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睿琪報道

近期海底撈旗下公司在北京市開的一家平價快餐小店引起大衆關注。與之前海底撈火鍋店漲價後人均200元的價格相比,這家小店平均客單價僅爲19元,對比北京餐飲市場30元左右的平均客單價,不少網友感慨,這是“在一線城市賣出了三線城市的價格”。

不僅是海底撈公司,各大餐飲企業針對市場需求,靈活機動地開闢了新的經營模式,紛紛降級入局“平價快餐”行列。與此同時,這些降級也加速了餐飲企業之間的競爭。

頭部連鎖餐企入局平價快餐

受疫情影響,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3月份,餐飲收入6026億元,同比下降44.3%;3月份餐飲收入1832億元,下降46.8%。當國內疫情得以控制,餐飲企業以爲終於要迎來豔陽天時,可誰料全球疫情爆發,拖累了復甦的腳步。

經濟專家表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疫情使消費者們的錢包不斷縮水,消費降級隨之而來。由此引發的“消費降級”也會影響餐飲行業的方方面面。

記者觀察發現,各大商場的客流量明顯減少,隨之受影響的是開在商場內的餐廳。據某商場內餐飲經理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介紹,疫情得以控制以來,店內的消費者明顯增多,但還是不能與以往相比。反觀之,平價的快餐小店與菜市場客流量依然如舊。

某餐飲區域經理向記者表示:“經營平價快餐是餐飲企業解決困境的重要思路之一,餐飲品牌大店還想着儘快迴歸食客盈門的常態,顯然不大現實。所以疫情期間不少餐飲品牌陸續推出“平價快餐”是必然的。”

記者瞭解到,海底撈旗下的平價餐飲店主打“一人食”模式,店內環境與普通快餐店沒有太大差別。主營麪食、茶飲、甜品和早餐4大類,幾乎都是成品和半成品,只需要做簡單加工即可。消費者自取餐盤選擇小喫、茶飲、麪條和澆頭後,再把餐盤放在自助結賬機上,就能快速完成付款。

事實上,開始降級下沉的頭部連鎖餐飲企業不止海底撈一家。前不久西貝也傳出爲旗下中式快餐品牌“弓長張”在北京尋租店鋪的消息。弓長張定位爲“國民食堂”,將主打“33道現炒下飯菜”,一頓午餐只要15元左右。以及喜茶的平價副品牌喜小茶在深圳開業,最便宜的一杯奶茶僅需7元錢。

爲什麼海底撈、西貝等頭部品牌紛紛佈局快餐賽道?從事多年酒店管理、餐企策劃、諮詢的潘先生告訴記者,選這個時機進入,一是來彌補疫情造成的損失;更重要的是,隨着一些餐飲的倒閉,他們會拿到以前很難拿到,或者按這個價格拿到的店面。如果走連鎖加盟的路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連鎖加盟領域的亂像,對餐飲業來說是件好事。

競爭加劇 剛需爲王

與中高端餐飲不同的是,飽腹感強、性價比高、標準化程度高的“小店”正在迅速恢復。面對着餐飲業整體門店開始縮水的嚴峻情況,大品牌餐飲企業入局平價餐飲也加劇了餐飲界的內部競爭,餐飲行業加速洗牌。

大墨餐飲品牌諮詢創始人、《餐飲品牌塑造》作者白墨向記者表示,海底撈開面館可以給餐飲人3點啓示:第一,餐飲行業會出現一批物美價廉的國民食堂,價格親民接地氣,菜品種類豐富的餐館會受到歡迎;第二,如果你沒有海底撈那麼完善的中央廚房供應鏈,是做不了極致性價比餐館的;第三,人均30元以內的餐飲品類競爭進一步加劇,有實力的大品牌將會以價格戰來並收割市場,搶佔渠道,等到規模化上來後重新溢價。

白墨認爲,目前餐飲企業競爭進入真正“品牌+資本”的時代。大品牌可以犧牲利潤,加上成本優勢,會降低價格。接下來會迎來一波消費降級潮,這讓本身實力不濟的餐飲企業會被淘汰掉。

對於其他餐飲品牌來說,如何在做好控制成本的同時,爲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服務,將是接下來大家要思考和要去做的。當消費者荷包緊張了,花錢謹慎了,誰家產品性價比、標準程度高,誰就最有可能被“翻牌”。

那麼餐飲企業應如何提高競爭力,避免洗牌呢?

潘先生坦言,海底撈、西貝等進入平價快餐小店,正確的路徑應該是走加盟連鎖之路。如果全部直營管理人員是個瓶頸。他表示:“如果按照這個路徑進行,我想他們是看好了這個領域缺少全國性的優質品牌,從品牌的規模和美譽度來說,這是市場的空白點。他們只會改變所在店周邊的競爭態勢。對大部分餐飲店影響不大。要與其競爭只有在兩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性價比,二是特色爲王。”

事實上,由於消費者對食品衛生安全的要求與就餐環境的考量,衝動式、鬆散式的加盟,未來應該會逐漸淘汰掉。所以這個時候餐飲企業要更加要注重食材品質安全、健康、衛生,堅決不能以次充好,爲節省成本降低食材標準。同時可以在特色方面下功夫,比如提倡現打現賣,明檔、現做、直取,提高消費者價值感知。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稱,推出覆蓋不同消費人羣的副牌是許多大型連鎖企業的戰略佈局。從整個企業的中長期發展來說,金字塔形的佈局能包括高中低端,覆蓋多場景多渠道多消費人羣。

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餐企利用線上自媒體推廣來提高知名度,這也是一個提高競爭力的辦法。“疫情導致線下流量銳減,餐飲品牌可以加速佈局線上來獲客,比如學會社羣運營、短視頻引流等方式。”白墨建議道。

另外,疫情結束後,人們是否會進行報復性消費?對此白墨認爲報復性消費不會出現。因爲很多企業受損嚴重,老百姓收入減少,同時害怕疫情,外出就餐依然會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