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咖啡用的牛奶不好,咖啡照樣不好喝。

咖啡拉花用的牛奶,最重要是三高:高乳糖、高蛋白質、高脂肪!

令牛奶產生甜味的乳糖:

乳糖是雙糖分子,由半乳糖和葡萄糖所組成而共存在於牛奶之中。乳糖並不會在水裏分解,所以在它冷卻的時候是嘗不出甜味的,不過當它被加熱過後會產生可溶性,釋放出糖類並增加甜度。乳糖並不會影響奶泡的生成與維持,但是卻會明顯影響咖啡的口味。製作咖啡拉花,一整杯可能有三分之二的比例都是牛奶,所以牛奶的甜味與咖啡是否“合拍”也相當重要。

可以嘗試對比喝全脂牛奶和脫脂牛奶,你會發現脫脂牛奶味道和質感都比較淡,比較像水,喝完之後沒什麼特別的感覺;然而全脂牛奶則比較濃厚,喝起來也會比較感覺有份量。

爲什麼呢?因爲乳脂肪的含量不同。全脂牛奶含有4%或以上的乳脂肪量。而我們常說的忌廉/奶油(Cream),就是在牛奶表面形成的一層薄薄的奶油,這層奶油的乳脂含量更高,比牛奶本身更美味。

透過機器的提煉,製造商可以將牛奶中的乳脂肪含量調整成2%(等於濃縮了50%),½%(等於濃縮了幾乎所有的乳脂肪量),以及脫脂(移除了所有的乳脂肪,只留下水,蛋白質和糖類)。照理來說全脂牛奶能夠給咖啡造成濃郁的口感,但有些人仍然喜歡脫脂牛奶,因爲他們認爲全脂牛奶中的乳脂肪給身體帶來了更大負擔。

一般來說,乳脂肪的成分越高,奶泡的組織會越綿密,但奶泡的比例會比較少,所以,如果全部都實用高乳脂肪的全脂牛奶時,打出來的奶泡組織並不一定是最佳狀態,適度的加入一些發泡過的冰牛奶,打出來的奶泡組織跟奶泡量,纔會是多而綿密的口感。

蛋白質是繼乳糖和乳脂肪之後,我們最應該關注的第三個要素。當你加熱牛奶時,其中的蛋白質會從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形成薄膜之後而包圍住空氣分子而再形成一種漂浮物,就是我們俗稱的奶泡。所以,即使用豆奶、燕麥奶等高蛋白質的植物奶,我們一樣可以打出奶泡,只不過傳統的植物奶當中缺乏乳脂肪,奶泡的穩定性會相對較差,特別容易消泡。

乳脂肪含量、蛋白質、以及溫度都會相互影響奶泡形成的過程,除此之外,還有另外幾種影響咖啡奶泡的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