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1941年,晉察冀平原,那一年沒有春節將至的歡欣。連片的村子,火光漫天,哭聲一片;懸崖下面,手無寸鐵的百姓,堆屍成山。搶光,殺光,燒光……侵略日軍瘋狂地“掃蕩”,硬生生在廣袤的土地製造出“無人區”,空曠中都是悲慘的沉寂。

與此同時,密林般的青紗帳中,在坊間鄉親們的掩護下,一羣“紅小鬼”,白日轉移活動,防止敵軍的搜索襲擊;夜間躲藏隱蔽,小規模的演出跟羣衆產生共鳴。生動的歌詞、鏗鏘的節拍、跳蕩的樂符,隨着烽火青紗帳,爲水深火熱的人民帶去抗爭的勇氣。

這些“紅小鬼”,大多來自一個叫做抗敵劇社的組織,我們熟知的老藝術家田華便是其成員之一。12歲的她在觀看了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演出《我們的鄉村》之後,唱着“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參加革命。

這個組織的骨幹力量,則很多來自於延安一所特殊的學校——1938年4月10日,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成立。此後,延安魯藝派出大批幹部開赴晉察冀開辦華北聯合大學文藝部,在華中抗日根據地創辦了魯藝華中分院。

無數抗敵文藝骨幹從那裏走出,如星星之火散於各地:江淮魯工團、黃河魯工團、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西北戰地服務團、華北聯大文工團、冀中軍區火線劇社、冀西羣衆劇社……

0

2

“我們那時候真是豁出命去演戲去創作!”當年那種隨時準備付出鮮血和生命的戰鬥豪情,讓原解放軍藝術學院院長鬍可回想起仍激動不已。

那時的文藝戰士,不僅參與文藝宣傳的抗日戰鬥,更有血淋淋的犧牲。他們和最前線的官兵在一起,和人民在一起,獲取着最豐富的養分,拿起紙筆、樂器甚至是槍炮,和敵人戰鬥。

偉大的作品產生在鬥爭尖銳的地方,產生在前線,產生在碉堡附近。一幕幕抗戰戲劇生動鮮活,高昂的鬥志、淳樸的情感,激勵感染了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前赴後繼、奮勇殺敵;一首首抗戰歌曲動人心魄,生動的歌詞、鏗鏘的旋律,催人奮進。

在那烽火連天的艱難歲月裏,軍隊文藝工作者奔赴前線、深入後方,鼓勵將士奮勇殺敵、鼓舞羣衆擁軍支前,在槍林彈雨中留下了不朽經典,成爲了最有力的精神武器。

文藝成爲提升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能夠傳遞信心、堅定信念,讓人們在艱難困苦面前士氣高漲,進而激發出攻堅克難的勇氣與決心。

0

3

一個國家不能總是輕歌曼舞,一支軍隊更要倡導家國情懷。

2014年10月,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聽完閻肅代表的發言後習主席深切勉勵:“我們的軍旅文藝工作者,應該主要圍繞強軍目標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並贊同“鐵馬秋風、戰地黃花、樓船夜雪、邊關冷月”這樣的“風花雪月”。

上個月,《家國與邊關》視頻短片走進全國電影院線,走上各大電視臺熒屏。沒有華麗的鏡頭渲染、沒有頂級的技術支撐,這部作品卻贏得了喝彩。因爲這些我們不算熟悉的視頻元素,就是我們戰士們最真實的生活,裹着泥土的芬芳、散發着濃郁軍味戰味。

軍事文藝只有站上練兵場、站上戰場的大舞臺,才能迸發出最強大的力量。如今,強軍興軍的熱土就在我們腳下,波瀾壯闊的時代就在我們身邊。文藝作品要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文藝工作者就得耐得住、蹲得下、沉得穩。

| 本文系鈞正平工作室原創;作者:賈烜銘、徐越;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