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梁秋陽:如何開口就能吸引觀衆

生活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表達者,都會面臨同一個困境:在日常聊天或者臺上演講時,自己滔滔不絕,聽衆卻開始默默低頭玩手機。隨着電子產品的發展和信息媒介越發無孔不入,保持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難。

對於任何表達者來說,這一困境是結構性的——我們現在面對的對手不光是別的表達者,更是新媒體推送、社交網絡和短視頻。說得更直接一點,如果你正準備進行的演講,與臺下的聽衆之間沒有強利益相關,就意味着,你能否搶在你的聽衆想到打開抖音之前就吸引到他們的關注,有可能會成爲整個演講成敗的關鍵。

而在競技辯論中,尤其是在一場辯論比賽的最後階段,這種現象尤爲明顯。經歷了一整場的高密度信息轟炸,評委和觀衆多半已經心乏耳疲,後發言的辯手(通常是結辯者)如果不能在站起來的15秒之內讓觀衆覺得“好像有什麼不同尋常的事情要發生了”,就很有可能使得自己接下來幾分鐘發言的效果大打折扣。

“注意力可以被調度”

那麼,怎樣做才能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吸引到觀衆的注意力呢?

西方的著名演講學者皮特·馬爾斯(Peter Meyers)提出,說話和演講時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往往不是好辦法,因爲講者的主題與聽者之間往往會存在着一定的陌生感。相反,他建議講者運用某些方式,迂迴地拉近與聽衆之間的距離,讓觀衆慢慢地聚焦、收攏目光,一步一步地走上講者所佔據的位置,用皮特的原話來說,就是“修建斜坡”。

無獨有偶,在TED官方出版的演講教材中,建議的四種開頭方式(戲劇性元素、引發好奇心、抓人眼球的材料、懸念),也基本都是迂迴而非直接。事實上,如果你留意《奇葩說》中的精彩辯論,會發現這些辯手在一開始的時候也都不會直接切入主題。

爲什麼呢?一段講話中,最重要的難道不是主體信息嗎?難道不是應該先把最重要的東西放在最前面講嗎?

答案是否定的。

神經科學家們發現,大腦中有一個叫杏仁核(Amygdala)的部位,與人類大腦的信息加工過程有直接的功能連接。換言之,人們的注意力不完全是自主進行選擇而且只能被消耗的——只要你能對杏仁核施加刺激,杏仁核的活躍就能使人激活處理信息的動機,讓人們專心致志地聚焦在某段信息上。而能夠引起杏仁核活躍的信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與自己有密切的關聯。

這意味着,如果你能在一開始先與聽衆建立某種心理上的聯繫,讓他們對你接下來的發言內容感覺“與我有關”,那麼就很容易獲得他們的注意,也就實現了對觀衆注意力的“調度”。這個時候,再輸出內容,纔是正確的表達策略。

那麼,如何建立聯繫、建立怎樣的聯繫呢?

通常情況下,你能讓一個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某件事情“與他有關”,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這件事情的價值恰好能滿足他的需求,讓他無法忽略,比如“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之於在大都市奮鬥的迷茫年輕人、“17天搞定GRE單詞”之於準備出國的學生,等等。又或者,如果即將發表講話的是馬雲、特朗普這樣的頂級名人,那麼任何人也都會有興趣聽一聽。

第二種,則是講者的表達狀態和策略,降低了他的心防,讓他沒什麼事的話就願意聽一聽你講了些什麼。

很顯然,第一種思路的好處,是一力降十會,只要你的身份、內容夠稀缺、夠有含金量,很容易建立起強有力的聯繫。然而問題在於,不是誰都能講……事實上,如果你真的是馬雲,或是手握通往財富自由的訣竅,多半也不會需要擔憂無法吸引觀衆注意的問題了。

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第二種思路。對於一般的講者而言,儘可能通過選擇合理的表達策略與技巧,增加你在一開始吸引到觀衆注意力的機會。

梁秋陽攜新書做客直播間還向讀者們介紹新書的使用說明

第一部分:幫你在大腦裏搭個腳手架

“腳手架”這一概念最早來自發展心理學,指的是爲“差一點就可以夠到”的學習者提供一個概念框架,從而幫助其進行自我躍升。

其實,大部分人在思考問題的時候,並不是想不出來,而只是因爲在關鍵處缺乏固定而有效的思維路徑,因此有的時候會卡在“差一點可以夠到”的位置。

所以第一章節裏的“思考術”,我們並不會分享任何從生理上提升智力的方法,而是爲你介紹競技辯論裏最有用的四個思考工具:觀點思維、創造性思維、反例思維與政策性思維。

不管對於觀點還是表達,思考都是一切的起點。希望這一章裏分享的“腳手架”,能爲你今後的思考帶來幫助。

第二部分:學會反駁養成批判的能力

“批判性思維”一直是許多人在談及教育時會提到的概念,也是現今基礎教育的一個熱門概念。但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分清楚社交網絡上經常被抨擊的“槓精”,和真正有建設性的“批判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

第二部分將從反駁的基本觀念講起,與你一同瞭解常見的反駁思路、技巧,以及處理邏輯和數據時可以使用的批判性視角。

約翰•密爾(John Mill)說,如果牛頓哲學不容質疑的話,直到現在(1858年)人們還沒有能力肯定它的真理性。正是通過不斷應付詰難和挑戰,它才爲自己證明了真理性。

反駁之於思考和表達的意義也絕不僅止於批判——畢竟,只有當你明白什麼是謬誤的時候,你才能不斷接近想要尋找的真理。也只有當你有能力拆穿和反駁謬誤的時候,你纔有能力爲真理辯護。

第三部分:學會提問這是短溝通的技術

提問是一種古老而強大的表達手段,早在數千年前,蘇格拉底(Socrates)就曾用提問的方式,幫助與他交談的人釐清想法、找到觀點,即所謂的“精神助產術”。

第三部分分享的,並非日常聊天問答間的溝通技巧,而是當你確有所圖時,要如何用提問的方式,快速獲得你想要的信息、取得你想要的表達效果、回答他人的提問、輔助自己的思考。

之所以是“技術”而非“藝術”,也正是因爲我們試圖做的努力,不是提升你的情商,而是對提問這種表達手段做更精確的解構和分析,進而轉化爲能分享給你的技巧。

第四部分:說服的策略整合你的觀點與表達

如果說前三部分的內容,是在分享我從辯論領域提煉出來的,關於思考與表達的“基本動作”,那麼第四部分就是針對一些常見的表達困境,運用這些基本動作給出的示範解答。

事實上,當涉及具體場景時,處理的方法、分寸千變萬化。但如果你已經充分掌握了前面的“武器彈藥”,再參考本章分享的一些思路,就能整合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和套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