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障民營企業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廢除與企業性質掛鉤的不合理規定。具體措施包括擴大金融市場準入,拓寬民營企業融資途徑,支持金融機構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建立清理政府、國有企業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健全執法司法對民營企業的平等保護機制等,旨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本報記者 趙碧報道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點話題之一,也是接下來的一個工作重點。

去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於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爲民營企業減稅降費以及民企公平參與競爭等問題提出了具體措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舉措。同時,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下大氣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之後,這一提法再次出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強調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激發民營經濟的活力。

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營商環境

縱觀最近3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民營經濟的表述,2018年提到“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破除隱形壁壘”“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等;2019年是“下大氣力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對各類所有制企業平等對待”“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升級”“保護產權”等關鍵提法;而今年再提“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障民營企業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廢除與企業性質掛鉤的不合理規定;限期清償政府機構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構建親清政商關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馮彥明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進步的具體體現,不是“歧視性”看待,而是在“對等性”基礎上的重視和支持,這不僅僅是今年面臨的“六穩”“六保”的要求,還是我們對民營經濟重要性認識的一種飛躍,也體現了未來的一個方向。

今年以來,不少省份已做相關部署。記者梳理發現,在31個省份的省級2020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河南、吉林、江蘇、安徽等多個省份提出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具體措施包括擴大金融市場準入,拓寬民營企業融資途徑,支持金融機構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建立清理政府、國有企業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賬款長效機制,健全執法司法對民營企業的平等保護機制等,旨在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近日發佈的《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兩份重磅文件,指明瞭今年經濟體制改革的着力點,對優化營商環境作出要求。

發改委等六部委最新發布的《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支持民營節能環保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在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放開節能環保競爭性業務,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馮彥明說,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所有的市場主體處於平等地位,各市場主體之間平等競爭、合作互補,充分發揮好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功能,未來可期。

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

去年以來,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進一步激發了民營企業的活力。通過解決資金流動性問題和中長期投資資金短缺問題,進一步幫助民企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簡化審批,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提供更便捷、優質的服務,使得民營經濟更好地發展。

進入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國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經濟社會健康運行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迎來一場大考。爲解決中小微企業的困難,從中央到地方快速出臺相應減免政策,重點加大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支持等,確保爲中小企業提供有力保障。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短期看,民營企業面臨內外壓力,民營企業盈利前景下降。”主要是由於疫情衝擊下,不少民營企業生產、物流、銷售各環節受影響,上下游產業鏈與供應鏈受影響,以及海外訂單下滑,盈利前景低於預期,企業融資、資金鍊面臨斷裂風險等。

接下來如何爲其紓困解難呢?周茂華從五方面給出建議:第一,繼續落實對民營企業信貸支持政策,比如再貸款與再貼現,提升銀行尤其是大中型銀行信貸結構中民營企業比重;對於暫時遇到困難、有發展前景、誠信經營的民營中小微企業,避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等,在疫情期間可以對部分民營企業進行債務展期,幫助其渡過難關等。

第二,增強對中小銀行的支持力度。中小銀行天然是區域民營企業支持助力,但部分中小銀行內部治理與資本金制約銀行支持民營企業能力。因此,需要補齊監管制度短板,規範中小銀行內部治理,提升風險防控能力,通過定向降準、通過上市、發行永續債、次級債等多渠道補充資本金,增強中小銀行服務民營企業能力。並且在不影響中小銀行可持續、穩健經營的前提下,適度增大中小微貸款不良率容忍度。

第三、擴大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短期內可以適度放寬限制,鼓勵民營小微企業通過發行短融、中票、企業債等提升直接融資比重。

第四、發展小額消費金融。通過加強金融、電商與物流合作,爲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消費品服務與融資便利;通過大數據等技術等引導民營企業快速把握市場需求轉變,加快轉型升級。

第五、提升供應鏈金融效率。通過引入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制定相關行業標準、規範行業運行,加大信息造假不誠信行爲懲戒力度,淨化商業環境等,爲實體經濟融資提供支持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