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的文章我們談到了“百病皆由寒起”——寒邪會損耗身體陽氣,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

比如外寒侵襲人體肌表,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惡寒怕冷;如果寒邪侵犯了脾胃,就會耗損陽氣,導致脘腹冷痛,腹瀉,四肢寒涼等表現;如果腎生內寒,就會出現無畏寒怕冷、四肢發涼、腰脊冷痛等症狀……

寒邪對身體的影響可見一斑,尤其是如今人們的保暖意識薄弱,更應重視調理。只有真正做好“保暖”和陽氣的顧護,保持陰陽氣血平和,病邪才能“無從所入”。

要做好的第一件事:適寒溫,防潮溼

首先大家要注意根據氣候的變化,增減衣服。特別是老年人,要經常注意天氣預報,注意冷暖變化,提前加衣,不要感覺到冷了纔來加衣,往往這時候已經受寒了。衣着應以保暖爲主,但切忌捂得過厚、出汗。

值得重視的是:預防潮溼比預防寒冷還關鍵。北方來到南方的朋友都清楚,在冬天北方氣候乾燥,再冷人體還能接受。

但在南方,雖然外面的氣溫很少零下多少度,但在冬天或早春時,冷得腳趾頭都痛,這是因爲南方氣候潮溼,溼邪在作怪,寒邪得到溼邪的“支持”,傷人更狠。

要做好的第二件事:居室保暖

夏天空調不宜常開,實在太熱忍不住要開空調,建議溫度控制也要在26攝氏度以上,老人更不宜度數太低。

我覺得有必要倡議一下,大家都在天熱時每天少開一小時空調,這樣周圍的氣溫也會有所下降,定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少開一小時空調不單是帶來環境的改善,更重要是讓人體得到大自然陽氣的溫煦,讓人體吸收自然之元陽,也延年益壽。可惜完全不用花錢的事,一舉多得的事,很少人會願意做。

冬天室內外溫差大時,也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老年人。

居室內可配備取暖設備,使室內保持在舒適的溫度,具體溫度不一定,只要人感覺舒服就行,但不主張溫度太高。要注意定時通風換氣,一般每天開窗通風2到4次,每次通風30分鐘,以保證空氣清新、氧氣充足。還要注意防止乾燥,增加室內溼度,特別是開了暖氣,可以在室內放一盆水。

要做好的第三件事:頭部保暖

頭部保暖很重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帽子、圍巾、口罩。

頭部保暖不足,會引起三叉神經痛、面神經炎(面癱)、鼻炎、頸椎病等問題。有頸椎病的人,帽子最好能遮住頸後部。圍巾也不錯,不僅可以保護頸椎,還是咳嗽、哮喘病人的必須之品。

老年人冬天外出最好戴上口罩。老年人在冬天的時候,鼻黏膜血管的血流速度減慢,導致鼻黏膜對各種病菌的黏附作用和對冷空氣的加溫作用減弱,若不當心,容易感冒或染上其他疾病,口罩起到保暖和阻攔粉塵和病菌的作用。

要做好的第四件事:身體重要部位的保暖

腹部受寒,損傷中焦陽氣,容易得胃腸道疾病,引起腸胃消化不良。我們的祖先真的很聰明,發明了“肚兜”,一件簡單的衣物就把腹部保暖了。

很多家庭都在爲自己的孩子“頭痛”,總是三天兩頭就病,剛治好,送去幼兒園又感冒了。總以爲是孩子體質差,其實都是因爲這些家長沒有認真去找“病根”。除了小兒生病時沒有正確處理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腹部的保暖,特別是女孩子。

夏天的時候,家長只注意如何把自己的小寶貝打扮得漂漂亮亮,忽視了小朋友的保暖,最傷人的是連衣裙,外面看上去穿得還可以,去到學校,空調或者風扇的風從腳底下反灌入身上,孩子等於沒穿衣服,完全暴露在冷空氣中,能不生病嗎?

最合適的衣服是連衣褲,但老師不喜歡,上廁所太麻煩了。折中的辦法是上衣稍長點,褲子用橡皮筋的,讓孩子自己學會包住上衣,這樣就可以保護肚子了。

還有平時睡覺時,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一定要讓肚子蓋點東西,不能坦胸露腹。

除了上述措施,大家還應做好足部和背部的保暖,比如可以用溫陽補腎藥物製作一件背心,或者溫水泡腳等等,由於篇幅所限,在這裏我就不再一一細說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