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琦報道

隨着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態勢逐漸向好,汽車市場逐漸復甦。據乘聯會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第3周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回升至3.7萬輛,同比增速下降0.5%;部分湖北整車工廠的復產,對車市銷量提升貢獻較大。4月的前3周,乘用車市場零售總體回升相對較快,日均零售3.11萬輛,同比增速下降7%,回暖明顯。

“目前單價10萬元左右的消費品中,還沒有產品可以跟汽車相比。”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此前表示,作爲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消費品,在拉動經濟增長中,汽車市場的巨大貢獻是毫無疑問的。

適當放開汽車限購政策、鼓勵以舊換新、開展汽車下鄉……今年以來,國家多舉措促進汽車消費政策陸續落地。

春風拂面,萬物復甦。而汽車消費市場是否也會迎來春天?

多地汽車4S店回暖

“本來打算是年前就來挑選新車,但是因爲疫情影響到了現在。”正在北京某奔馳4S店諮詢汽車銷售的付女士告訴本報記者。

付女士表示,受疫情影響,現在購買新車的優惠幅度非常合適,從春節前就準備換車但一直拖到了現在,而舊車置換補貼了4000多元;但是感覺舊車按照節前的評估價格仍有些低,剛剛已經簽完了購車合同,這兩天就可以交車了。

記者注意到,該4S店內爲兩層,一層擺放着高實用性及大部分國產車型10餘款,基本上每臺展車前都有銷售人員帶着顧客看車,而二層爲高性能車型大部分爲AMG車型,諮詢的寥寥無幾。

店內的銷售人員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像大部分國產車型都能優惠到6萬元以上,而銷量比較好的國產C級轎車,全系優惠價格都在7萬元以上,且車源充足。因爲經銷商快速回籠資金,優惠幅度已經超過了年前。

不僅僅是北京地區,隨着復工復產的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汽車經銷商客流量都有所回升,大部分消費者都在持幣待購。

鄭州大中原汽貿城的一家4S店銷售經理劉女士說,雖然受外部環境因素影響,第1季度銷量僅是去年同期的三成,自4月13日開店以來,這兩天來看車的人明顯比之前多了,昨天週六就接近100人了。

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被抑制的消費逐漸釋放,經過此次疫情,大家也引發了對公共交通的擔心,汽車消費已有明顯回暖的勢頭。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3月下旬,重點監測零售企業汽車銷售額比2月下旬增長8.9%。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顯示,3月份乘用車銷售104萬輛,比2月份增幅回升了37.5個百分點。

需求端,消費者蠢蠢欲動。德國大衆汽車2月份在華銷售雖有所下降,但該公司中國負責人表示,3月份以來的中國汽車銷售回暖很迅速。一方面是因爲隔離期抑制了購買,疫情控制後自然出現購車小高峯;另一方面,出於對疫情的擔憂,爲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會有更多人選擇購買私家車。

生產端,企業復工復產。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掌握的23家企業集團最新復工復產調查情況統計,目前整車生產基地全面復工,員工返崗率86%,復產情況達到去年平均水平的75%。

河南天道集團負責人郎敏分析認爲,這次全國性的新冠疫情,導致了公共交通系統的停運,以及大家對公共交通的擔心。“這讓很多人認識到一臺私家車的重要性”——這恐怕是疫情緩解之後,4S店回暖的重要原因。

新技術助力汽車消費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認爲,中國汽車市場的保有量已經進入平臺期。如何突破平臺期,需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加持。

記者從相關媒體瞭解到,去年,小張家裏終於排到了北京新能源車牌。貨比三家之後選擇了比亞迪的“宋”,享受了新能源購車補貼大概幾萬塊錢。開了近1年時間,小張對新能源車讚賞有加:“開起來和油車沒什麼太大的差別,而且起步更快了,噪音更小了。夏天開空調、冬天開暖風也不心疼了,一年一共才花了差不多1000元的充電費。”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傾斜的背景下,各大國產品牌紛紛發力新能源,不僅僅有國產的比亞迪及造車新勢力,連國際品牌特斯拉也在中國上海建立了工廠,消費者的選擇越來越多。

事實上,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發展與續航里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對此,蓋世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據外媒報道,電動汽車在快速充電時,電池中會產生大量熱量。現在,隨着電動汽車電池的能量容量不斷提升,以及電池更新換代,如何散熱這一問題,變得更具挑戰性。如果不能合理分配這些熱量,不僅會大大降低電池的性能和壽命,而且可能引起熱失控和車輛起火等風險。對於傳統冷卻方法來說,浸入式電池冷卻技術是一種新興的潛在替代方式。

汽車智能化,也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汽車分析師楊磊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今‘新四化’理念深入人心,相比於智能化、網聯化和電動化在新車方面的提升,助力人們提高出行效率的共享化有望成爲真正決定汽車走向和市場格局的關鍵所在。而當前大多數消費者將OTA視爲設備智能化的一個標誌,隨着時代的發展,智能汽車可能會取代傳統的燃油汽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認爲,新能源汽車市場還處於產業化的發展和提速階段,需要政策之手繼續“補一補,送一程”。例如,除了購置方面的補貼外,還可側重加強對充電樁、儲能裝置的補貼,讓消費者用車變得更便捷。

生產端發力,消費端也得跟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祕書長助理許海東認爲,汽車消費市場不僅僅是依靠政策刺激,也與宏觀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消費者收入持續增加、四五線城市以及農村居民收入穩定增長,這些因素都將支撐汽車產業發展。

在付炳鋒看來,雖然短期內疫情給汽車產業帶來較大沖擊,但產業長期穩定向好的態勢沒有發生改變。預計下半年汽車消費會恢復到平穩狀態,汽車產銷量也會隨之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甚至有望高於去年同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