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詩人最後雖說是尋高僧而不得見,但月出時分時隱時現的鐘聲,卻令其心若有所悟,誠可謂乘興而來,盡興而去。詩人在曉月將出的傍晚,來到禪寺中參訪高僧。

護法居士,是佛門弟子中,護持佛法常住恆存的重要依託。古往今來,許多佛門高俊也都出於居士之中,這些居士不僅自身修爲得體,品貌端嚴,更懂得維護寺僧,供養三寶。

比如在佛法興盛的盛唐時期,許多著名的士夫詩人,都有深入佛法三昧而感獲自在真心的往事。當時的詩作之中,多有出入佛法名相的佳句。比如久居邊地的岑參,其詩風雄峻多姿,加之其多聞佛典,親近禪僧的緣故,其詩如文字般若,清樸而不落俗端,每每讀來,頗有淨除心塵的妙用。

比如岑嘉州的《題山寺僧房》,就是這樣一首令人心怡神馳的詩作。“窗影搖羣木,牆陰載一峯;野爐風自爇,山碓水能舂。勤學翻知誤,爲官好欲慵;高僧暝不見,月出但聞鍾。”

詩人在曉月將出的傍晚,來到禪寺中參訪高僧。微風拂弄樹木的影響,藉由月光投映於窗前。遠出橫坼而出的峯巒,也一併留映在牆壁之上。清風的拂撩,讓爐內的薰香自然地燃燒;用於舂米的山碓,也在水的功用下不息地工作。

簡短的詩句之中,已將地水火風的四大,與夢幻泡影的譬喻,描繪地神龍活現。詩人最後雖說是尋高僧而不得見,但月出時分時隱時現的鐘聲,卻令其心若有所悟,誠可謂乘興而來,盡興而去。古寺不言而教的意義,亦在於此。

因此說來,今時的居士菩薩,也應常來寺中安放身心,定能感獲解悟的愉悅和與自然交睦的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