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集團幫扶國家級貧困縣紀實

本報記者 郭航整理報道

沿河是一個擁有68萬人口的土家族自治縣,地處渝黔湘鄂四省市邊區結合部,是貴州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銅仁市唯一的深度貧困縣,也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2013年以來,中冶集團認真落實黨和國家“對口支援”戰略部署,成立對口幫扶機構,組建工作團隊,下派掛職幹部,深入沿河自治縣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定點幫扶。自治縣貧困程度深、脫貧摘帽任務重,中國二十冶認真落實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要求,自覺扛起歷史重任,幫扶幹部深入調研,找準切入點,多措並舉攻堅深度扶貧,在脫貧攻堅的歷史性偉大戰役中踐行央企擔當。

幹部垂範,腳踏實地真扶貧

2014年,沿河縣有貧困人口17萬,貧困發生率28.06%。近年來,在中央和貴州省委的堅強領導及中國五礦的大力幫扶下,該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到2019年貧困人口已減少到2.31萬人,貧困發生率降到3.61%。

“政治路線確定後,幹部是決定因素。”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後,根據地方政府和中國五礦統一協調部署,中國二十冶選派浙江二十冶黨委書記冷緒中到沿河縣擔任副縣長,脫產開展掛職扶貧。冷緒中到沿河“安營紮寨”後,先後深入到該縣新景鎮、黑水鎮、沙子街道、夾石鎮等鄉鎮開展實地調研,重點對長依村、梨園村、新仲村、石界村等20多個偏遠村走訪慰問貧困戶31戶。所到之處,他對貧困村鎮的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社情民意進行詳細全面的瞭解,重點圍繞集團聯繫鎮村的實際情況,在繼續做好援建項目實施的同時,“量身定做”一整套脫貧攻堅精準實施方案;因地制宜改良或新建柑橘園、依山就勢發展精品桃梨園並新建花椒基地廠房、因勢利導發展香瓜等見效快產業,積極與中冶集團乃至中國五礦進行溝通聯絡,採取消費扶貧和社會幫扶等幫扶措施並與中國二十冶進行精準協同推進,有力促進了扶貧攻堅行動並一步一步取得良好效果。

項目驅動,夯實基礎精扶貧

項目是扶貧攻堅的有力抓手。冷緒中在沿河縣扶貧工作中,發揮自己在中國二十冶長期從事項目施工和工程管理的長處與優勢,全面抓好扶貧工程進展和項目扶貧。

一方面,積極督促指導中國五礦2018年在沿援助項目建設,完成了援助資金230萬元的新景鎮石界完小教學樓建設工作;完成了援助資金150萬元的新景鎮長依村新建教師週轉房的修建工作,促其全部峻工全部實現入住;督促加快援助130萬元的新建新景鎮長依村花椒廠房建設,目前廠房框架已經建好,加工設備即將進場。另一方面,積極爭取資金,推動中國五礦增加2019年援助沿河項目,其中涉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170.6萬元的長依村人居環境改造提升工程,一期已實施,村容村貌正在獲得明顯改觀,成爲高山峻嶺中一座新農村。

產業推動,擴大輻射廣扶貧

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可是沿河縣處於貴州山區,當地羣衆的收入來源窄,產業薄弱,“家門口”就業機會匱乏。爲有效解決羣衆增收的問題,冷緒中提出在沿河採取“長短結合”產業發展模式並將自己的打算逐級上報,推動地企聯動,精選扶貧產業,開展產業扶貧。

經過指導、對接和推動,2019年,沿河縣多項扶貧產業得到落實。新景鎮長依村香瓜產業達到80畝,落實援助資金30萬元,目前該項目一期已經實施完畢。同時,新景柑橘園1200畝改良項目和新建500畝柑橘園所需一期500萬元援助資金全部到位,本季柑橘採摘後已經開始對老果園進行高位嫁接或重置;新建500畝柑橘園,採取“合作社+村集體經濟+基地+貧困戶”模式,今年春節後立即進行整地栽種新苗。果園投產後產生的經濟收入,除去合作社該年正常管護費用後,其利潤的70%將分給8個村,作爲集體經濟,可直接受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99戶4458人,間接帶動5000人,剩下的30%屬於合作社所有,用於產業滾動發展。

中國五礦計劃在2020年再繼續援助資金500萬元幫助新景柑橘園新栽種500畝果園(二期),一、二期同時實施,從而使新栽柑橘園達到1000畝的規模。

消費拉動,以買代幫巧扶貧

消費拉動是實現長久脫貧的重要手段。沿河的特色優勢產業之一是茶葉。多年來,因沿河山高坡陡,製造加工條件薄弱,銷售市場狹窄,優質茶葉很難走出大山。

2019年4月以來,冷緒中積極與中國二十冶溝通,同時中國五礦多次組織人員到沿河調研生態茶產業,在充分了解沿河茶葉產品品質後果斷下訂單並通過自身廣泛的渠道進行推介。中國五礦不僅通過“以買代幫”的方式進行消費扶貧,還通過“以拓帶銷”的方式幫助開拓消費市場。

一年來,中國五礦不僅自身幫助沿河縣銷售2000多斤金額達56萬餘元的幹茶,還通過搭建的代銷平臺推薦珠海市貴優綠色食品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蘇州郵政分公司幫助沿河洲州茶公司消費扶貧茶葉6.4068萬元。

同時,將甄選出的金竹大米、豆腐乾、牛肉乾、蜂蜜、黃花菜等沿河優質農特產品推薦給中國二十冶。中國二十冶工會熱情支持,當即答應,直接從沿河購買278.4434萬元農特產品當作員工福利。

消費扶貧活動的開展,有效助推了“沿貨出山”。在中國五礦的大力宣傳與推介下,沿河的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20多個城市的消費羣體中,爲當地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企業發展產業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上下聯動,衆志成城齊扶貧

衆人拾柴火焰高。中國五礦持續強化扶貧攻堅的組織力,充分發揮黨員示範帶頭作用,各級黨組織全力以赴,廣大黨員傾情奉獻,努力爭取和撬動各種社會資源,積極參與和推進沿河縣扶貧工作。

一年來,中國二十冶通過黨員募捐4.46萬元,爲新景鎮石界小學和長依村小學共220名師生每人增添4套新校服(春秋裝各2套);中冶國際通過黨員募捐2萬多元,爲夾石鎮落寨小學和大壩村小學102名學生每人增添新校服4套(春秋裝各2套);中國二十冶浙江公司向長依村小學42名師生捐助愛心包裹(書包、鞋子、文具等)共8700元;中冶國際不僅每年支援5000元(四年共20000元)幫扶長依村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新入學的大學生潘仁杰讀書學習,還與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國十九冶高級技工學校聯繫,輸送10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免費就學。同時,中國五礦子公司向沿河貧困村駐村幹部捐贈閒置電腦60臺,其中五礦財務35臺,經易期貨25臺。此外,中國五礦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展愛心活動,中國五礦員工向新景鎮中心完小學生捐贈696個“愛心包裹”。

2020年將持續加大扶貧攻堅力度,重點實施新景鎮脫貧攻堅集體經濟產業園(柑橘產業)發展項目(二期)、新景鎮長依村農業產業(梨)基地建設項目、新景鎮移民安置點綠化亮化幫扶項目、新景鎮長依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建設(二期)項目(包含路燈、家用太陽能燈)、五礦車渡碼頭建設項目、黑水鎮龍堡村桃梨示範基地等多個援建項目。

2020年仲春時節,橘樹發枝,茶樹發芽,新景鎮萬畝柑橘園內生機盎然。中國二十冶掛職幹部正在沿河縣組織羣衆在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狠抓復工復產,搶抓春耕春種,緊鑼密鼓實施居委會、新仲社區和中元村的低產低效柑橘園改換、嫁接,同時積極推進該鎮脫貧攻堅集體經濟產業園(柑橘產業)項目(一期500畝)的全面啓動,把全鎮脫貧攻堅“百日攻堅”和農村產業革命推向高潮。

新景鎮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劉承大說:“中國五礦集團定點幫扶,一期投入150萬元實施我鎮低產低效柑橘園品種改良發展項目,一期投入350萬元實施我鎮脫貧攻堅集體經濟產業園(柑橘產業)項目,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隨着計劃的進一步實施,將使該鎮柑橘品種改良高位換接29686株、老樹換栽48496株,從而全面滿足該鎮居委會、新仲社區和中元村羣衆對低產低效柑橘園品種改良的需求,推動全鎮柑橘產業提質增效產生革命性發展。

扶貧在行動,攻堅在路上。在中國五礦的全力幫扶下,沿河人民必將徹底甩掉貧困帽子,全面步入小康社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