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睿琪報道

就業是民生之本。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6.0%,比3月份反彈0.1個百分點,其中16-24歲人口、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爲13.8%、5.5%,分別比3月份高0.5、0.1個百分點。另外,今年有874萬高校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同時還有數以億計的農民工需要穩定就業增加家庭收入。

針對如此形勢,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了國務院擬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會議強調要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特別強調了要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以及要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着力穩企業保就業。

政策扶持穩就業

2018年以來,中央提出“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包含了我國經濟的主要方面;而“六保”也以人民爲出發點,着眼全局。無論是“穩就業”還是“保居民就業”都可以看出民生的就業問題被放在突出位置。

中研普華研究員溫昧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說到底,穩就業就是穩定企業經營、穩定勞動力就業率,政府需要有針對性的扶持,才能提升經濟活力。首先可以加大失業保險費返還的力度和幅度,提高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的保險費返還額。其次,可以對具有創意的創業型企業進行重點支持,加大市場的經濟活力,同時增加就業。最後,加大對於新經濟項目的鼓勵和引導,例如新基建、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項目,政府可以加大支持力度,推進項目進展,項目數量的增加,便增加了對員工的需求量,提升經濟活力。”

根據人社部公示擬發佈的新職業信息顯示,擬新增的新職業、新工種主要集中在互聯網行業以及運用互聯網技術較多的行業和領域。可以看出,“互聯網+”新經濟、新業態在穩就業中發揮着積極作用。日前發佈的《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由公衆號、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構成的微信生態,2019年帶動就業機會2963萬個,其中直接帶動就業機會2601萬個,同比增長16%。

《報告》側面展示了新經濟、新業態繼續發力擴大就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前景。例如現在的直播經濟,不管是“直播帶貨”還是“直播網課”,都不斷創造出大量新職業、新工種,爲社會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對於應屆畢業生就業的呼聲也很大。溫昧表示,5月份,臨近畢業季,但是隻有部分學校陸續開始回校,大多數畢業生的春招都泡了湯。就目前市場表現來看,有少數企業進行了網上春招活動,但也有部分企業將春招延遲。2020屆的畢業生都迫切希望企業能穩定春招崗位數量,以免畢業就失業。

針對一些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羣體,各地方政府也出臺政策,例如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5月19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雲南將面向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專項招聘42870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聘人數較往年有大幅增長;重慶對新招用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的中小微企業,按2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安徽發放就業補貼5.7億元,累計減徵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近159億元,返還失業保險費7.62億元,對中小微企業每吸納一名高校畢業生,給予1000元一次性就業補貼等。

帶動中小企業經濟活力

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發佈消息稱,加大穩企業、保就業力度,要求進一步落實落細已出臺的支持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發展各項政策,讓企業得到更多實惠,穩定就業崗位,保障基本民生。

溫昧向記者表示,目前,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流動資金不足和業務量少這兩個問題。消費者消費量減少,項目工程進展緩慢甚至停滯,這就使得大部分企業失去了資金的來源。但是企業的固定成本依然需要支付,租金、薪酬等都是企業巨大的支出,這就造成了企業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

對於上述困難應如何解決?溫昧建議,政策方面,雖然政府已經在全力爲企業減負,但節流的同時,開源也很重要。所以部分企業還希望政府能打造平臺,針對性地對接企業的業務和資源,盤活企業業務。此外,金融支持也重點,降息貸款也是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的重要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法國SKEMA商學院(蘇州校區)客座教授於寶山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建議:“從長遠拉動經濟的角度看,一是通過給予中小企業空間,比方說國家有一些怎樣的需求,可以委託這些中小企業去生產國家所需要的東西,然後國家再從另外一個角度分出去,來帶動中小企業客戶量。以此帶動就業。第二是產業的轉型,我們原本的經濟模式主要依賴外部消費,現在已經慢慢向內轉移,更依賴我們內部消費。企業的轉型導致員工不具備這種能力,也影響了一部分人的工作,政府可以通過對這些產業人員進行培訓,穩住就業。”

事實上,各地地方政府一直貫徹落實中央號召。河南、河北、浙江、山東、江蘇等省市新出臺政策扶持創業帶動就業,支持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發展等。北京出臺爲重點企業輸送共享用工等九條新措施;深圳在“統、穩、保、託、促、優”六方面拿出21條硬舉措;湖北把保居民就業作爲政府工作首要目標和工作重點,全面強化穩就業各項舉措等。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一方面,國家千方百計幫扶企業渡過難關,通過穩企業、穩經濟、穩住就業的基本盤;另一方面,加大對重點羣體的幫扶,比如增加對農民工的就業培訓,幫扶他們返鄉創業。下一步,國家還要繼續靈活推動就業和創業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