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後來,儒家長期居於意識形態的統治地位,而儒家的思想核心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莊子”內聖外王"的基本思想高度一致,儒家的所謂“修身”、“修心”就是莊子所言之“內聖”,所謂“治國平天下”就是“外王”,因此,內聖外王不只是道家的人格理想,也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莊子並不看好儒家的修身治國理念,在莊子看來: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爲其所欲焉,以自爲方。

所謂“內聖外王”,是說既有聖人的德才,又有施行王道的本領。這是道家一以貫之的政治思想。在道家的觀念裏,聖人並非一定是君主帝王,一切的道體道者,皆可謂之聖人,內聖,是自身的修養,外王,是外在的表現。"內聖外王"強調的是,做人,特別是做領導人,要有高尚的精神氣質。

“內聖外王”一詞最早出自《莊子》:"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一就是道)。此即"內聖外王之道"。"內聖外王"是天下之治道術者所追求的。莊子按照得道深淺把人大致分成五類:仙人、神人、至人、聖人、君子。

何謂聖人?莊子說:以天爲宗,以德爲本,以道爲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就是以自然爲宗師,以“道”的先天稟賦“德”爲根本,以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爲途徑,明察跡象,預見未來,因時而變,謂之聖人。

內聖外王的基本意思是,"內聖"即修身養德,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治理國家。後來,儒家長期居於意識形態的統治地位,而儒家的思想核心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莊子”內聖外王"的基本思想高度一致,儒家的所謂“修身”、“修心”就是莊子所言之“內聖”,所謂“治國平天下”就是“外王”,因此,內聖外王不只是道家的人格理想,也是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道儒兩家在人格修養和治理天下方面,達到了高度一致。

但是莊子並不看好儒家的修身治國理念,在莊子看來: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爲其所欲焉,以自爲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

莊子的意思是說,當今天下,道已不彰,德已矇昧。本來大道就像一個完整的人,眼耳鼻舌身一樣不缺,結果被諸子們,你挖去一隻眼睛,我割取一隻耳朵,他截取一隻胳膊,於是大道被肢解,整個學術界渾然構成一個大廢物,導致內聖外王之道昏暗壓抑,萎靡不振。而諸子各家各派截取的片言隻語,都被奉爲天下大道,欣欣然自以爲找到“道”了,四處張揚炫耀。而且這一跑就再也不回頭,很是悲催,他們抱殘守缺,再也沒有合作交融的可能!

這是莊子就學術界的當時現狀做出的剖析。他警告未來的學者們:或許你們再也找不到那個古典的、客觀世界的整體論了,也就永遠不會懂得聖人先賢的美德了,倘如此,你們也就永遠領會不到內聖外王之道的美妙了!因爲“道”已被諸子們砍得七零八落了,即便縫合接骨,也早已變形、變質。我莊子爲此而悲哀,爲未來者而可惜!

所以,在莊子看來,“內聖外王”是真正的“道”,而各家所言之道不盡相同,儒有儒之道,法有法之道,墨有墨之道,兵有兵之道。而各家之“道”全被夾雜私貨,自我宣稱自己是正道,語人曰“我可以,他是旁門左道”。

其實,各家所言之道,各因社會所需而異彩紛呈。儒家之道,適合上層一統天下之用,一家言,一個聲音自上而下,便於統治,並且與時俱進,不斷集百家之所長而造血、輸血。

不只是儒家,各家政治主張沒有一成不變的,變則通,通則久。不變則意味着衰亡。幾千年來,中國的傳統文化長河裏,儒、釋、道匯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受此影響,中國的知識分子也具有多重人格,南懷瑾老師說:儒爲表,道爲骨,佛爲心,的確概括了中國文化這一特徵。梁啓超一言以蔽之:儒家哲學,其學問最高目的,可以《莊子》“內聖外王”一語括之,儒家千言萬語,各種法門,都不外歸結到這一點”。

相關文章