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魏國在魏文侯時期團結三晉,西擊秦,佔秦河西之地;北滅中山,派公子擊守之;東伐齊至廩丘;南敗楚,奪大梁、榆關。魏國四面奪地,而成爲戰國第一個霸主。究其原因,除了求賢若渴、人才濟濟(如李悝、吳起)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團結三晉。這在史書中有記載,《資治通鑑》卷一記載:“韓借師於魏伐趙,文侯曰:‘寡人與趙,兄弟也,不敢聞命。’趙借師於魏以伐韓,文侯應之亦然。二國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講於己也,皆朝於魏,魏於是始大於三晉,諸侯莫能與之爭。”

第一戰 趙敬侯即位之戰

而到魏武侯時期,三晉聯盟開始破裂,魏趙成爲敵對之國。魏武侯在即位之年,干涉了趙敬侯繼位,導致魏趙關係惡化。《史記魏世家》記載:“(前386年)魏武侯元年,趙敬侯初立,公子朔爲亂,不勝,奔魏,與魏襲邯鄲,魏敗而去。”《趙世家》記載:“敬侯元年,武公子朝作亂,不克,出奔魏。趙始都邯鄲。”趙國公子朔(或是朝)想要在魏國的支持下奪取趙敬侯的君主之位,但沒有成功。

趙敬侯從中牟遷都邯鄲,公子朔奪魏(鄴)伐邯鄲不克

第一合 魏趙第一次聯合擊齊救燕

之後,魏趙在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84年又進行了聯合而擊敗齊國。《趙世家》: “(前385年)敗齊於靈丘(今河北省蔚縣);前384三年,救魏於廩丘(今山東鄆城縣鄆城鎮西北19公里水堡),大敗齊人。”從這條史料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兩年齊國趁魏趙關係惡化之機想要北擴侵燕,佔領燕國控制下的靈丘。由於魏趙關係惡化,而魏國領土與靈丘隔着趙國,所以魏國軍隊無法到達靈丘去救燕,這時趙國出兵在靈丘打敗齊國,魏國在廩丘攻打齊國配合趙國,從這件事能看出來,趙敬侯是不願讓齊國掠奪燕國的土地對三晉形成包圍之勢,同時趙國是不想與魏國結束同盟關係的,雖然魏國在上一年不願讓趙敬侯繼承趙國君主之位。從公元前384年“趙救魏於廩丘(今山東鄆城縣鄆城鎮西北19公里水堡),大敗齊人。”這件事,我們更能看出趙敬侯不願與魏國結束同盟關係的誠意。魏國配合趙國在廩丘攻打齊國也有此意,在趙國的幫助之下大敗齊軍。

趙救魏於廩丘

第二戰 棘蒲之戰,魏趙爭衛

但是魏趙友好關係並沒有因爲這件事而維持下來,《史記》:前383年,趙築剛平以侵衛。魏敗趙兔臺(今河北成安縣西)。前382五年,齊魏爲衛攻趙,取趙剛平(今河南清豐西南)。前381六年,趙借兵於楚伐魏取棘蒲(河北省魏縣南)。從上邊的記載可以看出,魏趙之間因爲衛國而開戰,魏趙關係再次惡化。趙國修築剛平城,想要侵佔衛國土地,而魏國不允許,在兔臺之地打敗趙軍,第二年又聯合齊軍奪取了趙國的剛平城,再下一年,趙國在不甘心的情況之下聯合楚國奪取了魏國的棘蒲。光從這件事看,魏國是理虧的。因爲趙國要奪取的是衛國的土的,在魏文侯時三晉聯合作戰之時魏國已經佔了很多土地(如大梁之地就是從楚國手裏所奪,還有中山國),趙韓相對得地很少,現在趙國想要多佔些土地,並且是佔衛國之地,而魏國不允許,把衛國也當成了魏國的囊中之物,不允許趙國佔有。可以說三晉分贓不均,魏國想要一家獨大,成爲三晉分裂的必然原因。而韓趙絕對不會只跟着魏國作戰而什麼好處也不想得到。可以說棘蒲之戰成爲三晉關係破裂,互相爭奪土地的開始。

棘蒲之戰

第二合 三晉聯合伐齊救燕,魏趙的第二次聯合

但此時魏趙關係並未完全破裂,下一年,公元前380年,三晉再次合作。《史記》:“(前380)魏武侯七年,齊伐燕,取桑丘(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西南),三晉救燕,至桑丘。”可以說此時的魏趙矛盾還沒有激化到完全破裂的地步,在棘蒲之戰中,魏取趙剛平,趙取魏棘蒲。雙方都能互相理解,通過和解,三晉於公元前380年,面對齊趁魏趙大戰而侵燕,三晉再次合作打敗齊國,在這中間韓國應該是起到團結、調和魏趙的作用,魏武侯的相是韓國人公叔痤,同時韓國與另外兩國是沒有戰爭的。而此時的齊國蠢蠢欲動,兩次想北侵,一次是公元前385年想要奪取魏控制下的靈丘,另一次是公元前380年伐燕取燕國的桑丘,都被三晉聯合擊敗。魏趙矛盾兩次激化,兩次又緩和。

三晉救燕於桑丘

第三戰 魏趙再次爭衛而戰

但緊接着魏趙再次開戰,《趙世家》:公元前379年"趙襲衛,不克",又 "拔魏黃城(今河南內黃)"。趙國再次侵衛,但可能由於魏軍出戰保護衛國,趙國沒有佔領了衛國土地,於是趙國軍隊奪取了魏國的黃城,我們看出這一年實際是魏趙圍繞衛國再次開戰。

第三合 三晉再次聯合伐齊救燕,魏趙的第三次聯合

而齊國又趁機北侵。公元前378年,《趙世家》:齊伐燕,趙救燕;《六國年表》:魏趙韓伐齊到靈丘(今河北省蔚縣);從這兩條記載可以看出齊國再次趁魏趙大戰之機伐燕,三晉再次救燕伐齊。同時魏國在西方受到了“翟”的進攻,《魏世家》:前378年,翟敗我於澮(今山西翼城澮水)。這應該是中山國原來的統治者鮮虞人趁韓魏趙燕與齊國在靈丘大戰之機,從太行山深處南出擊魏。據說公元前406年在魏滅中山國之後,鮮虞族逃進了其原居之地——太行山深處,而澮地緊挨太行山最南端王屋山。

最後 趙伐魏之中山,三晉滅晉,三晉聯盟結束

再下一年,公元前377年,新的晉國國君——晉靜公繼位。魏趙關係再次惡化,《史記趙世家》:“趙與中山戰於房子(今河北柏鄉縣西北)”。趙與中山戰,其實就是與魏戰,因爲中山國此時是魏國控制的國家。公元前406年魏國滅中山國,派公子擊守之,後改派公子摯守之,公子擊就是後來的魏武侯。公元前377年的中山國應該還在魏國控制之下(詳看筆者文章《用文物解讀歷史:魏文侯滅中山國之後,到底有沒有鮮虞族“復中山國”之事》),因爲《史記》記有公元前342年“中山君相魏”之事,如若中山君不是魏氏之人,不可能離開中山國不當國君而當魏相。公元前377年,趙國攻打中山應該是因爲趙國幾次想攻打衛國南擴而受到魏國阻止,所以改爲北打魏國控制下的中山,想北擴。

再下一年,公元前376年,可能上年剛繼位的晉君沒有團結三晉、維持三晉聯盟的能力,三晉徹底的要分家了,《史記六國年表》記載:魏韓趙,滅晉,絕無後。晉國被滅,意味着聯結三晉友誼關係的一根紐帶被剪斷,三晉關係進一步惡化,尤其是魏趙關係。晉國的滅亡,表明三晉已無法再團結在一起共同對外作戰了,所以晉國之亡也成爲三晉同盟結束的標誌。這一年趙國繼續攻打中山,《趙世家》記載:“趙伐中山,又戰於中人(今河北唐縣)。”從上一年和這一年的記載來看,只寫趙伐中山,“戰於”房、中人,而不寫“取”,表明趙國並沒有從中山得到土地。

之後,公元前375年,趙敬侯去世,公元前374年趙國又發生了公子勝與趙成侯爭奪君位的事,公元前373年,趙成侯二年,《史記》記載趙國“六月,雨雪”,發生了自然災害,。所以從公元前375年到公元前373年,趙國沒有與魏國爭搶地盤,魏國也沒有參與這次君位之爭,可能是魏武侯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吧。魏國趁此間隙與楚、齊作戰,搶奪土地,前375年,魏伐取楚的榆關(今開封東南)。韓國也於這一年向東發展滅鄭,從陽翟(今河南禹州)徙都新鄭(今河南新鄭)。公元前373年魏國聯合燕國、魯國、韓國進攻齊國,《史記》記載:“武侯十四(公元前473年)“燕敗齊於林孤(今地不詳)。魯伐齊入陽關(今山東寧陽縣東北)。晉伐齊到博陵(今山東濟州西)。”這裏的晉應該就是魏國,晉滅之後,史書還多有記載晉國之事,多爲魏國之事。

公元前372年,趙魏再次開戰,《史記》記載:“趙伐衛,取七十三邑,魏敗趙於藺(今山西離石)。”魏趙再因爭搶衛國而起戰爭(這已是第三次)。前371年,魏趙停戰,魏攻楚,《楚世家》記載:“魏取我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這一年,魏武侯去世,魏惠王即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