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卡友覺得在國內開卡車,任務重,工作時間長,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都想去國外開卡車,那麼在國外開車真的有那麼好嗎?今天筆者就拿卡車司機薪資最高的澳大利亞與國內做個對比,讓卡友們瞭解一下國外開卡車的真實狀況。

一、薪資待遇:國內年薪10萬,澳洲年薪80萬

2019年北京發佈了《中國卡車司機調查報告No.2》,報告顯示中國卡車司機每日平均工作時間在8.2小時,司機平均年收入在7.8萬元左右,調查結果十分真實的反映了國內卡車司機收入狀況,不過不同的車種,司機的收入也各有差異。

這裏筆者就拿自己所處城市的卡車司機薪資待遇情況給大家做個參考:九米六的司機如果是跑長途的,上二休二制,月薪大概能拿到6000;6米8的司機跑短途的,一月無休息,但是天天可以回家,薪資收入能拿到8000。

前四後八跑短途的,上一休一制,月薪大概在6000以上,如果一月僅有三四天休息的,那麼工資就能拿到一萬左右;散戶自己一人一車的,大部分淡季一月能掙一萬左右,旺季大概能掙20000左右,刨去成本,供供月租和車貸,其實也沒剩多少了。

澳大利亞作爲“活在車輪子上”的國家,他們國家的運輸行業主要都是靠卡車維持,由於地廣人稀,澳大利亞很多掛車的長度可能是國內卡車的兩三倍長,有的卡車長度堪比火車。

澳洲的卡車司機這個行業的缺口數量是十分巨大的,卡車司機更是被喻爲澳大利亞最“寶貴的勞動力”,薪資待遇比白領還高。

圖譯:沒有了卡車,澳大利亞將停止運轉

凡是在澳大利亞持有駕駛證並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司機,普通司機時薪在30~40澳元,司機一天的薪資待遇在300澳元~400澳元(換算成人民幣一天大概1600元收入),卡車司機年收入基本維持在10萬~16萬澳元之間(摺合人民幣大約在50萬到80萬左右)。

不過具體收入多少主要看你開的車種和運輸的貨物種類,如果是自己買車經營的,年收入大部分能過百萬(人民幣),但是澳洲的稅很重,司機真正到手的工資要比我所說的削減掉很多,按照澳洲的消費水平,澳洲司機的待遇和國內其實也差不多。

二、工作時間:國內工作時間長達10小時,澳大利亞也沒好多少

國內的卡車司機工作時間大概分爲兩種,一種是按底薪+提成結算,一種是按趟結算,不管是哪種,都遵循着多勞多得的原則,這也意味着卡車司機需要增加工作時間提高送貨率才能換取更多的酬勞。

國內卡車司機的工作時長普遍都在10小時左右,能夠真正遵循8小時工作制的少之又少。

常年跑長途的司機運一趟貨基本要跑上千公里,一天的工作時長在13個小時以上是非常常見的,有的司機爲了送一趟貨,可能24小時都在連軸轉,簡直是在拿命換錢。

雖然國內規定司機開車每隔4個小時就必須休息20分鐘,但是卻沒規定司機一天的工作時長不能超過多少小時,所以很多司機都在超負荷運轉。

另外司機中還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大部分司機普遍月休在2到4天,雙休制的大概只有國企了,就連這2到4天的休息時間,很多司機都會犧牲掉,只爲了得到一些加班補助。

澳大利亞司機開卡車的工作時長和國內的司機境遇差不多,大部分司機的薪資是看司機的提貨量結算的,所以很多澳洲的司機一天也要工作10到13個小時。

與國內不同的是,澳洲是雙休制的,在澳洲開重卡每跑200公里司機需要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在休息的時候司機還要填寫行車日記(記錄休息時長和開車時長),這也算是澳洲防止司機疲勞駕駛、減少事故率的一種手段吧。

三、運輸環境:國內運輸環境較爲複雜,澳大利亞運輸環境相對良好

國內的運輸環境是較爲複雜的,衆所周知,國內99%的高速都是需要收費的,卡車每跑一段路都會路過一個收費站,之前有位司機接了個89000元運費的單子,司機從河南送貨到廣西,跑了一個星期,光是過路費就交了46105元!

除了高額的過路費之外,司機還面臨“一超四罰”政策,各大高速、公路路口經常會設立治超點或者監測點,嚴查貨車超載、超高、超長、改裝等現象。

執法部門更是設有交警、路政、運管等,經常有卡友反映交警收黑錢、亂罰款的現象,公路三亂問題急待改善。

國內司機開車上路除了害怕罰款外,還要時刻擔心被油耗子偷油,被路霸攔車要錢,被車匪攔路搶劫,被小車搶道加塞。複雜的運輸環境讓司機每日都提心吊膽,不敢鬆懈。

澳大利亞只有少數一些公路是需要收費的,境內99%的公路是允許司機免費通行的。

他們的洲際公路不像我們國內有雙向四車道,他們都是雙向單行道,開車上路司機雖然不需要支付過路費,但是卻需要繳納養路費,如果車輛不繳納足夠的養路費,車輛是不會讓上路的,司機基本一年一繳,卡車可以選擇3個月一繳。

圖:澳洲G級公路列車

澳大利亞的半掛大部分都是全封閉的,就算是沒有全封閉,後車廂也會用鋼柵欄或者防雨布做防護,設有頂,貨物必須在防護範圍內嚴格固定好。

否則上路被查到不合格(超寬、超高),或者貨物在半路掉落,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司機被查到都會面臨重罰,十分影響司機的開車信用。

那邊的執法部門同樣設立有交警和路政,兩者都可以對司機進行處罰。

但是由於澳大利亞的交規十分嚴格,國家對於司機違反交規的處罰力度非常大,在那邊如果酒駕或者無證駕駛都屬於刑事犯罪,司機會被高額罰款,嚴重的還會被判入獄,所以司機基本不會存在違規違法行爲。

澳洲不會在路口設立交警、路政站崗,路上警察很少,基本難看到,政府偶爾會在週末,在一些酒吧多的路段設立臨時檢查站,主要查酒駕和毒駕,路上看見最多的是巡邏警。

他們除了查司機違規違法行爲外,還會查一下司機是否有繳納路費,執法部門還算公正。

另外,澳大利亞是十分看重司機的信用的,如果司機違法違規次數太多,信用太低,即使工作經驗豐富,也沒有老闆敢僱傭,同樣的,這邊的車主、老闆也和國內一樣,不喜歡僱傭新手司機。

整體上來說,相對於國內複雜的運輸環境來說,在澳洲開車還算比較舒服,起碼路上不會存在車匪、路霸、亂罰款等現象,司機開車上路也不用時刻擔心被油耗子偷油,由於交規嚴苛,這邊的小車也不敢搶道、加塞,運輸環境相對國內還算良好。

四、車輛政策:國內更新換代快,澳大利亞10年老車還可以上路

國家爲了能夠持續發展,每隔幾年都會推出一個新的車輛排放標準,車輛的更新換代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最近,工信部發布了7月1日前國五輕型汽車停止生產的通知,輕型載貨汽車、倉柵式運輸車、廂式運輸車等紛紛躺槍,國五輕型車已經宣告停產,中、重型卡車離停產的日子估計也不會太遠了。

國內在停止生產國五的同時也在加速淘汰國三,根據工信部發布的《堅決打好工業和通信業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預計在2020年底前,淘汰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的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營運柴油貨車,淘汰數量約100萬。

涉及地區包括北京、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天津、河南等省市,目前很多地區的國三車已經停止上牌了,沒有停止上牌的地區也對國三車加以限行,國三淘汰已然是大勢所趨。

自從去年部分地區實施國六後,所在區域內的國四車情況也並不樂觀,上路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國三加速淘汰、國四限行、國五停止生產、實施國六,這就是目前國內卡友需要面臨的現狀。

根據相關規定,普通貨車的使用年限是15年,然而從實施國三排放標準到如今國三面臨淘汰,也不過才短短六七年時間,卡車車況允許它還能上路跑,但是政策已經不允許了。

澳大利亞的卡車百分之六七十都是老車,只要車況良好,能夠通過年審就能上路,政府沒有強制車輛報廢的政策,5年車齡的車都不算是老車,算半新車,出售的價格依舊十分昂貴。

另外這邊的卡車基本可以開到報廢年限,如果卡車保養的好,各項機能良好,超過報廢年限也依舊能合格上路,總體而言,澳洲境內車輛的使用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與國內不同的一點是,這邊的車輛是允許超寬的,按照澳洲的法律規定,超寬的車輛必須在車輛上懸掛警示旗,車身和車後也需要懸掛“OVER SIZA”的超寬標誌來加以區別和警示其他司機。

夜晚出車則還需要開啓黃色警示燈,以便提醒其他司機,避免行車隱患。雖說澳洲政府允許超寬車輛上路,但司機如果有一項沒做到或是疏忽了,司機會受到很重的處罰。

五、生活品質:國內司機風餐露宿,澳大利亞相對整潔體面

國內的卡車司機的生活品質談不上有多糟糕,但肯定是風餐露宿的,這是因爲他們開車首先是爲了生存,爲了多賺錢,他們很多時候是可以犧牲掉自己的生活品質的。

很多卡友出車前可能衣服乾乾淨淨,但在運輸過程中他們需要充當很多角色,裝貨時他們是搬貨工,車輛出故障時他們是修理工,送貨到站後他們又是卸貨工,一人身兼數職,勞心勞累,他們也想要着裝乾淨,可他們也真的是有心無力。

澳大利亞的卡車司機收入雖然高,但是生活品質與國內的相比也好不了多少,喫飯睡覺有時也需要在車上解決,唯一不同的是澳大利亞的分工比較明確,司機的主要職責就是確保安全、準時的將貨物送達目的地。

裝卸貨物並不需要他們動手,司機只需要在裝卸貨過程中負責監督,順便注意一下車輛的平衡就行,當然如果司機想要搭把手,也是可以的。

澳大利亞也有一部分司機的生活品質比較高,澳洲的新車重卡在配置方面十分強調舒適性,車上的配置也很豪華,冰箱、車載電視、空調,愛喝咖啡的司機甚至還自己配備咖啡機。

這部分注重品質生活的司機打扮的還十分時髦,經常能看到他們穿着襯衫+休閒褲+皮鞋,整體造型十分帥酷,這在國內是不可想象的。

看完文章,卡友們覺得在國內開卡車好,還是去澳大利亞開卡車好呢?如果有機會,你會想去澳洲開卡車嗎?歡迎卡友們在評論區說一說你的看法。(文/卡家號:初心)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