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花一千塊買盲盒,竟能開出價值四萬的東西?

8月6日,有關“無人認領行李箱盲盒”的話題,衝上了熱搜。據報道,有商家表示,這些行李箱一般是在機場或者火車站,長時間無人認領的。有不少商家直接在網上售賣這種“行李箱盲盒”,此外還有不少視頻博主在各大平臺上直接做起了“行李箱盲盒”的開箱測評。

這種行爲是否合法合規,這麼多行李箱又是哪兒來的呢?

博主開出總價4萬“盲盒”?機場回應

7月30日,一個博主的開箱視頻引發關注。博主表示自己花1000塊錢,買了一隻在機場長時間無人來領取的行李箱,賣家稱因爲行李箱帶密碼鎖,因此從未被打開,也不知道里面到底裝着什麼。

經過一系列操作,博主在箱子裏發現了許多女生衣物,還有書本、化妝品、一隻相機包和一張存儲卡。但最奪人眼球的,是箱子裏一條疑似某奢侈品牌的項鍊,總價值高達人民幣四萬多元。

引發熱議的那則開箱視頻畫面顯示,行李箱的標牌寫着來自浙江義烏機場,託運日期爲2022年6月27日,領取情況爲“無人認領”。而博主展示的拍攝時間是7月21日,自託運之日到收貨開箱前後還不到1個月。這使得不少網友質疑“行李箱盲盒”或爲商家炒作的噱頭。

據天目新聞,8月6日晚間,義烏機場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經義烏機場工作人員跟始發站工作人員多次覈實,熱搜視頻中的行李箱並非從機場方面流出,託運標牌同機場的不一致,希望平臺和博主立即刪除視頻,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義烏機場相關工作人員此前回應媒體稱,機場不會隨便處理旅客行李箱,更不會直接進行買賣,“我們只是接收站點,滯留的(無人認領的)行李一般保存7天,超過7天就會退回旅客的始發站。”

央視財經此前也報道稱,廣州白雲機場行李查詢處工作人員表示,行李如果有貼行李條,會退到它的始發站,始發站存得久一點,存兩三個月是可以的,超過90天會交給航空公司處理。

澎湃新聞則報道稱,上海某機場的失物招領處工作人員表示,如果物品是充電寶的話,一般保管時間只有一週,普通物品保管時間是半年,貴重物品如電腦、手機、相機等的時間是一年。如果超過時期,仍然無人認領,就會交給其他部門“處理”。但至於具體怎麼處理,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清楚。是否會交給公安派出所?工作人員說:“我們一個月下來就是幾百件,一年是上萬件失物,沒有辦法說每一件都送到派出所,如果行李箱有手機,有手機號,那我們會聯繫失主。”

買賣“無人認領物品”是否合法?

在法律上,無人認領的這些東西到底該怎麼辦?上海市信本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高興發律師對上海法治報表示,“根據《民法典》等相關規定,無人認領的行李箱,應當屬於遺失物,遺失物的所有權屬於失主所有;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一年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其他人無權處分遺失物。” 

同時,行李箱內往往存放着許多個人物品,高興發表示,如果他人私自進行處分,不僅侵犯了失主的所有權,同時還可能侵犯了失主的隱私權。

在央視財經的報道中,有市民表示,自己行李箱被當“盲盒”來消遣娛樂,覺得十分不妥。律師陳俏丹則表示,首先購買這樣的行李箱,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和隱患。另外把這樣的行爲在網絡上直播,是極其容易侵犯原物主隱私權的。因爲並不知道里面有什麼東西,萬一直播過程中,暴露原物主個人隱私信息的話,我覺得風險比較大,所以如果平臺發現這樣的行爲,我個人認爲應該嚴令制止。

也有網友對於“行李箱盲盒”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所謂盲盒是否只是銷售的噱頭?如果買家買到後覺得不值,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據上海法治報,高興發律師表示,如果行李箱並非“無人認領”,而是人爲製造,那麼賣家涉嫌欺詐,買家可以與賣家協商,也可以進行舉報、投訴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賣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編輯|盧祥勇 杜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