),趙攻衛(魏國勢力範圍),取甄。”前363年,魏惠成王伐邯鄲,取列人(在今河北肥鄉東北)、肥(趙邑,在今河北省邯鄲市肥鄉縣)。公元前362年,魏敗韓、趙於澮(今稱澮河,源出山西翼城縣東,西流經曲沃、侯馬市注入汾河)。我們從上邊史料可以看出:前366年魏與秦戰於洛陰;前365年趙成侯伐衛,魏伐宋並遷都大梁,可見第二年(前365年),魏國又把主要的兵力放在了東方。前364年魏與秦戰於石門,被斬首六萬;下一年,前363年,魏又伐趙邯鄲,取列人、肥,同時秦還在攻魏的少梁。前362年魏與秦戰於少梁,同一年魏還敗趙韓於澮。每當魏與秦作戰之時,韓、趙在其他地方對魏國就有了戰爭上的舉動。

魏向秦、趙、韓同時作戰圖

魏國軍隊以當時落後的交通奔波於東西方之間一千多里的距離,與韓、趙、秦三國大戰,對與魏來說兵力一定是分散的,如若把主力放於對付韓國和趙國,那麼用於與秦作戰的兵力就一定不是主力,所以敗於秦。如若舉魏國之力與秦戰,秦必敗無疑。所以此時魏與秦戰,魏雖戰敗,但魏國還是當時最強的國家。《史記楚世家》裏的一段話最能表明當時的形勢:“楚宣王六年,周天子賀秦獻公。秦始復強,而三晉益大,魏惠王、齊威王尤強。”我們從以下史料也能看出當時魏是強於秦的,《史記秦本紀》:“孝公元年,河山以東強國六,與齊威、楚宣、魏惠、燕悼、韓哀、趙成侯並。……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會盟,夷翟遇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這是秦孝公即位之時求賢的一段話,當時東方六國是看不起秦國的,以“夷翟”遇之。後來秦國在公元前352年,桂陵之戰後,乘魏軍主力正在東方對陣趙、齊、宋、衛等國,商鞅率軍攻打魏國舊都安邑,安邑守軍投降。前351年商鞅又帶兵包圍固陽(今包頭附近),固陽投降。然而,就在這一年,魏國在東方打敗齊軍,迫使齊築長城以防守。魏開始在西方反擊,魏收復了失地,包圍了定陽(今陝西延安東南),秦國一路敗退,秦孝公嚇得飯也喫不下,《戰國策》:“(秦孝公)寢不安席,食不甘味,令於境內,盡堞中爲戰具,竟爲守備,爲死士置將,以待魏氏”。商鞅冒生命危險遊說魏惠王,願尊魏惠王(當時還是魏惠侯)爲王,才求得魏之諒解。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和魏惠王在彤(今陝西華縣南)會盟,雙方罷兵。此後魏國北伐燕國,南取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了逢澤之會,參加會盟的共十二個諸侯國,除淮泗一帶的小國外,還有趙肅侯和秦公子少宮參加,魏惠王稱王,魏國霸業達到頂峯。

那麼魏國在與秦三戰三敗之後爲什麼會更強大呢?究其根本原因,是魏國的領土在擴大。魏國原有的領土有:上郡、西河、河東、上黨、鄴、衛、上洛、中山、大梁。上郡爲現在的陝西延安、榆林,北達固陽(現在包頭北);西河在現在陝西洛河以東、黃河以西、北達少梁(現陝西韓城),南達武城(現陝西華縣東);河東爲現在山西運城、臨汾西部、呂梁南部,北達呂梁隰縣;上黨包括現在晉中榆次、太谷往南,晉城陽城往北,沁水之西,沁水之東,現長治以東爲韓國和趙國之一部分上黨;鄴爲現在邯鄲南部,安陽;魏國控制下的衛國包括現在河南新鄉、濮陽、焦作的一部分;上洛爲現在陝西商洛,再往東北包括河南三門陝、濟源一部分;中山國自魏文侯於公元前406年滅中山之後爲魏之附屬國,魏惠王前期當未復國(詳看筆者文章),包括現在河北省邢臺市北部、石家莊、保定、衡水西部;大梁爲公元前391年魏敗楚所得,當時魏國控制大梁周圍之地還不大。以上爲魏文侯和魏武侯時魏國開疆擴土所得之所有土地。

魏國大致區域

到魏惠王時,魏國北侵趙,取列人(在今河北肥鄉東北)、肥(趙邑,在今河北省邯鄲市肥鄉縣),鄴之地在擴大;衛國原來所在之地也大量被魏國吞噬;魏惠王時期魏國國力增強的最主要原因是大梁之地的開發,通過魏惠王的開發,大梁成爲魏國最富有的地方,也成爲魏國國都。魏國對於大梁的開拓,史書上是有記載的。

首先大梁周圍魏控制的區域在擴大。《史記魏世家》:“魏惠王六年(前365年),伐取宋儀臺(河南省虞城縣西南)”從這一條可以看出大梁所控制之區南擴至現在河南虞城縣。同時,魏、趙與齊的幾次戰爭也使齊國之地退至齊長城一帶,這也使魏之大梁區東擴至現在山東一帶,也是後來魏齊矛盾激化最根本的原因。魏對衛地的侵吞也使大梁區域擴大並北與鄴地相聯。

大梁周圍之地

其次,魏惠王對通過一系列措施把大梁開發成爲當時極富有的地區。《古本竹書輯證》:“九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也。梁惠王發逢忌之藪以賜民。”公元前362年,魏國在少梁之戰後,進入了可貴的一段和平期,魏國經過多年大戰,民生艱難,魏惠王開始休養生息。魏惠王於這一年再次搬到大梁,爲了開發這塊新都城之地,也爲了發展魏國的經濟,廢棄國家控制的逢澤(山河)之禁,讓百姓利用,施惠於民。這一措施有利用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歷史上有惠王問孟子魏國人口少的原因的事,可見戰爭使魏國人口損失之嚴重。公元前360年,魏惠王興修水利,魏國繼在鄴地開鑿引漳十二渠之後,又在大梁西邊的圃田澤(今河南中牟西)興修水利,引黃河水南下入圃田澤,把圃田澤改造成了方圓300裏的湖泊,然後鑿溝修渠,從圃田澤引水到大梁。在大梁周圍形成護城河,然後再向南延伸直通淮河,形成“鴻溝”。沿這條水系,衆多的分渠從主渠向四周延伸,連接成一個灌溉和水運交通網。這既發展了農業,又發展了商業,使大梁成爲當時繁華的都市。魏國正是由於在魏惠王時開發了這麼一塊富裕的區域,使魏國的實力在之後迅速上升,我們可以從魏國後期,魏國只剩下大梁周圍一塊地,依然爲戰國七雄之一,看出大梁之地對於魏國國力的支撐作用有多大。而大梁之地的發展當歸功於魏惠王,可以說他是治理國家的能手,可惜其在外交和軍事戰略上錯誤頻出,終使魏國霸業喪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